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中国与秘鲁之间的首次建交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即1874年中秘两国签订友好条约,规定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不仅是历史上中秘两国之间的首次建交,而且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第一次建交。  相似文献   

2.
吴凡吾 《神州学人》2002,(12):43-43
今年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30周年,1977~1979年我在驻澳大利亚使馆任政务参赞,主管留学生工作。岁月流逝,往事联翩,回忆当年与在澳留学生相处情况,特别深切怀念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我留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澳中友协南澳分会主席伯恩斯(Roy Baynes)先生。中澳建交后,根据两国教育部门协议,我国陆续派出好几批公费留学生,每批人数一二十人,学习时间一般是两年。除个别学理工的在澳科研单位进修、实习外,主要被分配在堪培拉高等教育学院学习英语。记得当时在堪培拉高等教育学院学习英语的留学生,开始时租用民房当宿舍,自己起伙…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印尼经济发展迅速,印尼和中国的经贸关系明显得以加强。通过对印尼国内经济以及中印尼两国贸易来往的研究,发现中印尼两国贸易互补性强,领域多,未来将向新能源等领域扩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合作密切的情况下,两国在南海上发生了小摩擦。针对以上发现,我国应适时调整投资方向,加强两国政府间的政治对话,加强两国安全互信等。  相似文献   

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55周年.  相似文献   

6.
马其顿是1991年9月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的一个小国,马独立后不久便与我国正式建交。马其顿和所有其他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一样,在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政府也庄严保证不与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中马建交以后,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1997年,马国总统还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既然如此,马其顿为什么现在又和台湾建立什么“外交关系”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台湾当局不顾民族大义和台湾人民的血汗钱,极力推行“银弹外交”,用金钱拉拢和收买一些国家与之…  相似文献   

7.
《世界教育信息》2010,(10):F0002-F0002
2010年8月25至27日,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的阿尔伯塔大学共同举办“中加研究生教育论坛”,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加两国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暨庆祝中加两国建交40周年。  相似文献   

8.
“或许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所有文明,都集中体现在教师身上。中美两国最杰出教师之间的差异,隐藏着两国教育与文化最深层次的不同。当我们期盼中国的比尔·盖茨时,我们能期盼中国的艾斯奎斯、比格勒、卡姆拉斯和梅耶尔吗?”这段文字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大夏书系系列中《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扉页中的提示语。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Brad曾来中国做过几年“教书匠”。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定了解。那么,在这位“加拿大老外”的眼中。两国的学校究竟有何异同?能分出高下吗?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以前的中罗关系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罗两国先民的早期交往史先后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西迁的匈奴人在达契亚地区的统治、祖先是柔然人的阿瓦尔人7~8世纪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以及蒙古帝国对欧洲的西征。1675年,作为沙皇特使的米列斯库访问了北京,成为来到中国的第一个罗马尼亚人。中罗两国的第一次官方交往发生在1880-1881年,而首次建交则是在1939年。由于罗马尼亚在1941年先后与日本在中国扶植的两个傀儡政权建交。中罗关系因此中断。  相似文献   

11.
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此通过总结印尼的华侨华人政策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影响,从经济层面,包括华商网络、华人社团;文化层面,包括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挖掘两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来论述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印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07,(9):92-92
现在印尼各地正掀起学习华文的热潮。随着中印两国政治互信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印尼政府已把推广汉语、支持华文教育作为加强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发展国家经济需要的国策。印尼教育部把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纳入国民教育系列。目前。印尼华文教师短缺,不得不从邻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地聘请华文教师。  相似文献   

13.
姜人琳 《下一代》2009,(12):5-5
今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也是中国的“俄语年”。从两国高层领导到两国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两国的合作交往。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我们更应该审视自己能为两国和平发展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据中新网消息,19世纪前半叶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果戈理的雕像今日落户上海戏剧大道,拉开中国与乌克兰建交20周年暨乌克兰文化周的序幕果戈理是乌克兰人,其《钦差大臣》、《死魂灵》等作品在中国家喻户晓。1992年1月4日中国与乌克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是两国建交20周年。自建交以来,上海与乌克兰代表团多次互访。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携手上海戏剧学院等,与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馆、乌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24日是韩中两国建交20周年纪念。20年建交,如同20岁的年轻人,充满活力。20年来,两国关系全面发展:1992年建交初期仅为64亿美元的两国贸易额,到2011年达到2206亿美元,增加了34倍。这一规模比韩国和美国、韩国和日本的贸易总额大得多。每年两国出入境的人数为600万余人,每周有8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两国之间。韩中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进程从1997年的合作伙伴关系,到2003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2008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直不断提升。韩中两国不仅在双边关系层面,而且在东北亚地区、国际舞台层面都具有其独特性。在此背景下,更需要用长远的眼光,从两国的地缘关系、历史关系、战略关系等角度,进一步审视两国关系,重温韩中建交的必然性,展望两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估计到资本主义国家肯定不会很快承认中国,因此提出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但是,对加拿大这样的第二世界国家还是敞开建交大门,所以当时给加拿大政府发出了承认的呼吁。而加拿大政府也确曾考虑过与新中国建交,由于那时正处在“冷战”高峰,内阁和议会因而虽议而未决。朝鲜战争爆发,“冷战”变成了“热战”。中加两国在战场上成为对立面,建交亦不可能。50年代中后期乃至60年代初期,加拿大内阁虽几度试图重提建交问题,但皆因美国政府或直接或间接对加施加压力致使中加建交长期拖延。  相似文献   

17.
五六十年代中印蜜月外交关系和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红色经典如《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日》、《红岩》、《青春之歌》、《敌后武工队》等进入印尼市场,与印尼游击战题材小说《游击队之家》、《游击战的故事》、《战场情》和《苏迪尔曼将军脚下》唱起了时代的双簧戏。这时期中国和印尼受到地域性反帝反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两国的文学作品都是政治与文艺的高度联姻,成为时代的标志,体现时代的脉搏,是现当代文学中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然而两国这时期游击战题材作品虽然处于相同时段,因处于不同空间而表现在价值观与世界观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论文通过比较上述作品掀开两国民族在共时的战争年代人生解读的一层面纱。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2,(9):39-39
无线网络因其方便与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也有许多人在使用别人的无线网络,这算不算是偷窃呢?人们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印尼高等教育在独立后发展较快,目前其高等教育在结构构成上主要以民办高等教育为主,但是在教育质量上相对落后于公立高校,这与中国实行扩招后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同。比较分析中印两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探讨两国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异同,以期借鉴有助于两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东盟内部最具地缘战略价值的经济体。中国与印尼在确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边的经贸关系无论是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都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密切的合作阶段,在当代的现实国际环境下继续深化拓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已成为未来值得关注的新焦点。从地缘战略的视角来看,目前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仍以传统的商品贸易往来为主,对于财经领域内其他更深层次的战略性合作,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果基于印尼语文献开展研究,可以为中国和印尼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全方位拓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提供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