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主政时期正值东西方两大阵营激烈对抗的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台湾作为围堵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桥头堡,想将台湾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1954年12月2日,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台“外交部长”叶公超在华盛顿签署《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此时的蒋介石政权刚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岛,一心想反攻大陆,夺回政权。  相似文献   

2.
条约的缔结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本文以美国和台湾间缔结的共同防御条约为基础,从国际法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缔结条约的各当事方的主体资格问题。最终得出因美台双方的主体资格不适格导致所签订的条约无效。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大事     
我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坚决反对美蒋条约美国侵略集团和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永远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准备新的战争的罪恶勾当,引起了我国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十二月九日。周恩来外长发表的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声明,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为拥护周外长声明所发表的谈话,首都以及全国各地人民纷纷集会拥护周外长声明,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行动,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了:团结一致的在解放斗争中百练成钢的中国人民,是任何战争威胁所吓不倒的。美国侵略者企图利用美蒋条约对中国人民实行战争挑衅,也受到了全世界正直舆论的反对和严厉的谴责。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不顾中国人民历次的反对和警告,竟在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逃窜在台湾的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这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现在,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公敌。解放台湾,消灭蒋介石卖国集团,完全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容许他国干涉。任何战争威胁都不能动摇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只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愤慨。蒋介石卖国集团没有任何权利同任何国家签订任何条约。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它是一个出卖中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不能否认,历史也早已证明了这一事实,连美国自己曾经签字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都曾明确的记载着。可是今天,蒋介石卖国集团出卖祖国领土主权,和美国强盗签订了侵略性的“共同防御条约”,这个条约,完全暴露了美帝国主义者企图永远占领台湾和澎湖列岛作为军事基地,作为对人民中国和亚洲各国的侵略跳板,企图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使台湾八百万人民永远遭受蒋介石匪帮的黑暗统治,过那苦难的生活。这个条约的签订,说明美国强盗又一次更露骨  相似文献   

6.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祖国统一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日益复杂化,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必然引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东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台关系不仅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下降,反而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美国之所以在冷战后不断加大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根本原因之一是台湾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在冷战后美国对华关系中有着深刻的地缘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一直是台湾问题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在政治上表现为注重发展美台实质关系,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生存空间”;经济上密切合作,以经促政,以台制华;军事上强调对台安全承诺;扩大对台军售。虽然今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受中国因素,国际环境因素等的制约,其影响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受限,美台关系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于6个月后退出1972年美苏签订的《反导条约》,从而为美国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扫除了障碍。从历史上看,导弹防御系统曾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一部分,而不是和平的橄榄枝;《反导条约》是美苏关系缓和,遏制军备竞赛恶性发展的重要条约,后来更成为国际战略稳定的基石。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势必对国际军控进程和战略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保证     
我们是一群教育工作者,我们热爱祖国,更热爱和平。我们对美帝国主义者在不久之前和中国人民公敌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的侵略性“共同防御条约”,十分愤慨!美帝和蒋贼签订这个条约的目的是企图阻挠我国人民解放台湾,使台湾数百万人民永远处于蒋匪帮的黑暗统治之下,继续过那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企图永远侵占台湾及澎湖列岛作为侵略亚洲和平民主国家,特别是我国大陆的军事基地。这是我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人民所绝对不能容忍的。我国周恩  相似文献   

10.
在4月中旬举行的美台军售会议是1998年以来的第4次。这使得中美关系又一次面临考验。因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我国领导人已多次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严重关注的态度。如果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宙斯盾”驱逐舰等先进武器,将是给台湾当局发出的“错误的信息”,并告诫美国在对台政策上要“悬崖勒马”。美国对台军售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以来,美国对台军售就没闲着。据统计,1950年至1978年的28年间提供的武器价值累计有100多亿美元。别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了交,但美对台湾的军售…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年底,高邮县小学教师代表会全体代表举行了一次时事座谈会,大家对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匪帮签订的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这一侵略我国领土的卑鄙活动,表示了无比的愤怒。高邮师范附小教导主任姜贻芹非常激愤的说:“美国强盗和蒋贼过去屠杀掠夺中国人民的罪行,大家还未忘记,它们被中国人民赶出了大陆,但仍不死心,现又签订了这一侵略性的“条约”,妄想强占我国领土台湾和挑拨起新的战争,这是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在错综复杂的中美日三边关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日益加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同盟找到了新的战略契合点:以美日同盟为基轴,构建“以台制华”的地区安全新机制;依托“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牵制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积极推动对台“实质关系”,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因素是两岸长期分离的主要外部因素。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表现为政治上强化美台实质关系,外交上支持台湾“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军事上扩大对台军售,经济上加强双方经贸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台海现状,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应充分认识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在增加,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影响也不可能无限度地扩张。  相似文献   

14.
日本和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双方的同盟关系。双方加强同盟既有遏制朝鲜、插手台湾问题的共同战略目标,又有各自国家的利益考量。日本主要动机在于“借船出海”,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美国的目的是做“离岸平衡手”,以减少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成本。日美强化同盟关系将对东亚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5.
“台独”阴霾是有其历史渊源的,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在日据50年,日本军国主义为使“以台制台”,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和化侵略政策,斩断中华化的脐带,摧毁中华化,实行“皇民化”。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为了确保美国的世界地位不受挑战,美国在全球安全战略上突出了遏制中国的战略选择。在亚太,由于受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影响,美国对华防范与遏制的一手较为强硬。美国加大对台军售就是其典型的表现。这种以军售为主要形式的“安全安排”,一直是冷战后美国全球和亚太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从近中期看,美国仍会加大对台军售,但又不会走得太远,以免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从长期看,不排除出现美对台军售恶性质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制约美台关系的外部因素减少,由于受台湾内部因素及美国国内因素的影响,美国调整对台政策,大幅度提升美台关系,导致台海局势的紧张,对中美关系样生不利影响。为了维护美国根本利益。美国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政策是:“撒手不管”(或“等待尘埃落定”),而从朝鲜战争的爆发到50年代末期,美国对台采取的政策是全力支持,美台关系处于“蜜月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尽管美台双方“难舍难分”,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矛盾.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合作分析颇多,但对其摩擦与矛盾披露较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对其矛盾的产生及中共策略的制定进行探析.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共军队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极力维护蒋介石在台湾的统治。由于…  相似文献   

19.
从遏制中国、实现其亚太及全球战略和维护其在台的经济利益等方面看,美国都将 台湾作为其“不沉的航空母舰”。而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考虑,美国又不能与中国全面 对抗。这样,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就陷入了两难困境:如不干预,让中国统一台湾,则其“航 母”沉没;如干预,则可能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左右权衡,应付这种两难困境的办法就是 避重就轻,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美台投资关系由美国对台单向投资逐渐转变为美台双向投资,美台投资关系对台湾对外投资关系举足轻重。冷战后,美台双边投资关系继续发展,总体来看呈现波动性增强的趋势,美国对台湾投资金额、台湾对美国投资金额从整体上持续增长,美台双边投资关系占台湾对外投资、外资入台的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美台投资关系的"不景气",表面上看似乎主要是受全球景气循环大气候的影响,但实质上却是台湾经济本身结构性矛盾运动(包括两岸投资关系迅速发展等因素)的结果,而世界经济衰退、岛内社会政治动荡等因素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