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学生不仅要有昕、说、读、写的能力。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对学生必须具备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最好诠释。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处理好文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位置和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往往单纯的讲些写作技巧,学生听着很有兴趣,但忘得也快,运用的效果不佳。结合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阅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很优秀的作文,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将文本中运用的写作技巧提炼出来,让学生结合文本记忆写作技巧,这既品味了文本语言,又掌握了写作技巧。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这种写作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文本阅读中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消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松了绑,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教参的“标准预设”,可以引领学生大胆地多元解读文本。于是活动课、合作课、探究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构建主义”、“接受美学”、“个性体验”、”多元解  相似文献   

4.
5.
文学作品阅读与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活动的任务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艺作品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审美活动,理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一、文学作品阅读在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的整体。作者是发出交际信息的源,读者是接收和处理交际信息的另一头,而文本正是交际信息的载体,充当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媒介。作品的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创造性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文本的知性化模式,文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升学应试的压力下,教师不敢“超本”,学生不能“越本”。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不是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而是一个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50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而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完成阅读积累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生字生词是学生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解决好生字生词的认识和理解,有助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便于学生语知识的自我积累。因此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的预习提示中列出的重点字、词,要求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工具书,弄清这些字、词的音、形、义和词语、词组,以及字、词的运用。养成细心揣摩,选字酌句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生词生句的阅读障碍,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进一步的丰富,让学生相信自我的人生轨迹可以纳入深邃广博的语文世界,让学生乐于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积累,应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教学之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对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个性化的体验走进教材,亲近教材。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下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是阅读教学的一朵盛开的奇葩,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股淡淡的清香。笔者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进一步的丰富,让学生相信自我的人生轨迹可以纳入深邃广博的语文世界,让学生乐于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积累,应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教学之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对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个性化的体验走进教材,亲近教材。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黄惠荣 《现代语文》2005,(12):88-8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还要重视背诵积累.  相似文献   

13.
理解教育所提倡的“创读”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实渎”而言的。所谓“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直到读懂了“知识文本”的原意为止.真正的做到领会文本的精神毫不走样。创读就是自觉地创造性地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造性地动脑筋思考探究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站在更高的知识层次上去发现文本的原义。而且掌握到文本原义之外的更丰富的与现实社会密切关系的更实用、更新的“意”。要读出新意的创读法是以实读为基础而又超越实读的重要步骤。创读的创造性在于提出了文本没有原意的假设,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人们大胆地超越文本的框架努力地创读。  相似文献   

14.
正情感是完美人格的组成因素,是幸福人生体验的构成基础。许多优秀的阅读作品饱含作家情思、蕴含生活哲理,选择其中适宜幼儿阅读的作品,采用有效的组织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能培养幼儿知恩感恩、珍惜生命、珍爱亲情友情的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一、选择适宜渗透情感教育的阅读材料1.选择以"爱"为主题的图画书对幼儿渗透亲情友情教育。幼儿的情感世界是敏感而丰富的,对爱的渴求  相似文献   

15.
吕梅 《文学教育(上)》2010,(12):116-11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现在也被置于很高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嬲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则应是语文课程总目标之首。其实,语文教材本身已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做人以及如何达到人世间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的良种,我们只需播种它,让它在语文课堂这块宽厚的土壤中发芽生长即可。  相似文献   

16.
17.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促使其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兴趣,才会自觉阅读、学习,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中。本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何杰 《中国考试》2007,(4):9-11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影响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因素有三个: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其中知识积累与思维方式是认识水平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思维方式正确,两者相互作用,会提高人的认识水平,而认识水平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的改善。这三个因素共同影响着阅读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校中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学生语文言语能力水平普遍低下,而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言语能力低下的情况尤为突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主张人文性,忽视科学性,轻视社会实用性文章的阅读,特别是忽视科学性文章的阅读,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就大多数人而言,文学固然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文章阅读才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因为说实际些就是他们的学习最紧要的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本领。语文教学不应该忽视科学文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