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车和笛子     
有一位老师,家在山里。老师去县城进修,一路上翻过了多少道山,他记不清了,只记得过了十八道河。晚上,老师睡在宿舍里,总能听到一种沉闷的声音:“空空空空……”那声音一直响到天亮。第二天,老师问其他学员:夜里你们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是什么空空空响了一夜?学员们笑了,告诉他,那“空空空”的声音,是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响。听到“火车”二字,老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老师曾给学生讲过一道数学应用题,内容是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如何如何。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火车?火车什么样?”老师回答:“火车是一种车,一种交通工具。”火车…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的表述,以及教材取消了“知识性短文”,大大削减了课后知识性练习题的做法,给老师们的认识带来了困惑:到底要不要语文知识,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怎样落实“三维”目标中的语文知识?我们认为,在强调三个维度时,不能随意贬低语文知识的作用。一、要科学地认识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广义的知识观,把知识、技能、策略都统一在一个“知识”概念里,分作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所谓陈述性知识,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能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相似文献   

3.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3,(10):38-38
不久前,张老师在讲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征》一课时,课堂上出现了三次掌声。 张老师在分析“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理解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作了一项演示实验:他左手拿着塑料吸管做的“笛子”放在嘴里,右手拿着剪刀边吹边剪去一点。当他把吸管一段一段地剪下时,“笛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尖锐高昂。张老师的这个演示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4.
一、老师要做到精讲善练,充分实践。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老师不讲,学生就不懂;技能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老师不训练,学生就不会。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就是一种能力。使语文知识和能力得以发展的途径是实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讲、学生只是听,学生的知识是“听”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至于能力培养则是空谈。但我认为,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少讲或不讲了,其实是对老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精讲”,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更多的时间里,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相似文献   

5.
王瑞 《华章》2012,(15)
知识易忘,能力永存,语文学习不在于学到什么知识,重要的是得到一种历练,从体验中获取智慧.语文课堂比的不是老师的才华,比的不是老师的个人知识水平,比的是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强调老师的大智慧,强调老师要善于“抛砖引玉”、“弄拙出巧”……  相似文献   

6.
我在教小学自然第三册《声音》一课时,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自然界里有哪些声音?”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熟悉,纷纷举例:汽车发出的声音,乐器发出的声音,风声、雨声,老虎、狮子、大象的叫声……包罗万象。没等老师总结,一位学生在前面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概括地回答“所有动物发出的声音。”大家一致表示赞同。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疑问:“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有些动物是不能发出声音的。例如,雄蝉能鸣叫,雌蝉就不能鸣叫,因为它没有发声器官。”他说得有理有据,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蝉,也立即表示赞同。老师被这位学生能联系生活、勇于质疑的做…  相似文献   

7.
正一、什么是数学思维性教学所谓思维性教学是相对知识性、记忆性教学而言,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着力培养学生自学、思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想象、创新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探究、拓展和应用.它是以培养.  相似文献   

8.
记得有一位老师说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从简单的“学会”到真正“会学”的能力。学生通过努力,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并不难,而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却不容易。为了培养我们会学知识、会用知识的能力,我们的老师在课堂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英语课,过去一直采用串讲方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讲什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是能力?”“怎样才能考察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识考试与能力考试的区别。对于知识与能力乐得区别,古人早就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就是知识;渔,就是能力,知识性考试,就是看一个人篓子里有多少鱼;能力性考试,就是让打两网鱼看看,看其渔之高  相似文献   

10.
撕纸画,是一种适合少 儿特点,富于游戏性的艺术活动,它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让学生边玩边学,轻松长知识、练能力。其次,在“撕”的过程中多出现偶然效果,给人化腐朽为神奇的新奇感,能激起学生继续创新的兴趣。而突出“看、练、评”是撕纸画教学的成功诀窍。  相似文献   

11.
具,发出很大的声音……尽管教师想控制课堂,不停地发出口令,要求大家安静,但老师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淹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的良好愿望与实际课堂表现事与愿违呢?是教师在理解“自由”过程中出了偏差。自主≠自由,课堂中的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完全放纵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礼仪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必要的礼节仪式,这种礼节仪式是以文明用语为支点,以师生情感为杠杆而创设的一种“知识性与人文性”珠联璧合的教学情境。教学礼仪旨在把“知识性与人文性”写成一个大写的“人”字,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构共生。传统教学提倡的课堂礼仪,只注意课始师生问好,课终齐呼“再见”的礼节仪式,在教学过程中就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忽略礼仪的介入,使知识教学与人文培养成为“两张皮”,导致学生养成不会交流,不会倾听,不会尊重的习惯。阅读对话怎样渗透教学礼仪呢?请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第9册)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3.
张欣 《河南教育》2022,(4):70-71
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能力,但能力的前提是心智,心智的前提是知识.所以,教学设定的事,即细化为课程内容呈现的教材,大致是因掌握了"知识的事情、心智的事情、能力的事情",而串联递进、并联共进而来.教学媒介关系中牵线、撮合、指向性教学设定的事情,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知识性的事情,另一种是知识性递进加升到心智性成为一体的事情,第...  相似文献   

14.
自动检测笔     
我想为老师发明一种批改作业时用的自动检测笔。老师手握这种笔批改作业,当批到错题时,它就会发出“滴滴”的声音以示警告,批到做对的题时,它就会发出欢快的“哒哒”声表示祝贺。有了这种笔就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了。自动检测笔$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曹琳琳  相似文献   

15.
每个周二下午放学后,我都要到老师家“回琴”。可是,今天却感到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与以往不同。在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为什么今天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比原来响了一些呢&”爸爸先表扬了我  相似文献   

16.
有次在一位年轻教师的班听课.没过十分钟,几名学生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做出夸张的动作,一会儿发出搞笑的声音,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年轻教师拿起黑板擦猛击讲桌,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可仅过一会儿,“不和谐”声音就卷土重来了:“老师,您这么大劲儿吓着我了……”“老师,我实在受不了您一惊一乍的,我得去厕所……”整个课堂活动摁下葫芦浮起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解读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结构清晰,首尾呼应,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向自然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思维往往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单纯的(知识)信息传递过程,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这就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面对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群体,他们对发出的(知识)信息是有选择地接受,并随时可以发出质疑的。特别是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信息不仅来自于课堂,而且来自于各种传播媒介。再加上学生本身对知识传递方式(即教学方式)的苛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知识)信息的传递者,而且还应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这就给我们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不管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均是语言文字.任何一种知识或能力的教与学的过程.都是语言活动:任何一种知识性的作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还肩负着素质教育、健全人格养成的重任。语文堪称“百科之母”,乃是基础中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知识考试与能力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考试工作的人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往往是:“究竟什么是能力?”“怎样才能考查能力?”一、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区别,中国的古人早就做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里,鱼,就是知识;渔,就是能力。知识性考试,就是看一个人篓子里有多少鱼;能力性考试,就是让人打两网鱼看看,看其渔之高下。“鱼”和“渔”之间有区别,“知识”与“能力”之间也有区别。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二者的影响面不同。知识仅仅影响到一个人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