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1,(7):80-80
杨启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应该由“拔高”转向“兜底” 以“拔高”为重心的义务教育,造成了教育中的被优质群体和被薄弱群体,也诱导了学生褊狭越界发展和不搭界发展的误区。转向以“兜底”为重心,是指义务教育的发展优先考虑均衡,优先考虑一切学生.优先考虑被薄弱群体,优先考虑国民基础素质目标。 (《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冯建军: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学习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有助于反思教育实践及其理念.明了教育价值和方向,生成和创造教育智慧。教师学习教育哲学,一方面需要学习哲学理论,增强哲学素养。锤炼哲学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反思教育行为。(《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
"极化"是当代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断裂现象,社会阶层被区分为极富和极贫两极,中间阶层日趋贫困。当代中国社会的"极化"现象日趋明显,财富和资源被相对集中,社会分层日益趋向于稳定和固化,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减少,学校教育在社会升迁中的作用开始减弱。城市和乡村、主城区和郊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学校教育越来越被区隔化,优质教育资源被相对集中,部分人群在义务教育阶段被边缘化,成为接受义务教育的不利群体。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品牌战略"使义务教育发展走入了误区,各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的首要责任担当者。  相似文献   

3.
李健 《人民教育》2023,(12):22-26
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以公平与质量为主线,历经三个阶段的政策变迁,统筹部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集中体现为: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缩小区域间差距;城乡协同、相互支撑,推进教育整体发展;以教师资源配置为抓手推进校际均衡发展;推进不同群体学生的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兜底”一词在南师大杨启亮教授的《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一文中首次提及,这里的“底”就是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教师、最薄弱的学生和最薄弱的教学环节,“兜底”就是提升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教师、最薄弱的学生和最薄弱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5.
“兜底”一词在南师大杨启亮教授的《转向“兜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心》一文中首次提及,这里的“底”就是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教师、最薄弱的学生和最薄弱的教学环节,“兜底”就是提升最薄弱的学校、最薄弱的教师、最薄弱的学生和最薄弱的教学环节。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基层学校形成了一种相对默契的风气和习惯,汇报时只讲成绩,报喜不报忧;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当前,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面临的障碍主要有四个方面:办学条件不均衡状况难以改变,师资力量不均衡格局难以打破,教育质量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必须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健全的教师管理体制为手段推动师资合理流动,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依托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完善的教育投入机制为保障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7.
推进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首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的后续,也是必然选择。早在2015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印发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百姓获得和学生成长为最终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05年,教育部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的视角分析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首先以三组实证数据鲜明地揭示了城市义务教育区(县)间、学校间和群体间不均衡的现实状况。然后从现存体制中追寻造成不均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政府保证底线公平,兼容市场机制,市级政府统筹的改革思路。根据机制设计原理,具体设计了城市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实施机制,包括市政府制定办学基准,客观核定经费缺口和公式化拨款,建立多方激励相容机制,由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以及将均衡纳入政绩考核等。  相似文献   

11.
大量实证性研究表明,人格素质的培养与塑造应作为优先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创新素质又是人格培养的核心。基础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的阶段性教育,就必须担当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七大报告将教育问题移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并将发展教育列为社会建设诸要素之首;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刊就此约请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学术创新团队成员举行笔谈,多角度的解读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发展问题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民族地区要谋求发展,首要之举是发展教育。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中,应优先保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使民族地区教育获得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功能对于社会人的塑造。因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也需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教育事业内部不断改革创新,需要大力倡导全民素质教育,要求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5.
"十五"以来,江苏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纪 《高教论坛》2004,(6):20-23,19
培养人才,必须把坚定正确的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任务;必须以理想教育为核心,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学生中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高校作为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以廉洁文化引领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治校理念,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一核心目标。探究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校园廉洁文化路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论高职教育在中部崛起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具有独特地位,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当优先发展高职教育,增加投入,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和谐发展,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点和核心主要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校要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在各个方面要为大学生做出表率,全党全社会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努力促进青年学生建设成长。  相似文献   

20.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广人稀,较为贫困,远程教育助推了怒江教育的发展。怒江州应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的两条主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实建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抓住机遇,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