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时光永是流逝,回首逶迤的车辙,不禁浮起了感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周围少了朗朗的笑声,少了往日的天真与快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心里多了些忧郁与烦恼,多了些茫然与惆怅。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关注自己鞋子的牌子、衣服颜色的搭配,脸上的青春痘、走路的姿势酷不酷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与我顶嘴,对于我讲的而他不认同的道理开始与我争辩了;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心里有了小秘密,有了喜欢的小女生……还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心里时常感叹:要是儿子能像幼儿园、小学时那样听话该多好啊!我知道,儿子已经慢  相似文献   

3.
何捷 《四川教育》2003,(11):45-4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班上流行给同学起绰号。这既让学生烦恼,也让我烦恼。  相似文献   

4.
欧洲的细节     
素素 《中文自修》2004,(7):59-6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这个词在我们的话语里已不多见,我们习惯地叫它欧洲。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那一道墙塌到了地面……  相似文献   

5.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校里兴起了玩溜溜球。班上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溜溜球,多的甚至有好几个。只要一下课,学生们就从口袋里拿出溜溜球三五成群地玩起来,他们或者进行比赛,或者切磋技艺,兴趣盎然。小小的球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煞是好看。于是,我决定以此为内容进行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6.
夜色阑珊     
王茂霞 《山东教育》2011,(1):119-11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觉得白天是为了夜晚做铺垫。  相似文献   

7.
迷上起外号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4,(10):120-120
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迷上给小伙伴们起五花八门的外号,还自诩为“超人一号”,有时候还会因为别人不喜欢他起的外号,发生口角,闹得不欢而散。真不知他为何会迷上了起外号?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这一爱好少生事端?  相似文献   

8.
他们从四面八方来, 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相似文献   

9.
文学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听父亲讲古典小说,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呀。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反思,我养成了沉默的习惯,不喜欢与别人高谈阔论,不喜欢跟别人讲自己的心事。  相似文献   

10.
十八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初春的花蕊已沐浴着阳光雨露,一瓣一瓣悄然绽开,散溢出沁人的芬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杨柳青青的身段已  相似文献   

11.
走近英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少数学校关于英雄的话题似乎少了些,难道英雄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回答是否定的。记得有一次,我针对班级纪律涣散的情况,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讲了邱少云的故事。讲战场上,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时,他却视纪律为生命,为了不被...  相似文献   

12.
燕语呢喃     
张天翼 《新读写》2011,(3):61-61
不知是什么时候,外公家的屋檐上,多了一只燕子窝。  相似文献   

13.
恶作剧连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特别喜欢搞一些恶作剧来招惹别人,好像还挺享受这个过程似的。为此,家长和同班小朋友没少跟你告他的状。  相似文献   

14.
蔡顺利 《中学教育》2005,(11):62-62
“4”,一个普普通通的阿拉伯数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然也成了“倒霉的大叔”。  相似文献   

15.
春节与春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春节变成了春运,每年来一回,参与人数之多,运输规模之大,绝对是世界第一,吉尼斯纪录。不少人惊叹,若按人口计算,相当于整个欧洲在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不知何时起,少了"扬眉剑出鞘"的少年锋芒,反而多了份剑回鞘中的淡定与从容。不知何时起,不再有变化无常的情绪,却获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与释然。不知何时起,少了些急功近利的骄躁不安,反而拥有了"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舒"的宁静。成熟是一棵长满金色果实的树,那种诱人的香味吸引着我将它  相似文献   

1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讲授内容的多与少.似乎成了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老师们也似乎形成了一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量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老师们个个谈讲色变。邢么,老师的讲授到底还需要不需要呢?我认为,老师还是应该讲授,这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冲突,也不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的院子里多了一把该死的摇椅,每次在院子里踢球的时候,这个笨重的大家伙总显得碍手碍脚。真不明白把它放在那儿干  相似文献   

19.
恶作剧连篇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08,(7):127-12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特别喜欢搞一些恶作剧来招惹别人,好像还挺享受这个过程似的。为此,幼儿园老师和同班小朋友没少跟你告他的状。真是够烦人的!  相似文献   

20.
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将游戏带入了数学课堂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数学“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时候,我用硬纸板分别画上小白兔和萝卜,涂上鲜艳的颜色。当我把它们拿到教室时,小学生很惊讶,不知老师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