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素媛 《现代语文》2005,(10):21-2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梁之际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辑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因此诗以"孔雀东南飞"一句起兴,所以人们常称此诗为<孔雀东南飞>.后来元朝人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人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辑的许多古代诗集都对此诗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略有出入,最短的也有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被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誉为"长诗之圣",沈德潜的<古诗源>则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2.
胡萍 《教育文汇》2004,(2):35-37
汉魏乐府中有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的《焦仲卿妻》诗,写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夫妇殉情化鸟的悲剧故事,凄婉感人,“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它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公元507—583年)选辑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论文都认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是软弱驯良的,本人认为焦仲卿的性格并不比刘兰芝软弱。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在插页里为《孔雀东南飞》配了一幅图,出自画家萧玉田先生(工笔画大师潘絮兹入室弟子)之手。本来一共是16幅,编辑选取了焦仲卿送别兰芝,对她表白心迹,二情长依依这个场面,是很感人的。只是插图里的孔雀,画作两只,一只翩翩回首,一只脉脉前视,美则美矣,于情于理似有不合。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这一凄美的爱情悲剧流传至今。对于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原因,笔者认为,刘、焦的悲剧与当时社会是否黑暗无关,焦母也不应当对悲剧的产生负全部责任。但刘、焦双双殉情,焦母的确应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产生刘、焦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婆媳矛盾,而婆媳矛盾的产生,则是因为焦母的顽固和刘兰芝的倔强。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教材关于《孔雀东南飞》(以下简称《孔》)一课的学习提示较以往有显著的不同,新教材的学习提示没有了以往政治色彩、阶级斗争色彩浓烈的说法;然而,新的《教师教学用书》却没有相应地修订,以致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偏颇于政治色彩的灌输。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全诗共达一千七百多字,属"杂曲歌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为"无名氏",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此于"杂曲歌辞",合题为《焦仲卿妻》,后人一般以该诗第一句"孔雀东南飞"起兴趣题。《孔雀东南飞》运用了很高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欣 《天中学刊》2002,17(4):34-36
如果仅仅把《孔雀东南飞》中焦、刘的婚姻悲剧看成是个案,从社会学角度去切入来看的话,他们的悲剧形成应该说与其自身社会化程度的欠缺,有着密切的关涉。  相似文献   

9.
刘兰芝有没有“后人”?刘兰芝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她聪明、美丽、勤劳、善良、忠于爱情,既有教养,又性格倔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媳妇,竟无端招致婆婆焦母的“不厚”。在焦母看来,“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焦母对刘兰芝的“怀忿”不但由来已久,而且到了一天也  相似文献   

10.
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被迫分手,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早有定论,但我觉得有重新探究的必要。什么是悲剧?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但在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他们的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而致“毁灭”。因此,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典型的悲剧。那么,悲剧的原因何在?我这里先列举历年来研究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师:每当想到《孔雀东南飞》,响彻我耳边的便是刘兰芝坚定而执着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学生同背)在研读课文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的为主人公的命运而怅惘,为他们的悲剧结局而唏嘘感叹。怅惘与感叹之后,今天就让我们沉下心来对这悲剧当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刘兰芝与焦仲卿(板书刘兰芝、焦仲卿),进行深入的品读与鉴赏。首先请大家明确一点:对于人物形象的认识,以及今天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都不能脱离原文。我想先找同学来谈一下,刘兰芝这一个人物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刘兰芝被婆婆焦母硬生生休回家,“还家十余日”后先后就有县令和太守派人来替各自的儿子提亲,这正像刘兄所言,“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真的让人目瞪口呆。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高中时疑惑过,后来教这篇课文时一届一届的学生也这么问我:既然兰芝这么的好,为什么在嫁小吏焦仲卿之前就没有大官(比如县令、  相似文献   

15.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目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全诗共357句,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代表了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的成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成为“乐府双璧”。  相似文献   

16.
任秋凌 《课外阅读》2010,(10):52-53
一.案例过程 高职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是古诗学习,开学第一周我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7.
张宏星 《语文知识》2004,(12):22-24
《孔雀东南飞》中有几类词是古汉语特有的,因此笔建议将词语教学作为此诗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05年第8期《〈孔雀东南飞〉真的要批判封建礼教吗》一,观点新颖。作曾光老师认为,由于焦母不“从子”、刘兄不算“孝”,两人都不遵循封建道德准则,才造成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因此,“诗人要表达的应该是对封建礼教的肯定”,得出了与传统的“批判封建礼教”说完全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历来为人们所贬斥,焦母作为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反面角色,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文章试图用社会历史研究法联系那个时代的历史事实,重新解读焦母形象,造成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元凶不是焦母,而是诗歌中所提及的太守。  相似文献   

20.
陈九彬 《学语文》2004,(4):13-13
初读课文,只见焦仲卿和刘兰芝情意绵绵誓同生死,知其相爱至深,但在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两人的性格却有“歧见”。开始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焦仲卿无法劝说母亲留下妻子时,焦刘二人对未来的预想。焦仲卿希望等待形势好转,再图破镜重圆,他说“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刘兰芝没有这么乐观,她认为现存的婚姻都无法保住,一旦被遣,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