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秀才的资格,必须通过“童生试”。童生试的应考者不论年长年幼,一律称为“童生”,或者叫“儒童”、“文童”。据清人笔记载,一些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为了避免受到主考和其他考生的歧视,总是十分注意返老还童的美容术,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年轻一些。有一名年近半百的老童生,试前只顾温习,忘了修饰面容。初试的一场通过了,接着要面见主考参加复试,这时他想起满嘴的胡须来,就强忍疼痛,拔而除之。一个刻薄的考生将唐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改换数字,变为:“老大离家少小回,乡音无…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五册《范进中举》中有这样一句话:“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这“进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在明清时候,读书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首先要参加“童试”。应考者不受年龄的限制,或七八岁,或几十岁,以前有“七十老童生”的说法。参加童试的被称为童生。童试有三场,即县试(由知县主考)、府试(由知府主_考)、院试(由省学政巡回主  相似文献   

3.
明清科举制度称院试合格者为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院试之前有预备阶段的考试。先为县试,考期多在每年二月,由知县主考,通过者可参加府试。府试在四月举行,由知府主考,通过后方可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的学政主持。院试不合格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或儒童;合格者为生员即秀才,准许入府学或县学读书,这是学子参加科举的必经之路。各府学县学的生员人数  相似文献   

4.
一真 《成才之路》2011,(21):I0016-I0016
1.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2.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科举从某个层面来看,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些借鉴意义,兹将其概况简述如次: 一 童生试 简称童试,俗称小场,是为了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通称童生或文童、儒单。鬓角有丝的中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它是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取官吏的制度。汉代仅有考试取士的方法,但尚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袭继的九品中正制,尔后逐渐建立通过考试取士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臻完备,形成了四级考试制度: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又称童生试,是考生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应试者无论年  相似文献   

7.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会试和殿试。当然参加院试考试之前,必须要取得童生资格。  相似文献   

8.
清代,凡是未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雍正年间,有一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没有后台,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礼给考官,因而参加考试十  相似文献   

9.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18):32-33
主持人龙吟:正所谓峰回路转、苦尽甘来,一度卖画糊口的郑板桥.在年届四十之际似乎迎来了转机。他在科举考场上佳音频传,出仕有望。乾隆元年.郑板桥终于成为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读书人希望在考场上崭露头角,以此博取灿烂的前程。即便现在的学生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几百年前的清朝学子郑板桥了。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郑板桥大半生都在仕途之路上拼搏。在晚年《自序》中,他仍在说谋求官职"乃是正途",认为科举制度"其理愈求而愈精,其法愈求而愈密"。郑板桥的上述观点多少有些道理。现在,人们把科举制度一棍子打死,不免有些偏激。例如清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一套规范,分童试、乡试、会试三种,乾隆二十六年以后殿试也成为了定制。童试即童生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所谓"进身之始"。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称  相似文献   

10.
从童生说起     
童生乃明清两代对未入学的读书人的称呼。童生应试取入府州县学以后才算入学。入了学始称为生员或秀才。古代入学并无年龄大小之限制,如果应试以后还不能入学,即便银发白髯也仍然只能算一童生。不过,由于童叟共试共学之风已成,老童生是不会被人耻笑的。古往今来,学而不倦,不知老之将至者颇多。但也听人言:『人到中年万事休,保养身体为上。』或曰:『我这块牌子已足受用,操劳何为!』其为志之衰也,飞之暮也。想当年,童生入学殊不易为:应试需由一廪膳生员(享受  相似文献   

11.
(一) 清代,凡是未考中秀才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称为“童生”。 雍正年间,有—位老童生颇有才华,但由于没有后台。加上性情耿直,不肯送礼给考官,因而连考12次都落榜了。  相似文献   

12.
此为清代福建长汀县向汀州府呈报县试考题的公文。明清科考均以童生试起始,其中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县试由知县出题,考试本县童生。清代县试一般试四五场,亦有试六七场者(该文中所载即为六场考题)。第一场为正场。其中,已冠(成年)、未冠(未成年)考生分别出题的记载极为罕见。其后又有数场复试。考试内容为四书文、试贴诗、经论、津赋等,并默写《圣谕广训》百字。童生延误缺考,则另行补考。清代科考公文中的县试考题$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相似文献   

13.
王梗直羞主考清朝末年,有位老者名叫王梗直。他为人耿直,对有钱有势的人从不阿谀奉承,更不喜欢请客送礼、钻营投机。因此,他每次参加科举考试总是名落孙山。直到70岁,他连个秀才都没考中,真是个"老童生"(没有秀才身份的学子被称为童生)。70岁这年,他又去应考,主考见他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故意出一上联戏弄他: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的许多篇目,涉及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关内容,其中有些知识是中学生比较陌生的,现将明清科举制度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封建科举考试的预试即童试,其实并不是科举考试。童试每年一次,在府、州、县进行,应试者为童生,即一般读书人。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之外,主要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正式的封建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三年一次,时间一般在秋天,·又称秋闱(wéi,宫的侧门,科举时代称考场)。在省城举行,应试者为秀才、国子监生由朝廷派员监临,考中者为举人,前五名称五经魁,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三甲"源自我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以清代科举为例,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  相似文献   

16.
作为管理地方学务的专职官员.清代学政由朝廷钦定,任期三年。主要负责主持岁考、科考和院试.以岁考决定生员等级黜陟.以科考决定生员是否具有乡试资格,而以院试决定童生能否进学作生员,就是说握有选拔去取地方下层士绅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清代童试组织流程复杂,整个考试过程持续时间久,阅卷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其组织过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基层社会在组织公共事务时呈现的灵活性,大量民间力量为阅卷工作提供了帮助,来自考试地的往届秀才(生员)参与童试不同阶段的阅卷工作。同时,通过在复杂的考试流程中逐场不断淘汰考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童试对基层读书人开放性的前提下,有效压缩阅卷的工作量,保证阅卷的效率。与乡会试相比,童试的阅卷过程有模仿乡会试的地方,也有在考试组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变通办法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考述了云冈石窟本缘故事雕刻题材内容,并就早、中、晚三期故事雕刻的表现特征以及儒童本生和阿输迦施土故事盛行云冈的原因,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范进中奖     
古代的科举制度十分严格。考试的人们都要量体温、测视力、看外表、做文章。长得太帅的、家里有钱的都不会直接录取,以便以后走后门的时候考官们能捞点儿外快。封建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当时的人们要考取最大的功名,要经过三试,就是乡试、省试和殿试了。殿试就是最终由BOSS皇帝亲自考试,顺便给女儿挑驸马。但是……想参加三试之前还得有一个资格考试,通过了才能成为生员,生员才能参加三试。正所谓:“考,考,考,皇帝的法宝!分,分,分,秀才的命根!”所以说,封建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生员之前的人就叫做童生了。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可是,在黑暗…  相似文献   

20.
在作为标准参照考试的会考基础上进行的高考,属常模参照考试。标准,是指被试团体在考试中应达到的水准,会考标准也即高中教学目标,属于绝对测量。“所谓常模,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被试团体在考试中实际达到的平均水平,它是一个相对数量,所以高考也是一种相对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