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侯小花 《科教文汇》2013,(21):180-181
本文从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出发,探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式。本文认为民办高校在坚持心理危机干预的三种模式外,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转变模式,还应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如:大胆尝试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新方式方法;努力发挥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坚持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相似文献   

2.
试谈心理危机干预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产生根源、表现、应用原则和方法;通过一些案例讲述了心理危机干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成果;介绍了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推行的必要性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最后结合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谈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干预是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对如何建立高校危机干预体系提出一套有效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心理危机干预是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对如何建立高校危机干预体系提出一套有效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在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等阶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黄锡榜 《科教文汇》2010,(2):144-144,158
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在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等阶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成因以及危机干预的理论和策略,联系实际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科教文汇》2009,(34):64-64,91
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调节个体的心理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提高他们应对心理危机的自发能力。本文通过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后干预机制的现状研究,提出了在危机干预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加强危机干预机制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海谦 《科教文汇》2011,(5):201-203
心理危机干预是解决群体事件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群体事件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心理危机干预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实施步骤、心理危机干预中采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的反思等角度论述了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策略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大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损失,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创伤。及时、有效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可以避免灾难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目击者、救援人员等人群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磨灭的损伤。文章概述了重大自然灾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灾后心理危机的特点;总结了既往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经验,并提出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建议,如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角色、建立并完善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和体系、建立完整和高质量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等。希望文章能为日后的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干预、前摄性干预和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干预措施。通过对学生心理危机现象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使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已发生的心理危机可得到有效的化解,以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张晓蕊 《科教文汇》2013,(12):138-13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据调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5800万人之多。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背后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家庭教育在儿童一系列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个人初始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基础,所以本文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文章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宏观背景加以分析基础上,指出来自政府与市场的失灵,从而提出NPO为主体的公益办学模式,并进行模式构建和外部风险分析,力图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城乡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本文从分析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农村小学教师人员不足、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改善当前缺少激励因素的管理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经过研究分析,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就如何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以下路径:家校联手找出原因,一人一策加以疏导;学校提供交流平台,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加强课堂管理,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高监护人的素质,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使其可持续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赵英 《科教文汇》2013,(16):18-19
幼儿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此时期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个体思维、想象、语言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高质量、高水平的幼儿园教育至关重要。农村处在特殊的环境中,经济不发达,人们观念比较落后,其幼儿园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离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韦俐玲 《大众科技》2012,(8):256-257
当今社会环境时刻影响着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因此“早恋”在学校中是普遍的现象.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困扰的问题.文章通过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得到的一两条经验作为出发点,试述关于“早恋”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和缺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是爱心教育,既有父母的慈爱、疼爱,又有老师的知识传授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既有亲情呵护,又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山西省D市29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分析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越大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越广,学习成绩越不好;留守女孩比男孩学习成绩更好;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更好;母亲外出的家庭中,留守子女的人际交往少并且不喜欢学习;子女个数多的家庭中,留守子女更不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19.
赵雄立 《科教文汇》2014,(5):168-169
当前我国城乡信息化鸿沟不仅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影响到农村教育,特别是山村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对山村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剖析信息化作为一种媒介手段如何影响山村语文教育原理和机制,分析城乡信息化鸿沟背景下山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许翠红 《科教文汇》2011,(24):30-31,111
苏北农村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是农民,他们为了生计长期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文化,即使在家也无力应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说现在苏北农村学生的教育中缺少最多的是家庭的关爱。长期缺少家庭关爱的学生学习成绩会下降,而且越来越差。一直以来无论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把责任归咎于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状,不仅需要会教的老师,学生更需要的是家庭关爱教育,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