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洁  王炜民 《天中学刊》2011,26(3):112-115
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关于私学由谁首创这一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未能形成定论。很多学者认为孔子是私学的首创者,但从相关的具体史料、私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关于孔子本人的一些记载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在孔子之前,私学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2.
周洁  王炜民 《天中学刊》2011,(2):112-115
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关于私学由谁首创这一问题,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未能形成定论。很多学者认为孔子是私学的首创者,但从相关的具体史料、私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关于孔子本人的一些记载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在孔子之前,私学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孔子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讲学的先河,将以前学在官府,即文化知识是贵族们的专利的现象移植到民间。孔子在开展私学教育中,最首要的贡献就是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思想。依据这一思想,教育对象突破了奴隶主阶级的有限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教育机会。孔子教学有固定的场所,对象广泛,并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内容主要是传授“仁”的具体形式,教学方式也主要是一问一答法,弟子问,孔子回答。教师通过回答来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目的是知道“仁”之后照着做,最后达到孔子,的“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私塾     
私塾是我国古代学制中的一种类型,是私学的一种,与官学相对而言。据说孔子最早开创私学。他自行设学,曾出现弟子三千的盛况,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由官方和贵族垄断的局面。到了汉代,一般地主、商人、士大夫为教育蒙童识字读书,都设立了私塾。私塾有高级和初级两种:高级的属于私人讲学组织,专教儒家经典。最早的书院便属于这一类?唐代以后,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大量发展初级私塾,  相似文献   

5.
作认为孔子创办私学的原因,一是复杂动荡的局势为私学的兴起提供了社会土壤;二是孔子从政失败,壮志难酬,转而创办私学,通过广收弟子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的私学有“有教夫类”,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培养君子等特色,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淦 《中学教育》2005,(11):43-46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 断,首创私学,使平民子弟也平等 地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 倡导“有教无类”,公开声称:“自 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这里说得再明白 不过:只要送上微薄的十条干肉 作为拜师礼,我没有不给予教育 的。不管现实生活中将人分为多 少“类”,而要进入我的门下接受 教育,我都欢迎,绝不会接受某一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老子、孔子双方的思想相差甚远,实则二者的思想不完全是对立的,生活在几乎同一时代的两位圣贤思想上有相融的一面。老子只是对孔子思想中的违反自然的成分持不同态度并非全盘否定,孔子对老子的思想也有所继承和发挥。老、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而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老子之自然有利于孔子之仁的发挥影响,而儒家之仁德也有利于来实现老子所向往的自然之秩序。  相似文献   

8.
何树坤 《学周刊C版》2010,(2):193-193
本文从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开始,研究我国古代私学教育开办形式、内容和教法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平民化、大众化等特点,总结我国私学教育的贡献,认清私学教育在弥补国家教育财政支出不足,增加教育供给多样性和选择性.促进教育竞争方面的现实意义.结合当前私学教育的在政策、环境、资金、舆论、师资、生源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对如何促进今日私学教育的发展做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孔子私学具有明显的成人教育性质,体现于教育对象的成人性和广泛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和回归性;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统一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通过对孔子私学成人教育性质的探讨,能够促进对孔子私学以及本土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两汉是中国封建教育和学术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的阶段。教育上,不仅官方学校正式确立和发展起来,民间私学也承前启后,迅速恢复进而兴盛。学术上,随着“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以研究、诠释儒家经典为内容的经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汉初法制未备,每有大事,朝臣得援经义以折衷是非”①,天下人纷纷学经,经学遂于散布在民间的私学中传播开来。私学,是指由私人或私家团体兴办,且不靠官府费用维持其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墨两家;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秦代虽禁而未绝,但发展受挫;到了汉代,又逐渐恢复和发展,达…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早年对宋明理学极为推崇,在万木草堂讲学时以宋明理学为教学内容。后来,他极力排斥宋明理学,将之视为复原孔教的第一阶段。康有为的做法体现了他对待宋明理学的矛盾心态,既认定宋明理学是孔子后学,又强调其并非孔子嫡传。这除了因为宋明理学受老学、墨学或佛学的影响之外,还因为其与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复杂关系。在他看来,宋明理学虽然出于孔子,却并"非孔子全体",属于另一种学问。  相似文献   

12.
春秋后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三大圣哲人物:老聃、孔丘、孙武。老子开创了中国道家学派,孔子创建了中国儒家学派,孙子确立了中国兵家学派。在其后2 500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三大学派均显示了足以左右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影响。单就兵学思想而论,孔子仅在其思想体系之一隅,展示了相应的兵学观点;老子虽多有论兵之说,但仍是一个不完整的兵学家;而孙子,则创建了足以主导、统贯中国兵学发展史的、无与伦比的兵学理论体系。———虽然如此,三圣各以其特有的魅力而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不认同仁义,甚至要绝弃仁义。但绝弃仁义,不是向下沉沦为不仁不义,而是上达于大道。《老子》又名《道德经》,本来就在"言道德之意"。与仁义相比,道德不会沦为伪善,不会临人以德,不会事事干预,不会依贵贱亲疏而爱有差等,甚至不知道自己合乎道德。道家认为,仁义如果只用作个人修德,那就可以拥有一块存身之地;如果越出个人修德的铁门限来"矫"天下,那就失去存在的合法性。世人需要做的只是不相为害,圣人则需要达到比仁义更高的道德,两种场合都用不着仁义。在学派初创时期,老、孔只是就如何重建秩序提出各自的方案,孔子欲恢复传统,老子则批评传统,两人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没有相互攻讦。  相似文献   

14.
老子和孔子表现出对女性和男性不同的价值偏向与意趣,并分别站在男、女不同的立场上,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道”与“儒”的哲学大厦。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两人都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他们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不乏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探究。两人在战争观上有相同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提倡““教战““的思想;作为哲学家的老子通过对历史上兴亡更替的深刻考察,就军事辩证思维、战略战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兵道““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关于高初中物理之间新旧知识结构的衔接,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的更新,考试内容深浅度的掌握等方面对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作了初步探讨,从而说明正确进行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是高中学生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内容的学习和能否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分三个层面对“道德”范畴的形成及其内涵进行了历史考察 ,认为是道家老子最先将“道”升华为哲学范畴 ,认为“德”作为政治伦理范畴 ,形成于西周 ,较“道”为早。“道德”连用虽散见于先秦典籍 ,但作为哲学范畴 ,当确定于《庄子》。而《老子》之“尊道贵德”、《论语》之“志于道 ,据于德”、《中庸》之“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等论题 ,都是“道德”范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老子关于美的论断是我国古代人们对美的最初探索。有人根据《老子》末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一句认为老子是“美”的否定者。其实,老子并不反对美,他认为美的东西是无为的、自然的;美和恶是相反相成的,美有功利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开启了重自然、朴拙的美学传统,给我国后来的美学发展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儒学与儒教     
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就是当时一个影响较大的学术团体,被称为“显学”。当时儒学只是理性的政治哲学,也可以说是政治智慧。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更受重视,在两汉之际就产生了迷信儒学的纬书,对孔子与儒学加进了一些神奇的内容。从那以后,历代当政者都要到孔子庙祭祀孔子,这就产生了信仰儒学的儒教。简单地说,历代书院是传承理性的政治智慧,各地的孔子庙则是出于信仰儒教,祭祀孔子的地方。这就可以明确了儒学在书院中传承,儒教在孔子庙中持续。儒学与儒教并存于世,可以相互配合,也可以各自发展,不必要求统一。  相似文献   

20.
孔子20岁时曾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工作。他常说:"会计当而已矣。"这句话在《四库全书》中就有15处注释,可见孔子对会计的感慨很多,同时,孔子又是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孔子的财政思想、诚信思想、伦理思想、会计思想、教育思想是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石,所以,孔子是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的先父,对中国会计职业技术教育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