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审美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和实现的。儿童欣赏文学作品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审美能力是一项很特殊的能力。中职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好的范本,学生可以通过对大自然的歌颂,通过审美情感的形成,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成一定的审美想象能力,并通过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美的欣赏,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对客观的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欣赏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心理因素的积极活动、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从初始的准备阶段,展开的高潮阶段到最后的效果延续阶段的完整审美过程。这一动态的过程构成了美的欣赏的结构模式。 一、美的欣赏的准备阶段:审美注意与审美期待 美的欣赏的准备阶段,也称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审美注意与审美期待两种心理活动,它们构成审美的定向系统,调节主体采取一种特别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艺术创作,向以追求“韵外之致”为佳境;艺术形象,亦需鉴赏主体的能动创造来丰富和补充。文学作品教学,应是特定情境、氛围中的赏析、玩味和领悟,其实质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理解品析的审美过程。遵循艺术鉴赏的自身规律,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欣赏的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使学生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作品形象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般意识形态,而且更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思想是审美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存在于形象之中;文学作品的思想存在于理性之中;文学作品的思想存在于情感之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百花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情感效应。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一、抓住作品中固有的思想主旨去教育感染学  相似文献   

7.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的美好享受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文字美,还有图画美、音乐美,要有一双审美的慧眼,才能领略它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文学写作中所涉及的现实生活情感与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的关系,作家是如何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为基础,遵循审美情感原则进行写作,以及作家的写作情感特征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其入选的作品有诗歌、小说、剧本、童话和民间故事等。 在中学阶段,文学作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教材。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取文学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描写手法,提高文学素养,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同时给学生以深刻的审美欣赏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社会、了解人生、改造社会。文学作品的作者,常常是把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反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来欣赏、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路,通过对文学作品各层次的审美内涵和意味的欣赏、领悟和把握,可以获得对作品的整体理解,获得欣赏和把握艺术作品的享受.用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对杜甫诗歌文本进行解读,对于解读其他文学作品具有举一反三的意义.文学文本的多层面分析、领会和把握,有助于中学生艺术地把握文艺作品,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绘本这种图书出版形式,正引领着当下的出版潮流,绘本以其独特魅力逐渐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时尚文学形式。它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是精致优美的绘画与简练生动的语言紧密搭配而构成的文学样式,极具艺术性和文学性,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2.
经验功能是功能语言系统中三个表示功能意义的纯理功能之一.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出发, 对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进行了经验功能分析,以求更加客观准确的深层次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3.
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多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评价、创作心理、欣赏习惯及文学史观的角度来看 ,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其艺术魅力的生成中起着动力和源泉作用的是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 ,音乐欣赏可以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 ,丰富幼儿的欣赏经验 ,发展音乐才能 ,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只有从感受、体会音乐本身的审美特征入手 ,遵循审美教育的规律 ,才能使幼儿在艺术之美的感染、熏陶中成长和发展。组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感知力 ;注重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注重在发展幼儿的审美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 ,凭借表象经过加工重新组合出的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谈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主体(观众、读者)对欣赏对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由浅入深,情理结合,得到审美愉悦和陶冶。如果说艺术创造是由“面”到“点”、由“多”到“一”,把无穷之意概括在有尽之言中,那么艺术欣赏则通过欣赏者“再创造”和“再评价”,做到由“一”见“多”,由“点”及“面”,由有尽之言领悟无穷之意,并且使艺术创造不断发展和完成。艺术欣赏既有愉耳、悦目的美的感受,又有陶情养志的情感的感动和意志的激发,还有赏心、怡神的理智的满足。艺术欣赏既是共鸣又是观赏,在共鸣中,更多的是情感活动;在观赏中,更多的是理智活动。艺术欣赏必须达到共鸣与观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先秦两汉时期存在着大量的故事图画,这些图画,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多有记载,新发现的岩画或出土的陶器画、画像砖石、壁画及漆画、帛画中有大量实物.其时有数量不少的文献赞颂英雄圣主,讲诵故事,描述情节,语言上节奏感强,韵律和谐,明显带有讲诵的遗迹;甚至还有图画和赞诗合为一体的作品.先秦两汉时期与故事图画相配合的文体,与敦煌石室出土的俗赋极其类似.所以,看图讲故事是俗赋传播的方式之一.秦汉俗赋是变文的源头之一,变文的看图讲故事正是从早期俗赋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审美欣赏能力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功能的综合运用。美妙的审美体验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相互补充、印证、作用、斗争后构成的。在同一社会条件下,社会地位不同、化修养和思想境界不同,在美的感受上存在着差异,即使在最初步的美感中,也会体现审美的理性和直觉、思想和情感的相互渗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对于加强修养、陶冶性情、提高素质都有难以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审美化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实施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学语文的审美化教学意在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审美内涵影响学生,引导其精神成长,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其综合素质。其审美化教学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注重审美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文化反应和思维方式。隐喻打破抽象思维和语言的束缚,恢复被抽象思维排除在话之外的丰富联想关系,为文学语言提供超出其本身含义以外的思想感情,从而揭示出文学艺术的内在意味和深层意蕴。本文立足于弗莱的五相位说,结合中西方文学作品片段,探究文学隐喻的模式,有利于有力地把握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特征和提升读者的文学作品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如中国古典诗词、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和象征主义文学作品等。  相似文献   

20.
审美直觉是作者极为重要的素质,是审美心理特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作者思维的本能表现,是作家知能、感觉、情感、理智等诸心理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积淀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内涵。分析了审美直觉的三大特点,从而说明审美直觉是创作主体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文学作品的色彩和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