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研究民族文化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责任心.这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英 《时代教育》2012,(7):202+204
幼师担负着启蒙教育祖国花朵的重任,如何让幼儿从小就亲近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之情,对幼师民族舞蹈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舞蹈教师要让幼师生了解各民族文化,增强幼师生对民族舞蹈的热爱,通过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民族舞风格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胜任就业后的幼师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就是该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呢?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导下,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还是谚语民俗等,都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传统文化教学在新时代面临更大的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体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达到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民族地区勤劳质朴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在分析了传统民族文化与中学物理教学融合的条件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的传统农耕生产文化进行了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开展了传统农耕生产文化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弥补民族地区办学条件不足,促进民族地区物理教育特色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发挥传统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具有民族性质的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音乐这幅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精神及内涵,创作出富有民族性的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侧重于探讨音乐课堂上中华民族音乐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民族音乐不断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80):44-4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小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在新的世界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渐渐淡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离不开传统文化.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与课堂教学实际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与传统文化渗透与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传统经典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民族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璀璨的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讲授优秀的汉文化,也要注重讲授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民族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形象生动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效能,服务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的民族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认知,增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并结合这些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古诗词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统价值与历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被忽视,民族情感日渐淡薄。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要积极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将浓重深厚的文化积淀开发出来,利用多种载体,增强青少年学生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3.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与历史悠久戏曲音乐文化渐行渐远。本文通过阐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戏曲音乐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吕贺 《成才之路》2012,(22):62-6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学习武术不但能增强少年儿童体质、磨炼意志、发展智力,而且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条件,对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丽 《成才之路》2013,(8):16-16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音乐是丰富多彩的,由于我们居住的环境、语言、文化、文化交流等,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源地是民族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音乐教学中的局部区域,以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17):149-150
在时代发展环境下,民族精神培养已经成为焦点问题。在民族精神培养中,不应该具有狭隘的民族思想,学会包容更多优秀的文化精神,使我国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魅力,这样才能够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文章首先介绍了民族精神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然后讨论了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了民族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建议,为现代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认同应从学生抓起,让其在语文教育的培养、熏陶下,增强民族自豪感,并愿意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论述文化认同的内涵,研究通过运用经典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祖国魅力、走近传统文化、延续古人智慧等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志刚 《语文天地》2012,(19):56-57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提高学  相似文献   

20.
陈勇 《考试周刊》2011,(65):149-150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弘扬民族文化,拓展体育的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本文就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得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