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保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保定企业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合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找到一条符合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合作途径,共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选择。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9)
过去20年中,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学校也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合作关系的建立,校企共同育人方面实效不明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IT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掌握IT技术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并不能培养具有符合企业需求的IT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与IT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IT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让高职院校和IT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梦鹿  王丹丹  王丹 《科技风》2014,(13):192-192
"引厂入校"是一种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是通过双方之间的互惠以及双赢合作来激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通过利用企业行业的资源以及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二者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出具有高职业素养的实践人才。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和当前我国巨大的国际商务合作与交流空间催生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并为推动其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通过对我省企业在人才质量要求方面的调查进行分析,文章在学生职业素养、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三步上篮式课程体系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及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维国  刘涛 《科教文汇》2010,(2):159-160
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和当前我国巨大的国际商务合作与交流空间催生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并为推动其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通过对我省企业在人才质量要求方面的调查进行分析,文章在学生职业素养、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三步上篮"式课程体系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及校企合作框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校企合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洪海 《科技广场》2010,(2):222-22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长期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形式。充分认识并分析其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利于合作深入发展,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何培芬 《内江科技》2010,31(10):44-44,3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本文阐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如何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以何种模式实施教育的过程,希望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实践模式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不断提升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点质量,文章提出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的比例;注重课堂教学引导,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注重实践应用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方式,以期能够对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颜端武  刘秋艳  陈坤 《现代情报》2016,36(7):144-150
技术创新网络对于分析和了解创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演化情况,观察企业间技术合作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专利计量方法,对该领域近三十年间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借助专利耦合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电动汽车领域技术相似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化和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的演化。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得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热点和趋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化。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技术集中在电池、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技术三大类上,并有均衡发展的趋势,企业间技术合作愈加密切,竞争也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12.
刘柏  王馨竹 《科研管理》2019,40(5):101-109
本文探讨企业的研发投资对企业超额收益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研发投入所引起的市场对公司估值的变化。基于2008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和股票价格,探究在中国市场中研发投资与超额收益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可以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更加突显,但是只有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行业竞争才能发挥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这表明,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寻求分工合作,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动力很多,创意链引领市场,指引技术开发的动向,创意链是连结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具有内在凝聚力的重要动力。校企双方对创意链所贡献的环节越多,对对方的吸引力越强。来自学生的贡献最容易被忽视和埋没,却是创意链最珍贵的灵感来源之一,最值得发掘。企业对学生的开发与引导,促进创意链形成,间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9—2015年间ICT产业的联合授权专利数据,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提取14 596家企业的大样本面板数据,使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别从合作广度和合作深度两个维度,考察产学研合作开放度的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学、科研机构在我国ICT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无论从合作广度还是合作深度来看,大学对我国ICT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黎萤  张迪 《科研管理》2019,40(4):203-212
专利合作网络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创新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间的专利合作关系逐渐向以社会网络为载体的关系邻近性转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的模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成为管理开发专利合作网络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研究选取ICT产业和制药产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有效授权合作专利数5169项,构建了探索型和利用型等不同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深入分析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技术接近性对不同模式专利合作网络的合作创新程度影响及差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专利合作网络获取创新资源和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杭寿荣 《科教文汇》2011,(27):70-71
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迅速.机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无不为机电专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为此机电专业的建设更应适应形势发展。本文指出要明确合作目标、加强师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借助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机电专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本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在第三方中介平台的参与下,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机制是如何建立的。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当企业信用风险水平越小、银行能取得贷款风险担保、第三方中介平台可以取得较客观的收益时,银行与企业以及第三方中介平台的合作才是最稳定的状态。最后结合当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服务外包的企业间互惠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外包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企业进行价值链式合作竞争并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企业间合作互惠的研究视角,运用价值链、演化和互惠理论对服务外包的合作机理进行璃示,提出服务外包也是企业间进行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间互惠合作发展的创新模式进行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高校产教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以CZ大学为例就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发展展开实证分析,探索设计一个由"政府引导,行业组织催化,企业与高校双向对接服务"的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共同体,提出基于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产教相互服务应用的建议.通过政府调控,最终促成校企合作共同体下产教双方自组织服务对方,营造出适宜合作萌芽和生长的良性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从群落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湖南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以下问题:企业、高校的生态位存在错位;企业与高校的种群关系缺乏协调;政府提供的生态因子不甚理想;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进化水平不高。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思路是:增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意识;搭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加大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扶持;提高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