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同时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当我们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两篇作品有其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社戏》是鲁迅先生前期颇具童心的小说佳作.也是中学语文课的传统教材.过去已有不少同志对它进行过分析和评论.这里我仅就目前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节选的《社戏》一文浅谈几点看法.一、《社戏》的主题思想《社戏》原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写“我”在北京两次看中国戏的情况.在当时中国的戏园里,“我”得出了“不适于生存”的结论.后部分是写在农村看社戏的情况,那是妙趣横生,其味无穷的.有的评论文章认为,小说的前部分应该是重点,因它体现了作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中国的揭露与抨击.而现在中学语文课文里所节选的却是原文的第二部分.这就涉及如何归纳主题思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本删去原有的逻辑知识短文,许多语文教师对此表示不解,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件事也促使我想了许多许多。我想起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生前说过:“语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逻辑思维的提高。”“要紧的是教学生怎样运用思维。”(《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8期)这确是真知灼见。为什么许多语文教师每天埋头在作文、作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能成为名篇是不是名人效应呢?我没有觉得《社戏》妙在何处。“有何理由呢?”笔者问。“题目既然是《社戏》,那么内容就该着眼于写社戏嘛,但课文的‘正房子’似乎搞成‘偏厦’了:一开始略写‘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和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这是铺垫的笔法,我们理解;接着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为下文写看戏蓄势,我们也理解;然后详写夜航去看戏,借以烘托看戏的急切心情,我们仍然理解;可是,正当‘我’和少年朋友们的胃口被吊起来的后,课文写社戏又着墨不多,演的戏又让人大倒胃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课本涉及的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雪》等,除后两篇外,这些作品多采用儿童作为叙述者,展现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情,因此,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来考察中学鲁迅作品,也许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要讲究语法     
我们对本省一九七一年度试用中学语文课本作了初步的检查,发现有的课文在文字上还存在一些语法或逻辑方面的毛病。现将“病句”摘录列后,略加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供参考。初中一年级:一六.《小小山村换新天》就在这个时候,岭头水电站已经发电了。(水电站“就在这个时候”发电,在这之前尚未发电。所以,“已经”应删去。)二一.《“利己”和“利人”》我们的任务,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成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土。(“我们”不是“一个”,数量词“一个”应删去。)初中二年级:  相似文献   

7.
《社戏》一文的主题思想在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概括的:“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我认为这一概括不准确且有疏漏之嫌。 从《社戏》全文观之,六一公公这个人物绝不能被看作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情节性人物。课本编者和教师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首鼠两端”一词,课本注为:“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此注意思是对的,但应删去“比喻”二字,因这里不是用的比喻义。由张寿康审定、水利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本词语集释》(以下简称《词语集释》)高中第四册注为:“指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进退无据,瞻前顾后,疑虑不决的样子。”将“首鼠两端”作如是解,我们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木兰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一篇传统教材了。解放后中学语文课本变动频繁,而这篇课文几乎没有选掉过一次。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并不是始终一致的。我们今天提倡一切都要实事求是,对古代作品的评论也是如此。只能从原作本身的内容出发,而不能根据某种“需要”,把它拉来“听差”。《木兰诗》是一篇较长的民间叙事诗。它与《焦仲卿妻》被人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全诗刚健豪放,譬喻新奇,朴素流畅,回环重迭,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从素质教育本身的要求出发,还是着眼于对文章主题思想的解读,将地方文化引入中学语文教学的相关环节都已经成为必要的教学手段.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本身就是“地方文化”的文本,如《社戏》、《故乡》、《吆喝》、《春酒》、《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安塞腰鼓》、《观舞记》、《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等,都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语文课本通过经典范文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德、磨砺学生意志、弘扬爱国情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这一过程实质上部分属于化“地方文化”为“人类文明”的渗透过程.从这点出发,把地方文化引入学科教学,本身就是进一步拓展课文外延、丰富课文主题内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詹丹 《教育文汇》2010,(10):15-16
最近有人写博客,建议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理由是"情感不健康、文风孱弱病态",其父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云云。无独有偶,前不久又有人建议删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水浒传》中的著名章回,认为文本虽伸张正义,却“过多渲染了血腥和暴力”。这些别出心裁的“新解”,引发了业内外的一番争论。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社戏》编人中学语文课本已经很多年了,遗憾的是,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却存在着重大的疏漏与偏差。多年来,对这篇课文的主旨概括基本上都是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留念.表现的是人性美、民风纯之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记念刘和珍君》引用了陶渊明《挽歌诗》中的末尾四句。关于“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二句,有的同志认为“比较容易理解,没有什么歧义”,我则以为不然。“死去何所道”二句,江苏编的中学语文课本注释是:“人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尸体埋在土里,永远和山陵在一起。”部编中学语文课本注释是:“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  相似文献   

14.
“长烟一空”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对这句话的注释,历来颇有分歧。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是“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沈啸寰对此说持有导议,他认为是“万缕炊烟,长长地布满了天空。”(见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对中学语文课本注释的一些意见》)。于在春在《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中,则认为应是“那一派烟雾完全消散了。”以上三种说法,熟是熟非?  相似文献   

15.
「三味」真品王树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来,关于“三味”一词的解释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那么这“三味”一词究竟怎样理解呢?其一1996年6期《中学语文》刊发了万家清写的《三昧与三味》一文,他认为:关于诗书三味,宋李...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我们的中学语文学界,“整体感知”的提法颇为时髦。但是,我们不可不注意到在这种时尚的掩盖下所产生的另一种倾向,那就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君不信,请看事实。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是实验本高中语文第五册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两句诗。对于这两句诗中的一些看似寻常而极易误解的词语,历代注家避不作解;而面向教学的中学语文课本,对这些疑难词语也避而不注;历代鉴赏家及《教师教学用书》又在避开或误解具体词语讲解的基础上架空地进行分析,去进行想像性的“鉴赏”。这些都无疑会给教与学蒙上一层迷雾。为了正确而透彻地理解诗句的本来含义,很有必要将这些疑难词语提出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老作家叶圣陶先生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收入中学课本时改题《苏州园林》,并略有删节。删去了一段引言,这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是合适的,但它对教师备课则仍然有用。这里,我们且由这段引言谈起。今全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朗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张俊卿“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不仅仅指语音正确,声音宏亮,重要的是通过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在情感体验中,加强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如初中课本中的《春》、《听潮》、《最后一课》,高中课本中的《荷塘月色》、《缘》、《雄关赋》、...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社戏》“课文简析”里有这样一段话:“阿发摸豆的动作和‘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的答话,充分表现了农村小朋友的淳朴、无私、憨厚……桂生的机灵勤快。阿发的憨厚无私,都只是一两笔便刻画得生动传神。”很多老师在教学《社戏》时,往往抓住阿发在偷豆中的表现大作分析,什么阿发“憨厚无私,待人真诚”啦,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望天门山》选入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以来,各家学报和各种语文杂志上发表了很多分析文章,对这首诗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作了详尽的阐述。但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一是这首诗的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日边”究竟是朝日还是落日,分析文章根据不同的理解,各地所是,但都未能进行考证,阐明理由;二是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分析文章都很少涉及,可能作者认为这无关宏旨,对理解这首诗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