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张远山将现代诗命名为“自律诗”,指的是形式自律,就是每首诗的形式,都被这首诗自身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表达所规定。古典格律诗是他律诗,就是被外在而且是先在的格律限定了形式自由。当然,现代自律诗如果仅仅摆脱了他律诗的外在形式规定,却没有与内容完全和谐的形式自律,那就不仅没有获得真正的形式自由,反而失去了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汲安庆 《师道》2012,(1):21-23
提出这样的观点,可能要招来不少非议。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此强调形式,岂非本末倒置?形式是有限的,内容是无限的,以有限统摄无限,教学岂能不幼稚、偏激?形式是僵死的,内容是鲜活的,以僵死框定鲜活,岂能不阉割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上说,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表现为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当人们发现形式上有问题时,会去追究形式背后内容上的问题。对读写教学的刻板程式,也应该作如是观,否则,就无法认清其实质。  相似文献   

4.
象征与抽象     
抽象是对现实的提炼、简化,也是朗格意义上的人类普遍情感的形式化表现,因此抽象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也是造成象征意义具有多重维度的一个原因。“形式”或“形式化”是抽象的别名,也是艺术的本质之一;形式与象征关系复杂:从象征的客观存在言,象征是一种“形式”;而形式化或形式抽象是象征的一个成因。形式抽象的基础是形象或经验世界。  相似文献   

5.
汉语没有明显的形态特征,“结合形式”是一种最重要的语法形式,而增补形式是一种“可能有的结合形式”,因此,利用增补形式分析法辩析某些相似的语法结构尤其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从辩析词性,辩析句子成分、确定句型,辩析分句关系,规范用词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增补形式分析法在汉语语法分析中所显示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作品的形式是作品产生意义的基础,学的情感、内容、思想无不存在于形式之中。现象学美学的重要代表人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指出:形式与意义、形式与感性、形式与情感都是合一的,形式使对象获得意义。“形式是作品的灵魂,就像灵魂是肉体的形式一样。”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学的本质所在,而优秀的作品总能通过美的形式将读带入感人的境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作品形式的分析和研究,从形式中发现人的情感思维和心理结构态势,进而把握本的深层意蕴以及审美意义。作品形式分析的方式有很多,从大的方面说包括语言学分析、叙事学分析和体学分析。而诸多具体的形式分析方法则需要我们在长期的作品形式分析中逐渐地了解、运用和掌握。在中国现当代学史上有许多情感与形式熔铸成的经典之作,《背影》即是其中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形式和内容的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形式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况。当形式适应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应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两次合作中,由干形式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形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共两次合作,一是1924年到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合作,所采取的形式是党内合作。对此,学术界的评价基本一致:党内合作形式“是正确的”,“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也符合中国各阶…  相似文献   

8.
“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艺术和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他的整个美学思想都是围绕着审美形式而展开的。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二分法,把审美形式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他对审美形式的界定、审美形式功能的阐述以及对艺术独特本质的界定都具有跨时代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回溯推理的逻辑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溯推理是由已知事实去推断产生这一事实原由的逻辑方法,对此学术界认识还不统一。文章认为,回溯推理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一、由已知事实作为推理的逻辑起点;二、推理结论是或然性的。回溯推理的逻辑形式应为。这一形式与过去人们公认的形式不同,但是这一形式完全符合回溯推理的特征。在回溯推理的逻辑形式中,其前提形式的构成虽然是实质蕴涵怪论之一型,但它是有效的。回溯推理的前提在逻辑形式上保真,提高了回潮推理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思维形式有内外两层:语言形式是它的外在形式,逻辑形式是它的内在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不是思维形式,而是从实际思维中分析出来的大小不等的逻辑单位。语言形式是逻辑形式的形式,逻辑形式是语言形式的内容。对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语法分析,也可以作逻辑分析。两种分析有相同之处:一、分析的目的相同,二、都要结合语境。两种分析又有明显的区别:一、分析的着眼点不同;二、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得出的结构成分不同;三、就目前的研究而言,两种分析的深浅粗细程度不同。两种分析互相联系,互相补充。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两种分析有互相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的结论、结果都是经过实验得出的。这些结论、结果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有:文字、图形、表格、坐标图等形式,其中以文字表达为主。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能力的考查,绝不会照搬教材,正如考试说明中所述:“遵循教材,但不拘泥教材”。命题人将教材中的呈现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12.
公有制的含义、类型和实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论述公有制的含义、类型和实现形式。文章认为,公有制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二是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类型有两种,即共同所有制和公共占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应该而且必须多样化。其中,股份合作制是目前最能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要求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近几年评阅自学考试试卷中发现,考生在答综合英语时,对英语的主谓一致问题概念模糊,出错率较高,下面简述这一问题的原则和细则。一、主谓一致三原则1.语法一致原则当主语是单数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当主语是复数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2.意义一致原则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不能看其表面形式,而要看其实际含义。有时形式是单数,但含义是复数,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而有时主语表面形式是复数,但其含义是单数,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例如:1)Electronicsisthesubjectthatsheismostin-terestedin.电子学是她最感…  相似文献   

14.
显意识形式结构的四维静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意识形式结构的四维静态模型尚东涛意识形式与意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意识形式结构是在意识产生、发展中形成和发展着的。意识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心理过程,是意识形式共同构成的有复杂序性的胶着态的结构的运作,脱离该结构的意识形式是不存在的,所有意识形式,无一...  相似文献   

15.
成语内部形式论周光庆关键词成语,内部形式0.1作为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性语言符号,作为特定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简单的意义单位,词,不仅有其外部形式,而且有其内部形式。词的内部形式,是词义自身的表现形式,亦即词义最初形成时反映对象特点所采取的形式,它为词的外...  相似文献   

16.
我以为一节课是否是有效,要考察的因素很多。但是从美术教学的本质着手,围绕教学核心,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实现学生有效的美术学习,是最关键的因素。实现学生有效的美术学习是核心,教学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的。恰当的、丰富的、新颖的教学形式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会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彭铁明 《湖南教育》2006,(10):20-21
作为辅助书面语言表达的标点符号,它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一种是体现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言语形式。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除了留意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作者言语外,也要留意与之紧密相联的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8.
英汉互译中形式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关系一直是翻译界的热门话题。围绕这一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试图从新的角度阐述形式和意义关系,提出形式是本身具有一定意义的意义载体,并指出形式意义传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给出了处理形式意义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的双音程度副词从结构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同义复合,加词缀,源自词组。同义复合是原本可以独立运用的单音程度副词的同义组合,其结构形式不很紧凑,从汉魏六朝到明清均有不同的形式出现。其特点一是涵盖的面广,二是出现的形式多,三是一些形式的使用时间不很长。加词缀的形式是原本可以独立运用的单音程度副词加前缀或后缀形成的,前缀只有一个“可”,后缀有“其”“生”“地”等,主要应用于中古和近代汉语中。源自词组的形式主要为表示程度高和表示程度比较两类,其特点是出现频率一般不高,虚化的过程较慢.但是多数形式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中,是影响最大的一类。  相似文献   

20.
在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看到,形式有着相对于内容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它是可以由作品单独作为特有的艺术价值进行体味、研究,而内容也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呈现出具体故事情节的独立的构思与思想表述。它们同时又是相互依附的,形式是实现内容的前提与基础,内容是深化形式的必要过程,二者不可分割,并共同作用于艺术作品,形成了一幅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