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邬志辉 《辽宁教育》2013,(2X):17-18
<正>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布局调整困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否就是农村教育的城镇化?怎么理解就近入学?农村  相似文献   

2.
王国强 《江苏教育》2022,(26):17-20
伴随乡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农村教育的发展路径、格局、要求等都已发生了巨大的且仍在继续的变化。而农村教育的弱势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发挥体制作用、集聚更多资源、统筹城乡布局、实现校际均衡、提高教师待遇、建设学校文化,与教育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频共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学校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还存在着学校文化建设理念异化、建设主体薄弱以及与本土文化相脱离等问题。需要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校本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提高农村学校文化建设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各地纷纷展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然而这种布局调整主要是以学校撤并为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农民和农村学生的利益。小班化教育适合农村学校当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不进行大规模学校撤并的情况下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提升农村教育质量,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要在农村实施小班化教育,需要在财政投入、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与之配合。  相似文献   

5.
王道银 《江苏教育》2006,(6A):29-30
科学合理地调整学校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规模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满足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民办高中教育是满足农村地区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民办高中无论从政策层面、法律层面、抑或事实层面,都显示出它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农村民办高中的兴起与发展,对于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弥补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民办高中教育是满足农村地区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民办高中无论从政策层面、法律层面、抑或事实层面,都显示出它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农村民办高中的兴起与发展,对于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弥补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变革挑战,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布局结构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解决农村教育水平较为低下的现状与问题,努力实现农村教育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教育发展目标。围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展开较为详细的探讨,针对当前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策,以期能够让农村教育布局符合城乡一体化与教育规律发展的双重要求,切实发挥出农村教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11省调研数据,本文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视角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问题。研究显示,农村家庭教育需求具有差异性。一方面,大多数家庭希望子女到城镇地区读书,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城镇化趋向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大约13%左右的农村家庭希望在农村学校就读,这些家庭主要是农村弱势群体。鉴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学校布局调整不可忽略农村弱势群体的需求意愿和抗风险能力而盲目推进教育城镇化。从城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出发,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必须实现新的转型:从大规模撤并学校向基本稳定学校数量转型,从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的"强势需求"向关注"弱势需求"转型,从追求集中化办学向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转型。重视农村学校的发展价值,以倾斜性政策提高农村学校质量,增强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建立起居住地与求学地相匹配,乡村、乡镇和城区学校各归其位、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转型需要主动结合城镇化进程进行通盘考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指导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出发点,城乡教育制度一体化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的途径。农村义务教育要以此为依据,在功能定位、价值选择和发展思路上进行全面调整。在具体操作层面,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农村教师资源、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和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土地资源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应当以保护耕地为土地政策的首选目标,决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拒绝“盘景式”、“景观秀”和“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目的是让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以农村和农民为主要变革的领域与主体,在解放农村生产力、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中寻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胡嫔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152-153,161
列宁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书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及其性质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虽然具有公有制的形式,但是农民经济天然具有小商品经济的私有化倾向,而这一特色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主干农民经济,应该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公共的大经济,公共的大经济的内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向性。再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实现途径问题上,应该以"农民划分"理论为指导,前期由政府对农村区域内的产业、行业以及农民劳动力专业化分工等的规划、布局和引导起主导性作用,后期则主要由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准则履行职责。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一种赶超型经济,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强化政府与农民的方向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自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来,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什么是农村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实现理论认识上的统一,这影响了分析解决农村教育的其他问题。文章试通过分析理论界已作出的对"农村教育"的理解,立足时代的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涵义作出新界定。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但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未得到良好发展。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倾向,建立新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辐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只有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不完全信息化条件下西部农村协调发展方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西部农村信息化的缺失滞阻了农村非农化进程,社会公正的失衡导致了西部农村贫困化的加剧.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换农业经营机制等措施,发展信息农业,搭建适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平台,是实现西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农村反贫困化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19.
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 发展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认清两者的互动关系,方能推动我国农村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农村青壮年能在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为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