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玉小件主要以玉坠、玉镯、腰扣、玉佩、戒指等饰品为主,其他器物上用于装饰的玉件也属小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古玉小件曾是古代君子人格化的代表,君子佩玉的风尚绵延至今。200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会上的“白脂翠玉300年专场”成交了4540万港元,成交率  相似文献   

2.
《收藏》2008,(3):149-149
2008年1月18日,由中国国画院西安分院,中国玉器协会会员店陕西紫藤园主办,西安收藏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办的中国西安首届“红山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国内多位知名古玉鉴定及研究专家齐聚一堂,热议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玉文化,希望给陕西的古玉收藏及鉴定带来新知和启迪。会议还向与会者展示了部分红山古玉珍品,  相似文献   

3.
刘红军 《收藏界》2014,(8):34-37
古代玉器(简称古玉)艺术品市场目前的状况:一方面是由于它稀少和珍贵,造成了不仅价高而且一器难求,进而又造成了仿冒古玉泛滥成灾,使得人们“谈古色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鉴别古玉还没有可靠的现代仪器,而眼学(感官经验)鉴定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象用科学仪器鉴测出来的结果那样有直观的数据、图谱和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名家赏玉     
西汉龙凤纹佩(一对)黄玉长17厘米宽7厘米设计巧夺天工,雕功鬼斧神工,龙凤纹呈“S”型,龙前叼一凤,龙尾雕一凤首,凤首衔鱼。采用镂空、减地、打洼、线刻多种复杂技法,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而且巧妙利用玉的自然颜色留出对称颜色。此种对称巧色战国及汉代最为流行,是一对极其难得的汉代古玉。  相似文献   

5.
出土或传世古玉在其表现形态上,总是有着有规律可循的共性。这种共性,反映着古玉各个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普遍性规则,对于我们鉴定古玉的真伪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鉴定古玉的经验,便是古玉鉴别中的"常理"。可见,常理便是经验。但就像共性不能涵盖所有的个  相似文献   

6.
凌锋 《收藏》2001,(6):53-53
2000年10月8日,正当世界各国元首在纽约召开联合国“新千年世界元首高峰会”期间,凌锋先生带着精心创意的新千年世界元首邮票,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下榻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当江主席展示这套邮票时,一下子引起了到会各国元首和世界媒体的关注,称这套邮票是“献给新千年最贴切的、充满了和平理解气息的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7.
尕丁 《收藏》2009,(4):19-19
著名古玉鉴定专家杨伯达曾说,几年不到蚌埠走一走,就跟不上形势。这话老先生讲得比较含蓄,但意思大家都明白。在人们心目中,安徽蚌埠几乎要和古玉造假画等号了。  相似文献   

8.
李惠新 《收藏》2009,(4):84-85
“糖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古玉沁状。凡是淡褐、红褐、棕褐或深褐的古玉沁色,通常都可以称之为“糖沁”。就如人们习惯于将黑色沁称为“水银沁”一样,“糖沁”其实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通俗化的叫法。如果同样以色感来表述,那么“糖沁”也便是褐色沁的一种别名(图1)。本文以出土殷商至西周古玉为例,对古玉“糖沁”的成因、性状及辨识要点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9.
李维翰 《收藏》2014,(19):94-95
任何收藏品都有珍品、普品、残品之分,占玉也不例外。在笔者的收藏中,就有一些古玉残片(见图)。可能有人对这些残件看不上眼。而我却视其为珍宝。这些古玉残片观之韵味十足.鉴之真实感人,既可细察,亦能上手,尤其是内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虽残但不失古代玉器的典型特质。其真实性达到了无法模  相似文献   

10.
这也许是人们不愿意听到的话题,但却又是摆在我们面前毋庸置疑的一个现实: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倾向,已经毫不声张地渗透到了艺术品收藏领域的各个角落——古玉收藏也不例外。这种现象集中地体现在时下古玉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以及古玉与新玉价格出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7,(1)
正近两年,古玉拍品集中亮相拍场并引发藏家抢购已经成为一种现象。2016年12月1日,香港苏富比"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专拍再次呈现了249件古玉。这些玉器年代以宋代至清代为主,个别器物断代至晋、唐。由于出自著名藏家,诸多器型为内地藏家进一步探究、学习古玉提供了范本。结果,"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专拍得到藏家激烈竞投,成交率高达96%,总成交价达到3400万港元,这一  相似文献   

12.
李维翰 《收藏》2014,(10):94-95
任何收藏品都有珍品、普品、残品之分,占玉也不例外。在笔者的收藏中,就有一些古玉残片(见图)。可能有人对这些残件看不上眼。而我却视其为珍宝。这些古玉残片观之韵味十足.鉴之真实感人,既可细察,亦能上手,尤其是内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虽残但不失古代玉器的典型特质。  相似文献   

13.
晓寒 《收藏》2022,(11):114-123
<正>不少藏家心仪于精巧的玉雕小件,它们或兽或禽,置于案头、书架,可远观,也可上手把玩,颇为惬意。这些案头文玩小件目前的藏家趣味如何呢?我们看些例子。“玉质金相——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珍品”是中国嘉德(香港)为古玉所设专场,种类较多,是适合爱好者的淘宝之地。在2017年10月2日秋拍中,专场中好玩的小器物也颇为受宠。  相似文献   

14.
棋规与棋道     
我已下了三十年象棋,所经历的对手及所下的局数已数不胜数,但前几天我到图书馆看了《棋艺》,一位国家级裁判回答一个业余裁判有关象棋规则问题时,才知道“一将一杀”、“一将一捉”、“一将一闲”之间的区别。我想,象棋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但许多业余棋手是不懂得这些规则的。象棋领域如此,其他领域又如何呢?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其中的规则,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对方已犯规,自己已获胜,或者自己已稀里糊涂地犯了规却浑然不知,可悲?可笑?可叹?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5.
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爱华 《体育学刊》2003,10(3):60-62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学科原理,结合献资料、背景综合分析,对三峡库区巴人体育——“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巴渝舞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嬗变为两支:一支是在汉初被列入宫廷燕乐,自汉至唐,长达千年;另一支是巴渝舞之精华,即民间巴渝舞。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演化为三峡库区巴人后裔的“羽人舞”、“盾牌舞”、“踏蹄舞”以及武陵山区土家族的“摆手舞”,它们都在民间流行千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王信堂 《收藏》2012,(3):108-114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玉是一支"潜力股"其收藏与投资前景看好。在此文中,笔者就古玉的市场现状、市场价位和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中国玉器文化是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本土文化。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中国的玉器是极尽工艺之精美,造型之瑰丽...  相似文献   

17.
王信堂 《收藏》2012,(5):108-114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玉是一支"潜力股"其收藏与投资前景看好。在此文中,笔者就古玉的市场现状、市场价位和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中国玉器文化是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本土文化。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中国的玉器是极尽工艺之精美,造型之瑰丽,内涵之博深,成本之高昂的国粹文化。  相似文献   

18.
樊大川 《收藏界》2011,(2):119-121
对于古玉收藏家和许多爱玉的人来说,周南泉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玉器研究、鉴定的权威专家,周南泉先生以其全面深厚的学识、大量的著述和多年的鉴定实践,成为古玉收藏家和爱玉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魏小虎 《收藏》2012,(7):101-107
作为封疆大吏,他曾主政大清诸多重要省份,励精图治,展现干才。作为晚清重臣,他思想开明,曾率团出洋考察宪政,锐意创新。作为“救火队长”,他临危受命,出掌四川.力图扭转危局,惜殒命途中,壮志未酬。作为清末罕有其匹的收藏大家,他曾囊括西周毛公鼎等稀世大珍,于钟鼎、碑版、砖瓦、玺印、古玉无所不爱.无所不收.蔚为大观。他就是收藏...  相似文献   

20.
陈作发 《收藏》2009,(12):78-79
读了边强、杜义德先生发表在2008年第11期《收藏》杂志上的文章《齐家玉器是我国古玉文化的核心》(以下简称边文),对二位先生关于齐家玉器的重要性论述十分欣赏,但对其“单核心论”一说有异议。笔者的观点是多源论,就是说,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并行着红山、凌家滩、良渚、龙山、齐家……多支玉文化,它们自成系列,各有特色,并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兼容并蓄,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