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发展性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评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从评价功能角度,可将教学评价划分为发展性教学评价、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三类.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注重评价过程,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及对个体发展需要的尊重,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它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是评价双方共同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建立在评价对象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组织者对评价对象要求的有机结合之上,促进评价对象在现实基础上向未来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课程观:一种发展性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教学过程的本质何在?如何理解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的权威性?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否在课堂实践中实现互补?美国课程论研究者小威廉姆斯·E·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观点和方法考察课程的建构,提出了更具创新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后现代课程观,同时也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展性诠释。后现代课程观认为,实践是一种课程的语言,也是课程的根本特征,没有什么概念比“实践”更能揭示课程的本质与规律。它强调课程与教学应遵循非线性模式,而不应采用现代主义盛行的全知全能的控制方式,使学生成为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  相似文献   

3.
明确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评价理论研究及实践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价值取向,对课程本质观、课程评价取向及其关系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学生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同时对学生评价取向在学生评价中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5.
论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有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制度,一种是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制度,一种是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传统的奖惩性评价制度在评价方向上,面向过去,忽视未来发展;在评价宗旨上,以奖惩为目的;在评价对象上,面向少数获奖者,忽视全体成员;在评价动力上,主要靠行政权力,忽视内在动力。这种评价制度弊大于利,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摈弃这种教育评价制度,推行一种以发展为本,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强调合作和自我完善的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目前我国对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了解甚少,缺乏系统研究。本文试就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及其评价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关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承认体育课程价值观的不同取向,有助于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如 《教育研究》2006,27(12):72-78
价值取向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就是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文化的价值标准,对课程文化进行价值选择的理性动态过程。主体性、多维性、结构性、生命性、超越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品质。保持必要的张力,追求主体性发展、科学人文性、生态课程观、和而不同、课程理解是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选择。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生成通过反思性尝试、规律性把握和创新性超越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课程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主体维度看,课程价值存在社会与学生两种取向,导致这种二元对立的因素有:教育价值选择、教育事实、社会更替。缺乏人性是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应采用优化思想促使课程价值取向在不同层面上找到人性与科学的不同结合点,力保学生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弘扬教育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展性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吸收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的成果,具有发展性特点,不仅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课程要求》在过程和方法维度上的变革提倡通过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自主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的变革强调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的变革进而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开放性的课堂,多元的评估标准以及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要求我们尊重生活,尊重生命,尊重个性,用事业的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课程,强调人性、人情、人文关怀,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超越固定课程内容,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是高等教育办学精神、教育观念、培养目标之所在,也是高等教育课程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关系思维的意义,指出它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被应用在课程价值观的研究上,为消解课程价值观面临的困境,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分析了以关系性课程价值观为课程价值的核心,对主体给予人性关怀,形成对课程价值的正确理解是消解课程价值观矛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正确引导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点分析了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价值取向是课程编制首要考虑的问题。地方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从课程内容、接受课程的学生和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地方课程要持突出本土性、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的价值取向,从而发挥课程特色,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课程创生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或幼儿的兴趣需要,优化整合幼儿园内外资源,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批判,主动地、创造性地建构适合幼儿全面、和谐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的过程,实践性、生成性、建构性、反思性、动态性、开放性是其主要特征;学前教育课程创生具有巨大的现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义的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其中前两方面是课程文化的外层,精神文化方面是课程文化的内核。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从文化根源和文化发展上看,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从文化的层次上看,课程文化应正确对待知识、技能和智慧,立志塑造人完善、自由的心灵,全面实现课程文化的育人价值;课程文化重在“以人为本”;课程文化的最终价值是关注生命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和理想的高度。课程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和而不同”,防止顾此失彼与“重硬轻软”,处理好外在与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关系着整个课程领域的建设。在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诸多因素中,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如何确定课程目标以及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本文综述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不同类型、产生的教育现实与理论背景以及存在的争议,并对我国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政策的制定既需要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也需要满足一定的价值取向。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主要有: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兼顾与急需的统一;择优与代价的统一。所要满足的价值取向有:民主—参与取向;公正—关怀取向;可选择性—多样性取向;面向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