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诊病例]有一天,我爸爸说晚上电站要闸水了,叫我和妈妈去捡鱼。我们十分高兴地去了。晚上7点钟,下闸了,水退下去了,可是没有鱼捡,我们三人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望河滩叹气。后来,我们跟着爸爸来到坝下的河塘旁边,只撒了一网,就抓了二十斤石斑鱼。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病症分析]上例选自一篇题为《捡鱼》习作的主要情节。从题目和写的内容可以看出,情节所写的是小作者亲身经历捡鱼的事件。但是只交待了事件的梗概经过,没有写出细节,就好像是一棵树,只有干没有枝叶一样,显得不完善和健壮,犯了没有展开细节的毛病,内容干瘪,缺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夏天,我随团去日本,导游田中接待了我们。北海道退了潮,田中领着我们去海边,那里聚集了很多正弓腰捡鱼的人。大家来了兴致,也加入到其中,你捡一条三文鱼,我抓一条金枪鱼,很快捡满了一桶鱼。  相似文献   

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常在我们耳边响起,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其实不然,有时“授之以渔”倒不如“授之以鱼”。 先说说我女儿说话的事吧。她刚学说话时,发音不准,我就给她纠正,告诉她要翘舌,要撮口。结果她不是把音发准了,而是搞不清楚怎样翘舌,怎样撮口,哪些该翘舌,哪些该撮口,  相似文献   

4.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的第一天,在去学校的途中,我被同事告知,学校几个结伙捣乱的学生分到了我的班里。我的心不由一惊,以前我虽然没有和他们接触过,但对他们的“名声”却早有耳闻。果然,一上课,他们就大显“身手”:喝水,吃东西,串座位,目中无人地大声说话,被他们几个称为“大哥”的还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烧书桌抽屉里的抹布玩。当时我心想:枪打“出头鸟”,如果镇住了“大哥”,其他几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03,(2):50-51
在妈妈眼里,我一直是个很懂事守规矩的孩子,我自己也没想到,我会陷入恋爱中。磊是个帅气的男孩,样子有些酷,有着黎明似的独具魅力的双眼和陈冠希似的吸引人的笑容。他很调皮,学习成绩像过山车似的时而攀上顶端,时而跌入低谷。我活泼好动,在班上也是个醒目的女孩,和磊的接触自然比较多。在我们偶尔对视的刹那,我总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跳。我们的故事是从那个周末的晚上开始的。磊请我去迪厅。我头一次向妈妈撒了谎,说去同学家补课,妈妈丝毫没有怀疑我。在迪厅里,我和磊伴着强劲的音乐节奏跳了起来,当我们跳得正高兴时,我突然感…  相似文献   

7.
"鱼",即灌输知识,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渔",即启迪智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下面,我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例题教学为例,谈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鱼"与"渔".  相似文献   

8.
有一段时间,班里有五六位学生特别沉溺于网络游戏——“传奇”。我费了老大的力气去做思想工作,也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那几位学生一连两个星期上课都无精打采,一下课就窝在教室一角,激情飞扬的讨论玩传奇经验+甚至到晚上就寝以后还冒天下之大不韪——翻墙去网吧玩游戏。我心里着急,但是一时也找不到好办法。“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于是我下定决心去了解令他们着迷于游戏的魅力到底在哪!那时已接近暑假,我灵机一动,加入了他们给我联系用的QQ群并且向他们宣布:我也和你们一起玩!在学生的疑惑和兴奋之余.我很快就掌握了游戏的精要。一段时间下来,用学生的话说,在游戏当中我已经很吃得开了。当时我在他们QQ群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管做什么,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在努力之下,我获取了顶级的装备,赢得了更高的地位。不经意间,我俨然成了他们在游戏中的灵魂人物,PK、升级、攻城略地,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于是我们的势力便悄悄地声名鹊起,最后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9.
老子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句古训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借鉴意义和教育启迪.鱼,只能解一时之饥,但若有了网,并掌握了捉鱼之渔,则三餐无忧了.  相似文献   

10.
徐亚群 《师道》2007,(8):20-21
晚上,女儿对我说:『今天我们的作业多了,因为我们那一组的一个同学上课说话,所以老师惩罚我们组的学生多做一遍作业.就怪那个同学,要不是他,我们就不会受牵连而做这么多作业了!』女儿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徐亚群 《师道》2007,(7):20-21
晚上,女儿对我说:“今天我们的作业多了,因为我们那一组的一个同学上课说话,所以老师惩罚我们组的学生多做一遍作业。就怪那个同学,要不是他,我们就不会受牵连而做这么多作业了!”女儿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长期作班主任工作的惯性,我不仅关注身边的学生,也把目光放到走出校门的学生。尤其是刚融入社会便失足的青年人,对他们我想得很多很多。 A例在我的记忆中,她是个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尊师守纪又纯朴善良的好学生。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她渴望到社会上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怀揣少女的憧憬,她离乡进城去打工,在一小饭馆当了服务员。她的老板花言  相似文献   

13.
[范文]我班的沉沉同学,有个生理缺陷:每当开口说话时,嘴巴就会歪到一边去,显得很吃力又非常难看的样子。有的同学觉得好玩。有一次,班级开展“我的理想”演讲比赛,他竟然第一个报名,上台演讲,大家根本没有听清他说什么,只顾一阵一阵地哄堂大笑。[修改意见]片断的毛病很明显,只记录了生活中原来的、肤浅的表面现象,没有看出本质和含义,没有自己的观点,更没有重点。只能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万花筒”“录像”,没有表达任何的思想感情。相反,还有挖苦、讥笑有生理缺陷的同学的意味。治疗本片断的毛病要“一分析,一渗透”:所谓“一分析”,就是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赵伟民 《湖南教育》2004,(12):43-43
十年前,我离母校“窗外”文学社而去,十年后,又从“窗外”飞回来。由学生而教师,是“窗外”造就了我,准确地说,是“窗外”赋予了我生命的活力与动力。 依稀记得,衡东五中那时的“窗外”,始终晃动着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几个青年教师苦心酝酿,试图另辟蹊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相似文献   

15.
看到“马桶”两个字,你一定会很惊奇吧!这个“马桶”不是用来方便的马桶,而是我一位恶友的绰号。为什么呢?请听我说。我有一恶友,叫张华,他喜欢玩电脑和打篮球。他的球技高超,但学习嘛,不敢说,太丢人了。他的发型让人看了保证会狂吐不止,不知那位理发师是如何作业的。2003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张华说要去理发,我没和他一起去。他回来时,我一看他理的头,把昨天吃的饭都快吐出来了。他问我:“你怎么了?怎么和街上的人一样,见了我就想吐?”我难过地对他说:“大哥,你的发型……”“我的发型怎么了?是不是很好看啊?”“你的发型像马桶盖。”我说。等…  相似文献   

16.
做学生时,特喜欢用一个小本子记录我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并美其名曰——备忘录。走上了工作岗位后,繁杂的班务占去了我的整个时间,再也难觅学生时代的那份宽松与从容。筋疲力尽之时,却常常发现,不是丢了这件事,就是疏忽了那件事,过后总要大发雷霆,弄得师生关系颇为紧张。一日晚上,坐在灯下无事,翻起自己旧日的“备忘录”,不禁灵感一动,喜上眉梢,我何不在班上也设置一本“备忘录”,让那些小干部充当书记员,给我“敲敲钟”提个醒  相似文献   

17.
黄先生一家刚移民到美国,他5岁的儿子进了一所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才去了不到5次,孩子就不想去了。孩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画画!  相似文献   

18.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小学三年级时,有一天我和读二年级的大妹妹维娜坐在饭桌旁(那时我们没有书桌),我们各据一方做作业。小妹妹维佳闲着无事,则围着桌子转悠个不停,想等我们作业做完了带她出去玩。做了几道算术题,我就起身去喝水,后来又“顺便”玩起来了外婆的眼镜,我惊奇地发现这眼镜的镜片居然有放大功能。于是,便当然的对眼镜很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就在意犹未尽放下眼镜准备去做作业时,我发现眼镜腿被弄断了。当时把我吓得要命,家境不是很宽裕,家里在开支上一直是很节省的,天知道重新买一副眼镜要花多少钱呀?!脑子转了一会儿,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很快处理…  相似文献   

20.
弟弟夫妇去外地探亲。临走时把侄儿小明交给我照应两天。小明小学二年级了。他上学去的路线挺复杂,要拐好几条小巷子,所以一直是由家人接送。他自己不敢一人走,说是不认识路。这样,他的爸爸妈妈也愈发不放心让小明自己走。我接送小明的第一天,就明确告诉他:“今天你必须自己记好路,明天大伯伯单位有事,不能接送你。”他怯怯地看着我,然后就皱起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你是不是个小男子汉?”他犹豫了一会,点了点头。我笑道:“既然是个小男子汉,明天开始就自己上学吧!”第二天他上学,我是悄悄跟着他的。他很顺利地就走到了学校。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