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方哲学史上的解释学转向推动了语言学的转向,而语言学转向使语言从一种对话和交流工具上升到了人类存在的本体.新媒体时代是一个“无时无刻不传媒”的传媒化生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语言的本体地位被传媒所代替.传媒已经不再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用于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工具,而是事物存在和自我发展、自我揭示的领域.我们置身于传媒世界中,理解着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一切存在之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视频发展风生水起,成为了当代传媒发展的一道靓丽的景观。其表现出的娱乐性、虚拟性、原创性、交互性等特点,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由娱乐主体渐次丰富的"无中心"、"无边界"的表征世界,突显出当代网络视频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3.
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即传媒对灾难性报道的新闻话语管理和调控,它直接影响着政府灾情处置和危机管理的效果。当下,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转向表现为:话语控制观念的化"危"为"机",话语控制方式的变"堵"为"疏",话语控制技术的媒体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短视频App的使用普及,短视频媒介的美学特质与叙事潜力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得到深入探索.基于手机竖屏画框的影像创作逐渐兴起,竖屏银幕微电影《替身》等竖屏微电影的成功使传统电影宽银幕影像受到挑战.竖屏影像在现实感、空间感、时间感方面具有"新"的美学特征,使影像美学出现"竖屏转向".同时,经由这一转向带来了新的影像文化生态,即在真实空间的回归中,通过口语叙述,产生了主体间的共鸣.本文在银幕画框发展历史中理解竖屏银幕,阐述影像美学的竖屏转向,并探讨竖屏转向对传统影视的补偿与补救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田征 《新闻前哨》2022,(21):79-80
在新时期,纪录片制作越来越体现出消费文化的特征,呈现出符合消费、粉丝经济等消费方式,表现为类别跨界、类型混搭、设计故事、定制内容、纪实概念泛化等特点,经众筹、风投等方式加速了纪录片产业发展。本文探究基于消费语境下纪录片的文化转向情况,通过分析消费时代下纪录片的创作语境和特征,具体指明消费语境下纪录片制作文化转向实际情况,并探寻纪录片制作转向带来的文化后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金枝 《视听》2022,(2):54-56
青春校园网络剧的叙事大致分为用户生产期、专业平台制作期和成熟产业期三个阶段.其叙事三阶段的差异呈现出青春校园网络剧在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手法、文化内涵上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由"全景式"转向"焦点式",由"青春爱情中心论"转向"青春多元论",回归现实主义,逐步向主流文化靠近.这些变化是青春校园网络剧探寻自我价值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介社会里听觉文化开始回归,然而视觉霸权逐渐渗透到听觉的传统领域,也就是流行音乐之中。当前呈井喷式发展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也开始摒弃视觉文化霸权,呼唤听觉文化的觉醒。本文通过分析听觉文化发展面临着感性偷悦与理性思维的失衡、视听失和以及听与被听的矛盾激化等困境,开始寻找音乐类综艺节目中听觉文化的真正转向,从而为实现当前媒介社会里听觉文化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软实力竞争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在国际软实力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文化正在进行从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到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转向.文化创新是提升软实力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中国文化内涵的本体创新,从内容到形式要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传播手段的创新.利用现代传媒和科学技术是中国文化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何煜 《新闻世界》2012,(2):136-137
视觉文化在今天的艺术生产和文化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它们成为当前绝对性的文化范式时,其内部的文化逻辑就具备了一种强大的辐射和吸附功能。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下,新闻的生存状态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一种视觉转向的趋势,如新闻的图像化、新闻的去深度化、新闻的震惊诉求等。  相似文献   

13.
面对传播学和其他强势学科的挤压,中国的新闻学始终在危机感和焦虑感中生存,同时努力弥补理论基础薄弱的缺陷.近五年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截面.这期间高速发展的传媒业态变革刺激了新闻学的发展,助推其主体性自觉.本文对2016年-2020年新闻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新闻业态、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学科转向...  相似文献   

14.
聂欣如 《新闻大学》2021,(7):107-118
纪录片研究的"伦理学转向"是21世纪到来前后在西方产生的一种纪录片理论.在这之前,西方已经有了关于纪录片本体"客观性"的争论,一些人认为纪录片并无"客观"可言;"伦理学转向"则更是把如何对待个人作为了纪录片的核心问题,并以之批评传统的纪录片作品,进而试图重新定义、规划纪录片.这样一种由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来的纪录片理论,完...  相似文献   

15.
从费斯克看通俗文化研究的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费斯克的理论为切入点 ,梳理了通俗文化研究的学术史 ,总结出通俗文化研究中的几个明显转向———从大众文化到通俗文化 ;从使用 -满足研究到受众研究 ;从文本解读到传播语境解读 ;从“肯定文化”到“微观政治的进步文化” ;从阿尔图塞到葛兰西。论文最后还批判了费斯克为代表的通俗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超  钟新 《编辑之友》2017,(11):61-66
近年来数字新闻业正经历“算法转向”:从比特形式走向更为高级的人工智能阶段.“算法转向”让数字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边界进一步明晰,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数字化,更在于算法机制.算法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数字新闻生产也带来了变革,包括新闻价值评价由经验判断转向实证测量、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由“手工作坊”转向人机协同、新闻叙事由线性叙事转向交互叙事、新闻内容推送方式由大众化覆盖转向个体化定制、表征现实的机制由记者中介转向算法中介.与以往媒介革命以技术为导向不同,这次的“算法转向”不仅与技术有关,更是一种新闻生产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大变革,重构着数字新闻生产理念.  相似文献   

17.
技术和市场在文化领域的强力介入使当今时代出现了一种明显的文化泛化与审美泛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从经典艺术美的陶冶到关注身体感觉和生理欲念的快感美学,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当代文化的大众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象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经典美学迅速进入了自身的当代转型和现实重构,其文化立场和理论视域作出了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8.
借助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文化向图像化转向,这一转向是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图像”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凸显出的世俗性与视觉性,已成为这一转向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络Web2.0技术(思想)的勃兴,用户提供内容结合"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视觉文化的转向。本文详细探讨了这种转向在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存在性,并建构了其"逆动性"与"迷失性"的视觉特征。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了一些网络传播现象,尤其是传统议程设置基于新媒体的转型,重审了"作者论";进而产生了对于今天泛媒介环境中人们视觉行为扁平化、荒漠化以及经验无力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聚焦使用短视频的乡村青年,以影像空间的视角去研究乡村青年短视频背后所折射的文化转向发现:一方面,乡村青年的短视频内容由孤岛逐渐变为避风港,已经成为乡村景观呈现的重要场域。另一方面,乡村青年文化也逐渐由异化向反哺转变,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自我构建、他者凝视、社会规训、资本流动、审美转向等多维度的因素共同作用,通过回溯及分析其文化转向成因,文章描摹出乡村青年在媒介化社会过程中的立体形象,为挖掘乡村内生力、构建乡村文化新的传播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