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秀 《现代语文》2006,(12):86-87
语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就是把章清晰地念出来。具体地说,朗读就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章的理解,引起兆鸣,激起学生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同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言语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更重要的是,在朗读过程中要掌握语言规律,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课文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鼓舞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能很好的朗读无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以充沛的感情,运用爽朗生动的普通话语音,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是把书面语言变成绘声绘色的有声语言的艺术活动。它能深刻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要较好地朗读一篇作品,首先必须深人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其次是要熟练地掌握普通话,同时,要恰当地运用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这样的朗读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意趣。  相似文献   

4.
陈燕 《甘肃教育》2001,(9):17-17
朗读是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还是了解作者、丰富自己、吸引听众的纽带。朗诵是在朗读基础上的提高,是比朗读要求更高的艺术形式。配乐的朗诵可以渲染气氛、烘托场景、帮助衔接、强化感情和抒发情感,把听众带入作品意境中去,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下面谈谈怎样进行配乐朗诵。   一、熟悉作品 要在掌握朗读要领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理解和熟悉文学作品。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作品的风格;分析识别文章内部的部分、层次、段落、语句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色彩和…  相似文献   

5.
何世峡 《云南教育》2001,(14):40-42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张颂在《朗读学》一书中说道:“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朗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和学习朗读。   一、朗读的特点   1.声音   朗读当然有声,但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变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有其复杂性和灵活性。声音形式变化无穷,声音表现稍纵即逝,难以捕捉,难于描述,难于把握。一篇文字作品,由同一个人朗读,第一遍与第二遍比较也会有许多差异,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朗读文字的处理呢。因此朗读的声音形式必然充…  相似文献   

6.
一、语言艺术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英语的领读、跟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英语的美。在读的过程中,作为老师不仅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节奏感,更要强调语言表现方式的艺术加工和语言氛围营造。如模仿外国人的说话腔调和不同年龄人的说话语气等。耳濡目染中,学生自然就领悟到了英语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是一项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艺术活动。它集声与情为一体,通过绘声绘色、入情入境的有声语言,阐发课文的思想内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鼓舞。因而,我认为,应该把师生的朗读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刘强李鸣钊一、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  相似文献   

9.
谈“朗读”     
谈﹃朗读﹄天水电子学校艾兰英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表达艺术。因此,朗读要通过语言技巧的运用和语音的多种变化把作品中人物、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让字里行间的潜在含义溢于言表。讲读教...  相似文献   

10.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张焱,程岩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用声音增强原作力量的一种手段。朗读文学作品,它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是对作品艺术的再创造。也可...  相似文献   

11.
把好低年级朗读关严春香朗读是一种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激发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现行新编小语教材根据学生特点,重新明确了低年级教学的任务,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那么,如何把好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关呢?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语言变为有声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鼓舞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怎样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呢?这里以《听潮》为例谈谈笔者的三点看法。首先,要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听潮》的作者面对汹涌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心潮与海潮共起伏。作者把人生比作大海,塑造出海潮的声音形象,表达出他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学生理解了这一主题,才能准确地定下朗读的感情基调,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次…  相似文献   

13.
高晓芳 《考试周刊》2014,(61):39-41
朗读是一种对作品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良好的朗读能力能帮助读者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起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学的殿堂。语文教学呼唤朗读,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朗读作品是一种感化、熏陶,会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朗读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把好﹃朗读﹄关兰州市十六中彭淑玮朗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是一项语言艺术的活动。它通过绘声绘色、入情入理的有声语言,阐发诗文的思想内容,实现诗文的艺术形式,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着不可低...  相似文献   

15.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的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而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朗读的魅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语言的感悟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大家在语文教学中信手拈来的常用手段,那就是朗读。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但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教师思维习惯的影响,语文中的阅读教学陷入了种种尴尬和误区,以机械的识记、烦琐的讲析、零乱的问题代替了学生的朗读,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与感悟。其实他们不知道:只有读,才能领会文章的神韵,才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艺术,朗读是这门艺术的有声体现。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由此可见,朗读在川、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淮莲 《天中学刊》2001,16(Z1):111-112
朗读,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正确的指导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而且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入手的,即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有感情地朗读是促使学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本文仅就朗读教学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多年来,由于受…  相似文献   

19.
<正>朗读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它比自然口语更明亮、更生动、更具美感。简而言之,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艺术再创作活动。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高尔基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悦耳。”朗读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庄重大方的气质和仪态,朗读时那种字正腔圆,铿锵优美的语调,不仅使学生准确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思想,而且被那种悦耳、亲切、无粉饰、不造作的音调所  相似文献   

20.
石玉杰 《学周刊C版》2011,(12):130-131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者变成活生生的有卢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