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青少年公德教育面临的问题,笔者用新观念、新方法阐述了为开创学校德育的新格局、强化社会公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3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在全党、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学习了江总书记重要谈话,确实很受教育。第一,《谈话》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全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第二,《谈话》从全党、全社会和教育工作全局的高度,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使公德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公德教育运动。人群公德匮乏的教育原因主要有:道德教育目标失当;道德教育内容偏狭;知行脱节和道德素质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要提高人群的公德素质就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进行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的公德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家庭化与私利化倾向.这主要受到我国古代社会以家庭伦理为本位的道德传统以及我国当前“重私轻公”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为突破私人关系的圈子,实现真正的公德教育,我们需要超越“家”的界限,建立基于公利原则的公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谈公德教育     
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一、加强公私观念教育,使青少年能以爱护公共财物为荣我们有的学生公私不分,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甚至把公共财物作为私有;有的学生对损害公物的行为无动于衷,对“长明灯”、“长流水”视而不见,对别人损害公物的行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听之任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教育者要让学生明白,公共财物是属于作为整体的劳动者所有的财物,是国家和人民的,公共财物除了受到法律保护外,也受到社会主义道德的保护。因此,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每一位公民,作为学校的每一位…  相似文献   

6.
7.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关系,能否遵循社会公德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德教育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正是社会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公德教育对增强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加强青少年的公德行为、提高青少年的功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当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完善公德教育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来提高中小学公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修养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良好的校园公德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比较客观地了解上海市规则和公德教育的效果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我们对本市在职的26名小学教师、11名滞留上海3-9个月的外籍人士、17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并对来自市区54所各类小学的856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先后走访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上海市  相似文献   

10.
在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时,教师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营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各种公德问题事件的屡屡曝光,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公德教育领域,现今的公德教育成效似乎不尽如人意,究其缘由,主要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关系甚密。深入分析公德教育成效的影响因素,考察和挖掘深藏在德育问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冲突,有助于厘清公德教育的改革思路,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公德教育成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的公德教育问题关系到祖国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学校的德育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校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3.
如何和陌生人交往交流,如何对待公共资源,这都需要遵循公德的伦理规范。公德含有积极性部分和消极性部分,积极性公德行为表现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主动募捐、从事公益活动等,而消极性公德行为则体现为"不作为"的规范,遵守基本的公共秩序,不破坏公共财物,考虑他人的感受,具有底线层次的遵守。在公共领域或学校公共领域中,很多公德失范行为现象都违背了具有底线层次的公德伦理规范。因此,倡导消极性公德教育对一个人公德德性的提升、对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其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心理的视角来看,大学生道德判断的过渡性特点、道德榜样的世俗化和不文明的环境造成了当前公德教育的困境。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必须是公德教育的教、学、做合一,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领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在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老一辈革命先驱的高尚道德垂范和现代文明的熏陶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公德观念正逐步形成,他们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维护秩序.  相似文献   

16.
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 ,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 ,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 ,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 ,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公德建设过程中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充分发挥显性教育系统和隐性教育系统的功能 ,把外部因素的强迫性和个体修炼的自觉性有机结合起来 ,挖掘传统美德内容 ,批判地继承传统道德的合理精华 ,借助各种载体 ,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 ,创造优美的外部环境 ,寻求道德舆论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途径 ,对于增强公民公德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 ,形成良好的公德习惯 ,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图书被污损或被偷走等公德失范行为,是长期以来难以治愈的顽症.应充分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通过构建和谐环境、积极开展公德教育活动、加强监督与服务等措施,唤起学生遵守图书馆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而理性地审视和判断当今文化领域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已成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也是软实力竞争中未来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们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审美公德由此应运而生,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一项崭新而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审美公德存在于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现状,积极探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除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在道德品质上也应当高人一筹。但是近年来中国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滑坡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公共道德方面,素养普遍偏低。分析当前大学教育中公德教育缺失的原因,掌握青年人的思想状态和性格特征将是在大学阶段推动和深化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