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看作是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话语表达、对话和理解过程。通过政策话语、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公众话语的展现去理解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是一种贴切、有效的途径。结合素质教育政策议题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四种话语对素质教育政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且,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如何应对各种话语充分展现给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成为一个新的、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曹迪 《教育探索》2012,(5):77-79
从国家利益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历程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可知道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国家政治利益优先、经济利益为重和文化利益凸显的三大阶段.目前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仍面临政策目标迷失、政策制定机构不统一、制定过程不合理等现实困境,为此我们应采取明晰政策目标、建立外语教育政策统筹协调机构、完善政策制定过程等对策,以使其完善.  相似文献   

3.
由冲突到分享:素质教育政策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政策以公共利益至上而疏于对学习者及其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的关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博弈与冲突的外在表现.素质教育政策应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教育利益分享,实现公利私益和私利公益.  相似文献   

4.
李玉芳 《教育导刊》2007,(12):15-18
教育政策限度是教育政策自身固有的特点。素质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存在很多限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分析和认识素质教育政策的限度,是为了更好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积极作用,更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素质教育政策体系、内容的政策学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体系的形成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政策的特殊之处。这些特殊之处一方面折射出素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素质教育政策体系目标、内容的系列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对素质教育政策内容做出适当调整,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素质教育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引导素质教育深化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引导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现阶段应重视宣传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的思想,制定引导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政策;弘扬求实精神,制定激励教育工作更努力工作,让素质教育更“实在”、学生更能因此而得到“实惠”的政策;制定合理评价素质教育业绩和奖励素质教育工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就学的利益冲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子女初中后的就学问题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交织和冲突便是制约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政策制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子女与流入地政府和学校的利益冲突本质上是农民工子女强烈的升学需求与城市教育资源容纳力不足的矛盾,而这正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升学的症结所在。为此,制定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升学政策要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升学权利,以放开城市高中阶段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同时,还要明晰各级政策的不同职责,做到权责明确,并规范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政策的路径选择应立足于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对不同地区和城市放开城市高中阶段教育,并进行分类规划,从而逐步实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 素质教育政策是党和政府为了倡导、推进、深化和保障素质教育实施而制定的所有政策和法规的总和。素质教育政策既包括党和国家制定的总政策、基本政策,也包括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实现素质教育政策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区域教育政策。素质教育政策是我国各级教  相似文献   

9.
由冲突到分享:素质教育政策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转型及由此产生的利益转型,素质教育政策必须进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新配置,实现教育利益由冲突走向各种教育主体的利益分享。一、利益冲突:素质教育政策失灵的根本原因(一)教育目的取向的利益冲突素质教育政策在培养目标上要求面向全体,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一  相似文献   

10.
在治理语境中的教育政策制定,是一种以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实现与教育政策相关的不同主体间利益"最大公约数"为宗旨。教育政策制定的回应机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由回应主体、回应客体、回应渠道、回应反馈等方面构成。设计适应社会治理的教育政策制定回应机制,首先,应加强体现治理理念的教育政策制定回应平台建设;其次,进一步完善教育政策制定主体间的信息畅通渠道;再次,建立与完善教育政策制定回应机制与制度;最后,创新对教育政策制定回应的监督和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体制性症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直接利益冲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矛盾,而是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的外在表现.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导致社会矛盾外溢、贫富分化引起社会心态失衡、基层政府权威弱化造成社会规范失序以及社会治理机制的内在缺陷等是诱发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体制性症结.只有针对这些体制性症结,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蒋月锋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4):122-125,139
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其制定和执行应遵循公共、正义、公正等基本原则。在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公共政策的制定存在主体性价值的缺失、过程的程序正义价值缺失及结果的公正性价值缺失等诸多价值问题。必须通过对主体性价值的再认识、政策制定的过程价值关注和政策价值导向与利益价值取向的辩证认识等措施来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代价论角度看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选择,这些选择的实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价值、收益与代价、成本的权衡,或者说是在不同价值目标中争取最大,在相应的代价中力求最小的一种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不会是无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不例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人类在面临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时所作的一种选择,它本身并不能回避或消灭矛盾,而是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力图兼顾各种利益和价值需要,求得各种对立价值和利益之间的某种均衡与适度,避免在追求某种价值时严重损伤与其矛盾的另一种价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30年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高发期。这些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物质利益根源,即为了争取物质利益而发生的社会矛盾冲突;二是价值根源,即由社会价值观念差异导致的社会矛盾冲突。根源于价值冲突的矛盾对社会稳定构成的威胁更大,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应重视从公平正义的视角探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一是加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逐步消除人们的不公正感及相对剥夺感;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保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三是培育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缓冲器;四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辩证的公平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转型论的视角认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协调化解矛盾.当前高校内部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的能力;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建构化解矛盾的稳定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和谐与冲突是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和谐是矛盾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衡态。社会是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势力主导的社会矛盾制衡态。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层与成员构成结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政治、社会治理结构是实现社会矛盾制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何越 《许昌学院学报》2005,24(4):116-119
克林顿执政时期对华政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受美国国会、利益集团、媒体、民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经历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接触”与“遏制”模糊不定、全面接触替代孤立遏制、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全面接触等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体现了冷战后务实的、以经贸为中心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从本国利益的内涵及其与外部的关联性角度,可将本国利益分为共同利益、互补利益和特殊利益.中国通过国际合作的手段,促成共同利益的实现,催化互补利益的实现,搁置特殊利益以维护其他利益的实现.针对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又提出和谐发展的理念,以保障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十六大提出的执政“五大能力”中,总揽全局的能力最为重要,而它的基础是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这可从执政史的三次大波动中得到证明。认识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能脱离社会基本矛盾的范围,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并依靠制度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一个学派, 其理论建构十分完善,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很大, 但在政治实践中却很难推行。主要原因是儒家为政体系内部有三对很难解决的矛盾, 即仁政对天子、国君的内圣要求与天子、国君的修养所能达到的程度之间的矛盾; 推行仁政与宗族借助仁义发展私人势力的矛盾; 选官方式上存在的矛盾。这三对矛盾影响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