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与"写"的问题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教材;课堂外,我们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经典。学生读了很多,然而,习作水平却未见得提高,他们在习作时对"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所表现出的无所适从,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对于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教学,应该怎样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和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在"以读导写、读写结合"的教学中发展学生读书与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读与写结合就是指从课文内容出发,以文本为载体,设计相辅相成的写作训练,把读、写、思有机的融为一体,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下,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做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在阅读中引入写作,在写作中加深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读写结合的载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同样重要的。并且,读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的。读是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吸收,而写就是学生理解的表达。只有有了吸收的过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农村中学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策略:地采用了"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方法,即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渗透作文教学,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的联系起来,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6.
语文科目中的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阅读能够将语言文字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使之变成学生写作时的养分。写作是将学生的思维逻辑转化成语言文字,并条理清晰地表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现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就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读写结合"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大趋势。"读"即对文本的研读,"写"即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他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结合尤为重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实践中,"读"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诗歌教学课堂往往书声琅琅,读中理解,读中  相似文献   

8.
四、内外相联 毫无疑问,离开一篇篇具体的教材文本,语文教学就没有凭借和依据。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章时文。我们要充分发掘课内文本应有的资源和功能,通过扎实有序的听读说写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各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和写作必须紧密结合起来。读写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中有写"中的"写"不是目的,而是辅助迁移;"写中有读"中的"读"也不是最终目的。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也形象的揭示了的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促写,读写联姻,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要善于架设文本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善于找到教材中的关键节点,充分运用教材中的选文,将读与写真正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文学魅力。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写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确立了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一同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基石,叶圣陶老先生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就提出读写结合的观点,阅读与写作是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崔峦先生也提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写促读,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读中学写,自然渗透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读写结合,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各种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强调读中悟写、以读带写,把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所以,以教材为依托,找准读写的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创造和表达的机会至关重要。为此,尝试了“每周一报”的做法,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动作,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这里我想谈谈与文本解读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如何全盘把握和驾驭教材要能很好地把握和驾驭教材,首先要读教材,包括通读教材和读透教材。通读教材,指通读一本教材,一个年级的教材,甚至一个学段的教材。作为教师,要全面理解、掌握一本书的编写说明、单元要求、课后练习、教学参考和辅助练习,这些都要烂熟于心;而读透教材,是要掌握具体文本的重点、难点,明白学生理解文本的质  相似文献   

14.
鲁云岚 《海南教育》2014,(16):70-71
"读"和"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两部重头戏,如何让两者在语文教学中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呢?古人曾给我们明示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令人遗憾的教学实情是,为数不少的学生不可谓读书不多,可他们的习作效果却差强人意。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学生没能将"读"与"写"有效结合,没有将阅读所得很好地迁移到写作中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两种重要技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新课程改革后,重点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要协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语文学习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因此,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以文本教材为契合点,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确保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读写结合"是语文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将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巧妙地结合起来,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增加学生的真实情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阅读和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吸收;写作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阅读和写作既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生读了不少文章仍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用心去读.没有真正理解:二是没有解决好读与写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写作过程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对读与写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消化吸收.从而达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林锋 《新教师》2019,(12):32-33
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读与写。语文教材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着教学的价值和功能,每一篇入选教材的课文皆是文质兼美的文本范例。因此,语文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读与写的联结点,构建读写相融的课堂情境;要帮助学生在品读文本时,将经典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积累下来,并通过优化读写环节,进行言语实践训练;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教"上费心思,在"做"上花力气,却很少引领学生在"读"上下功夫。很多人只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而没有强调让学生走进教材、读懂文本。长此以往,学生"读"数学的能力日益退化,终将难以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活,促进知识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从关注文本"写什么"到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华丽转身,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教学契机,找到切入点,充分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地练笔实践,对专项习作训练进行补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写结合,随文练笔就是承载着这样的重任进入了我们的教学,它以其短小、易操作、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教材中习作训练的"技术层面"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读写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渗透语文习作实践活动,充分挖掘教材的现实资源,通过加强读写联系的途径,以"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的形式,减缓习作训练的坡度,以逐步实现学生"自能习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