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东 《青年记者》2007,(18):78-78
读图时代的到来,读者对新闻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读者,就要全力做好摄影报道,策划好摄影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1.媒体的整体策划。媒体的策划是指利用整个新闻媒体的资源,由新闻媒体单位整体协调进行的策划。2.部门的策划。根据媒体整体的策划思想和所分配的任务,做第二层次的策划。即由部门来确定具体的题材、研究写作或拍摄的切入点、编排内容、调配人员采访等具体实施工作。3.记者编辑的策划。是指记者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具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的策划。当遇到一个新闻题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报道一下,完成任务了事,而是要认真思考,这个题材值不值得做大,如何做大;做大之后又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与别人雷同。  相似文献   

2.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将会进一步激发起人们进行四化建设的积极性。现就加强新闻人物摄影报道谈点感受。 精心选择新内容。就是选择改革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在选择中确立新闻人物进行报道。抓住新近发生的事来刻划人物特点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善于选择能够概括事物发展全貌的、典型的、精华的瞬间。达到见物见人,见人见思想,使读者从人物照片中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家报纸都十分重视新闻摄影工作,新闻图片在经济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它对读者的吸引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有些新闻图片已经形成一定格式,影响力赶不上文字。那么,作为基层党报,如何运用新闻图片,力争在经济报道中有所突破、创新,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呢?一是要见物更要见人。当前经济摄影报道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物的表现比较弱,一些经济新闻照片要么“见物不见人”,画面里不是厂房,就是机器;要么就是“机器加人”,虽然画面里也“见人”,但大多是一种缺乏活力或被淡化的人,他们往往成了某种物的陪衬…  相似文献   

4.
5.
蔚青 《视听界》2002,(5):30-30
2000年元月1日,江苏电台经济频率在原新闻板块节目的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报道》节目。不同以往的是,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贯穿节目始终。她是现场的目击,也是观点的评论,她代表了节目的形象。实践证明,广播新闻的深度报道走这样一条路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摄影记者如何充分发挥新闻摄影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呢?笔者根据从事多年新闻摄影特别是近两年的实践认为,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充分发挥摄影部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策划,也就是出谋划策。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不是要求摄影部主任和摄影记者凭空想象,设计一个草图,然后用图解的方法去表现新闻,而是要求摄影部主任和摄影记者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抓住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7.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在新旧体制的激烈碰撞中,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就自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热”。热浪滚滚,令人目不暇接。这也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施展天地:物价、粮食、股票、房改、企业破产……在层出不穷的经济热点中,新闻记者如何在采写中选择好视角,把握好尺度,取得更好的报道效果呢?这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面对纷繁的热点,热情而不失冷静 当某种经济现象热起来的时候,自然就成了记者们追逐的目标。一些经济热点随着新闻媒介不惜篇幅的报道、宣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使经济工作一时陷入误区。不少新闻工作者已经为此开拓了新路:只有做到积极而不忘谨慎,热情而不失冷静,经济热点的报道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谈起经济新闻摄影报道,许多摄影记者都说难拍,原因是经济新闻一般适合于用数字、文字等形式表述,而难以用直观的瞬间形象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摄影就是对应和图解经济学中专业的或是抽象的名词。于是,报纸上的经济类图片总是一些印证式、经验性的照片,很少有新鲜的画面。 难道经济新闻就没法用照相机很  相似文献   

9.
李建刚 《青年记者》2007,(22):56-56
《都市快报》副总编任州曾经说过,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得到信息并不难,得到快乐却非常不容易。那么,报纸的功能与定位是不是该重新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经济变革气氛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我们对这一切深有感触。但是具体到我们的职业对我们的要求,即用新闻照片来表现种种经济现象和变化时,却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中国新闻摄影界面临的问题。今年6月在上海进行的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作品中几乎没有经济题  相似文献   

11.
论经济新闻摄影———兼谈新时期摄影记者的经济报道思路于文国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最终决定着社会组合的各要素。所以新闻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要素之一,义不容辞地应当把经济领域里受社会关注的诸方面及时地传播给受众。事实上,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要比对其他新闻...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经济新闻报道,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要职责。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14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也是经济新闻报道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在摄影报道工作中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报道思路、报道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电视记者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以揭露和抨击丑恶现象为主要内容的批评性报道,虽然在采访制作中可能遇到阻力,但播出效果肯定是如石击水,反响巨大;而以褒扬先进,弘扬主旋律,解疑释惑为主题内容的正面报道,则往往是“易做”而“难工”,难以引起太大反响,正面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电视评论正面报道的舆论引导功能,成为电视评论从业人员必须加以重视的“难点”和“重点”。 2001年,北京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龙头栏目《今日话题》相继推出几个大型系列节目《迁喜》(2001年1月4日-2001…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环球报道》栏目是福建省内唯一一档以国际时事为新闻的节目,从2001年开播至今七年仍保持收视长虹,其中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本文以该栏目为例,分析国际新闻节目编排的基本技巧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0月8日至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26集系列报道《中国实录——省部长访谈》。全国15位省长(自治区主席).4位直辖市市长和7位国家部委的部长先后接受专访,在节目中亮相。人物阵容强大前所未有,整个报道一时成为中央电视台迎接十六大宣传报道的收视热点。  相似文献   

16.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它决定并关联着社会其他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大到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规划,小到微观的柴米油盐等经济信息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因为事关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人们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度要相对迫切一点、理性一点。  相似文献   

17.
抓好军事题材典型人物、典型单位的摄影报道,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就能更好地光大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几年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先后报道了几十个先进典型,所编发照片都受到了报纸的欢迎,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报道典型单位和个人的精神风貌几年来,我军涌现出张子祥、李润虎、刘德金、黄显万、朱伯儒、李志军、张奇、张培英、周丽平以及南京路上好八连、鼓浪屿好八连等典型单位和个人,对这些典型我们都及时地发了照片,并注意抓住典型的特点,通过这些人和单位特定的典型事件或最能体现典型本质特征的事迹进行报道。这些事件或事迹有  相似文献   

18.
19.
老实说,我没想到当众多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位典型人物的时候,在我们的新闻摄影方面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往往早发生过了,轮到宣传的时候,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至的摄影记者们只好靠摆拍的几张照片来满足需要。这种照片,美则美矣,但内容难免经不住推敲,所以,编辑们一般用于给文章插图或压题。但是,4月17日,工人日报一版用半个版的篇幅发表了我拍摄的组照《第一只眼睛看徐虎》,打破了以前在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中文字记者“包打天下”的惯例。报道见报后,中宣部领导评价:“拍得不错。”不少读者也来信、打电话对这组照片从拍摄到文字说明给予肯定。中国劳动报、人民画报、羊城晚报、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看了后,也分别用同篇幅转载了部分照片,有的企业还把剪报复印放大后挂进了橱窗宣传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整个报业都十分重视摄影报道,但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很多报纸的摄影报道,尤其是经济新闻摄影报道,仍不能说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问题出在何处?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