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情节不是那么错综复杂.人物关系比较单纯.学生新学期拿到新教材。就已经看过它了,作为新授课再进:行教学时,可能已觉得兴味索然,一但是小说的主题未必理解深刻.另方面.如果按照小说体裁的一般教法.人物、情节和环境等小说三要素个个都落实。未免略显烦琐。于是笔者拟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力求开拓创新.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果.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形成浅文深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正小说是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或表现人物心理,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环境、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是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小说构思和结构的轴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任务。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劳动妇女的悲惨形象,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呢?一、通过典型环境关照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3.
周敏 《文学教育(上)》2013,(23):100-101
笔者在执教小说作品时,发现“人物、情节”这两个要素容易让学生接受,可是,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环境却往往被学生忽略,学生也无法理解环境在作品中的作用。笔者借学生读《边城》的契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受环境描写在文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因为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能生动、形象、广泛地反映生活,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中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课文是属于小说体裁的,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是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在课堂上以课文为范本教学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阅读小说,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下面就以林莘老师所上《凡卡》一课为例谈...  相似文献   

6.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鉴赏教学,应该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主题思想和重要内容,进而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以发挥小说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一、专题阐释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多方位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小说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但是,现代小说往往会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剖析,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依为命",孕育出小说的生命,决定着小说的档次。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虽说不能完全与小说相提并论,但这"三要素"同样是记叙文必需的"零部件"。所以,向名家大师学习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环境描写乃是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这里,我们重点谈一谈环境描写,希望能给你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诗与小说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是借诗的语言形式(叙事诗)来写小说,为诗体小说,如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里金》;一是使诗的意蕴内化到小说中,为诗化小说,孙犁的《荷花淀》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诗化小说作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同样具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但和一般小说相比这三要素又有独特之处,本文结合孙犁的《荷花淀》做逐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学。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小说,更是以描写人、表现人为其特长。就小说的三要素而言,人物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因为环境只是人物活动的舞台,而情节只不过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在小说中,“性格就是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古今中外的文学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根据考试说明,小说的考查点主要应抓住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以及技巧、语言、主题等方面。笔者从这些不同角度结合具体例子提供一些小说阅读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但是在小说的三要素中,它最重要的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固然.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他或她的存在.都是为表现主题而服务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社会生活当中.有很多人身上都有小说中人物的影子,似乎你在读小说.也在读自己。  相似文献   

13.
深层结构分析的关键是把握作品的内容关系.这就决定了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文本分析.因为所谓深层结构就是内容关系.而内容关系当然是作品本身所固有的。深层结构分析又是一种文体分析.因为一定的文本当属一定的文体.而文章体裁与内容形式密切相关。例如小说这种文体,一般有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分析时就得注意环境构成与事件推演:诗歌这种文体,  相似文献   

14.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运用散文体的语言,通过描写完整的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作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互依存,构成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小说的主题服务,也就是反映某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等。其中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没有人物就没有小说。但人物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说的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必然涉及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的分析。在三要素中,人物又是主要的要素。人物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结晶,也是我们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赏析、品读的对象。另外,还有一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这些人物往往被我们忽略,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引领中学生去接触并鉴赏《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发现中学语文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这篇课文时,习惯性从小说的"三要素",也就是情节、人物、环境来一一解读这篇课文,课堂教学程序也是从这几个方向去一一关联对应——先梳理情节,后剖析环境,最后分析人物。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确实是欣赏小说的三个着力点,但并不是每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可怎么让小学生明白小说三要素的特点呢?在高中小说教学目标中提到:"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整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我想,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学艺术形式。人物、环境、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可谓小说的中流砥柱。本文以文艺理论家的一些论据为依托,论述小说中情节的设计技巧,试图提升小说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9.
胡子扬 《学语文》2005,(1):10-10
众所周知,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透过环境描写看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应当是小说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此出发,最典型的莫过于《祝福》中鲁四的书房了。作大有讲究,笔墨不多,麸三句话.一百余字,却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20.
朝兴文 《甘肃教育》2011,(12):74-74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在中学语文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这三要素引导学生学习小说.从而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理解小说所展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