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2012,(16):137-138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2.
一个善教的中小学教师 ,不仅要善于质疑、答疑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疑 ,鼓励学生提问。怎样才能激发中小学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呢?一、激发提问兴趣中小学生 ,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向师性 ,都愿意得到老师的注意和表扬。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好奇心 ,多给学生一些引导性的提示。同时 ,要经常鼓励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逐一耐心地解答 ,并及时予以肯定表扬 ,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愉悦 ,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意识地多设计一些形式灵活的提问竞赛。比如 ,将班上的学生按学习成绩优劣搭配的方式分成若干…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应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课,可是开启这一智慧之门的钥匙又在哪里呢?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朱熹也早已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古今中外,此类论述很多,他们无不在暗示给我们,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种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的学习便应从"疑"字开始,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生疑--置疑--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发展智能.  相似文献   

4.
激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形成认知需要、产生渴求学习的心理倾向。常见的激疑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教育家赞克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思考的本领在思维的训练中形成。“激疑”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激疑”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有疑问,即“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进入“受激发的状态”,才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激疑”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发散功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对一个问题尽可能地提出多种设想、多个答案,比较思辨,得…  相似文献   

6.
王斌 《学语文》2002,(3):53-53
一、激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直接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出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疑是激发学生动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老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个问题的探讨,揭示设疑和激疑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创设问题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善于激疑,才能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极大动力,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的思维运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略述几种艺术性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9.
开发学生智能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从疑问惊奇开始的。”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精华在于激疑。能否做到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以思养能,是教学能否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之一。对于激疑、设疑与释疑,笔者提出了“激疑应有方,设疑要科学,释疑要有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有疑,是学生与文本进入对话状态的主要标志。激疑,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那么,在语文对话中,如何激疑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的习性。这种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不能完全依靠学生主体自发的活动,而要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和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不同层次、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地把握或创造时机,合理、成功地运用"激疑"和"设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是求异性。即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不满足于惯见的一般现象或已有的结论 ,而是用分析的、批判的 ,甚至是怀疑的态度 ,多角度地去发掘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和现象与本质间的不一致性。“求”则思 ,思而生疑 ,疑而再思 ,这种反复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求异的过程。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就是指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接收新信息时 ,如果与原有的知识、经验不相吻合 ,心理上就会不平衡 ,进而产生一种力求统一矛盾 ,解决疑团的强烈愿望 ,这就是求知的动力 ,即求知的内在积极因素。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人类知识的更新 ,就是…  相似文献   

13.
根据物理学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以及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征, 提出了“实验激疑”教学法,指出采用“实验激疑”,有利于导入新课,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能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4.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疑,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学情特点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即课堂提问.叶圣陶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它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推进教学过程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教师教学经验与技巧的公开展示,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变幻的学情的成功驾驭.课堂教学中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激疑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抓好质疑环节呢?我认为应抓好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1.抓空白点质疑;2.抓疑难点质疑;3.抓矛盾点质疑。  相似文献   

17.
看了肖老师遇到的教学事件,我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多次举到的一个例子:当年于老师教《木兰诗》时,多数学生兴趣盎然,两节课下来。学生既能讲解,又能背诵。可是在课临近结束时。一位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首诗好是好,不过都是吹牛。他的理由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这个军队里全是傻子,全是戆大?”他又说:“你想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相似文献   

18.
覃小平 《中学理科》2007,(10):13-13
“激疑”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恰当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的思维波澜,鼓起探索的风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只有教师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提问艺术,而避免“满堂问”呢?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扣住一个“疑”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