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小学德育阵地之一的思想品德课程,一定要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促使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一个思想作风、行为方式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受的人,哪怕其它素质再高,也是难以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因此,德育工作便成了衡量学校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指数。从当前实际来看,作为承担德育任务的教师,最担心的不是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而是怕他们在校外发生重大的“德育事故”乃至犯罪。这并非杞人忧天。目前在学生中发生的事故,小的如早恋、赌博、抽烟,打电子游戏、偷盗、看黄色录像、打架斗殴,大的如强奸 (甚或轮奸 )、吸毒、抢劫、绑架、杀人 (甚或是杀父母 )等等,几乎在成人中能够发生的罪行,都可能…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受到能力训练和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为此,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受到能力训练和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为此,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一、转变关系确立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的“教与学”则是互教互学、共同发展。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积极思考、自主交流、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并“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只有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实施德育的基本单位。在班级工作中,要想建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把传统德育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转变为“学生中心、情境中心、活动中心”,教师是德育中的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品德形成的主体。因为品德形成不是一个由外到内的机械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地有  相似文献   

6.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一直存在着学习主体被动化、发展主体功利化、管理主体虚拟化等主体迷失现象。因此,要以个体学习为主线,协调好学习中"传授"和"获取"的关系;以主体发展为目的,协调好个体"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以学校管理为抓手,协调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学生权力"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大学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这一层次上的教学,而要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以此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优化激励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激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常常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来刺激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三个代表”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写入党章,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上,这需要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实践。我校一贯坚持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控江中学的各门学科分别针对自  相似文献   

9.
李东阳 《教育与职业》2008,(11):125-12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其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社会理想而对大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施加思想政治影响的一种理论实践活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具有针对性并取得一定实效,就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真正内化到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状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加强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使我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德育理念。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性。章分析了目前德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代我国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坞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组织者、协调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从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当代德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道德主体地位的缺失。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道德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起来,这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标志。因此确立道德主体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德育构建的过程中显得极为紧迫,是当代德育构建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规程”是一个跨世纪的法律文件,与试行稿相比,虽然修改不大,但更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 “规程”的试行稿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为“严禁虐待、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现改为“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并把它单列成一条移到总则  相似文献   

17.
18.
实践表明,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改变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日渐推广,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这一命题获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广泛支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根源,即内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课堂教学就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怎样去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给教师开辟的探究这一课题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广大教师正经历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