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一册“同音字”的定义欠妥。知识短文中说:“按照形声字构造方法,用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可以构成许多同音字。比如:‘楼’,‘耧’,‘蝼’都念lou,‘篓’,‘搂”都念lou。这些字读音一样(有的声调不一样)可  相似文献   

2.
张莉同学问:“有人认为《七根火柴》一课的线索是‘七根火柴’,也有人认为线索是‘火’,哪一种看法对呢?”首先,不能孤立地认识小说的线索,线索不仅把小说的情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小说的主旨有着必然联系。最能体现小说中心思想的人物、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才能成为小说的线索。小说常见的线索有四种:  相似文献   

3.
线索之我见     
人教社编辑出版的高一册语文,把“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序’”称作“线索”。这虽然反映了线索的本质特征,但字眼“序”很有混同于“顺序”之嫌。在谈“一篇文章应以什么为线索”时,教材说:“这是由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的。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例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以下简称《为》文——笔者注),就是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可以是感情,如《记念刘和珍君》就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它还可以是某  相似文献   

4.
几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为无为》的“超短文”。写这一篇时,在我的心目中就有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问题。现在我想何不就把这篇超短文拿出来与读者见面,并对这篇超短文的思想略作一些发挥呢?这篇超短文不长,我把全文引在这里:“《老子》有一个‘为无为’的提法。对《老子》有一个误解,把他说的‘无为’与‘消极’联系在一起,认为《老子》主张‘消极无为’。其实整本《老子》的精神是积极的。它宣传积极地‘无为’。而积极地宣传‘无为’,本身就是‘为’之一种。‘为无为’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就是‘积极地不干预’,或‘积极的无为’。实行‘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说:“‘家’字也有词尾性质。中国古代早有‘法家’、‘名家’之类。但那和今天的‘艺术家’、‘建筑家’之类到底有些不同。‘法家’、‘名家’的‘家’是学派的意思,我们不能说‘一个法家’、‘一个名家’,可是我们现在可以说‘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建筑家’。不过‘艺术家’等的‘家’也是从‘法家’等的‘家’发展起来的。”王力先生对词头词尾的考察,一般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作分期讨论的,时代线索一般十分清楚。王先生分期的上古是专指“公元3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但有时候行文中的“古代”一词也只指先秦时期。王先生关于“家”字的叙述,文句苟简了,但从  相似文献   

6.
线索与顺序     
“要使复杂的记叙文有条理,需要把题材按一定的‘序’组织起来,这种贯穿全文联缀人物和事件的‘序’通常称为线索。”这是高中语文第一册(1990年人教社版)对线索下的定义。 分析这个定义内容,我们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把贯穿全文联缀人物事件的“序”称为线索,那么,顺序不也就是线索丁吗?编者在“序”上加了引号,作了强调,似乎是说这个“序”有它特定的含义,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的确,线索与顺序有共同之处,二者都贯穿了全文,联缀了人物和事件,但它们毕竟有着本质区别。作为概念,它们有着各自的本质内涵。所谓顺序,只是一种次序,对于写记叙文来说,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考虑的哪些先写,哪些后写的一种次序。在记叙文中,顺序具体表现为时间进程的先后,空间转换的先后,感情变化的先后等等。就普遍性来说,世间的事情总是随  相似文献   

7.
李学勤先生在《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中对“”字的旧释提出了疑问,他说:“卜辞中常见的“”字,或写作‘’,旧释为‘之’,于上下文义不合。后来发现它的用法和‘又’相同,然而,‘’何以读为‘又’?‘有’可以写成‘又’,也可以写成‘又又’,为什么不能写作‘’?却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明。”对此,我们偿试着来作一点探讨性的解释。卜辞中出现“”字的句子有这样一些:1.甲午卜,,贞于甲。(前七·四0·二)2.翌丁未酒岁于丁尊。(前五·四七)3.贞:于王亥卅牛,辛亥用。(前四·八·三)4.甲寅卜:于唐一牛。(前—·四七…  相似文献   

8.
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文艺的固有品质,这不同于文艺的工具化,前者是蕴寓于一个真实的生命而兴发出来的,而后者却是驭倚于一个生命体而比喻出来的。然而,只要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存在二元对立的结构,文艺的工具化就难以避免。莫言提出的“‘民间写作’即‘自我写作’”以一种民间的参与精神捕捉到了文艺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正"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教,学生应适己而学。由此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第一册在介绍形声字知识时说,“‘梁’、‘粱’这两个字形体相近,又都念1iang,但它们的形旁不同。‘粱’属于粮食一类,所以形旁是米,‘梁’与木头有关,所以形旁是‘木’”。粗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过细推敲一下二字的声旁,便产生了疑问。我们知道,在汉字系统中,形声字是能产性最强的一种。《说文》所收九千多字,形声字就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说文·序》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说这类  相似文献   

11.
盘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细查各地语文模拟试卷,总有"以‘××’为题""以‘××’为话题""以‘××’为标题""以‘××’为题目"等术语的倩姿丽影。这些术语有何区别呢?是哪一类文体的标志呢?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作文试题,对这些术语等进行较为明确的辨析,对高考四种作文形式(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求进行透视和解析。  相似文献   

12.
正一、阅读教学的"线"所谓"线"是指教学思路,也就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将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初步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教师确定教学思路的方法是——1.从课题入手。《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学生对题目中的"励志"一词丰富的内涵未必能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问:"作者在命题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立’而用‘励’,有什么区别?"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形成了阅读的期待。这种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设计教学思路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13.
王勃《滕王阁序》中说“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此处“趋庭”指承受父亲的教诲,但为何“趋庭”释为承受父亲的教诲呢?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是孔子的儿子,字伯鱼。孔子在庭前教育孔鲤不学《诗》就不善于说话,不学《礼》便无法立身处世,孔鲤听从父亲的教诲,便学《诗》、学《礼》。“趋庭”也称“庭趋”,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  相似文献   

14.
最近,关于中小学生猛编‘名人名言’的新闻成了热门话题。据调查发现,为了使作文更有说服力,更有份量,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套编造名人名言的‘看家本领’。诸如‘托尔斯泰曾言:诚实而有信,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绝不可或缺的素质’。这样的人为名言,就实实在在出自初二学生之手。这些学生都能把名人名言编得炉火纯青,作文想表达什么观点,就会有一个‘名人’说得毫厘不爽。  相似文献   

15.
“能水”的注释,历来众说纷坛。据笔者手头的资料归纳有这么几种——1.“指会游泳。‘水’在这里用作动词,指游泳”(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冯其庸等注《历代文选》:“能泅水的意思”。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知识短文在“名词的活用”中采用的就是此说:“水:游泳。前有能愿动词‘能’。”2.“能水:游水。能,动词。”(高语第二册课文注释)3.“能是形容词”(黄岳洲主编《中学语文教案》),释为“善”(杨注,见《汉语大字典》能字条)。于在春先生译“能水”为“好水性”(《文言文普通话翻译》)。4.“能,当读为‘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辞源》在释“通‘耐’”时为“受得住”。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一目中写道:“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一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课本附录中的《文言实词及其活用》,是一篇辅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的知识短文,内容精要、好懂,很有实用价值;但其中有几处疏漏,常常引起学生的质疑。一、"官""理"是不是名词在"什么是文言实词"一章里,举了《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个例子:"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短文接着说:"其中,‘树’‘官’‘理’‘业’是名词,‘知’‘种’是动词……"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在注释《冯谖客孟尝君》中“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的“夫”字时,认为“夫”是“句中助词,没有意义”(见372页)。在该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短文中又举此句作例,说明“‘夫’用在句中动词之后,起辅助动词以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这显然也认为此句中的“夫”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您’和‘你们’有时是可以通用的。本文的观点是‘您’是‘你们’的分支,也就是说‘您’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并定型的。‘你们’的读音是‘ni men’而‘您’的读音是‘nin’。‘你们’连读时就是‘您’。在字形上说,‘你们’和‘您’都含有‘尔’这个字。‘尔’这字本身就有你的意思,通过‘尔’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发展轨迹。在字义上说古之‘您’有‘你们’之意,尽管今之‘您’已经没有了‘你们’之意,但是它是从‘你们’变化来的。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学林出版社,1985。下称《指代词》)指出:“把相对的两个性状词‘多’跟‘少’合成一个词‘多少’,这构成一个询问一切度量的典型,准此可以有‘大小?’‘轻重?’‘高下?’‘深浅?’‘远近?’‘早晚?’等等,这些格式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我们见到的实例只有‘大小’跟‘早晚’,其余的都让‘多远?’‘多重?’‘多高?’‘多深’等格式替代了。”(355页)近日读书偶寻得“远近”之类的实例若干,可为以上论断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