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施蕾 《文教资料》2014,(14):30-31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符合创设审美情境、指导审美朗读、启迪审美创造、深化审美感悟这四个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将美育渗透到每一节语文课中。  相似文献   

2.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该具有教文育人的思想。于漪教文育人思想的主要内涵是:教文和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教文育人的培养途径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结合语文核心素养,发现于漪教文育人的思想对当今语文的教学有很多的启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目中有人、发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素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活动,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 的能力,更深一层要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活动应是:“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味盎然,获得艺术享受。“诚哉是言!就以《我的小桃树》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笔者有如下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活动 ,不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更深一层要培养学生懂得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于漪老师曾说过 ,语文教学活动应是 :“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 ,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 ,带领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徜徉 ,让学生学得愉快 ,学得兴味盎然 ,获得艺术享受。”诚哉是言!就以《我的小桃树》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 ,笔者有如下两点体会。一、认识美、体验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关键首先 ,美 ,要从课文中塑造美的语言和美的形象去寻求。《我的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篇精美…  相似文献   

5.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她审美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点体现在她的语文课堂具有美好和谐的课堂心境、自由融融的师生亲情关系、丰富形象的语文教学手段等方面,充分发掘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  相似文献   

6.
好的导语是培植审美心境的第一步.于漪老师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相似文献   

7.
于漪老师说过,教育有理想色彩,真正的教育是牵引人的灵魂进入精神境界,教育要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在乐观的生活态度上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教育力量是不可替代的,语文作为母语能真正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语文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要充满快乐,在愉快中接受教育,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谢文丽 《广西教育》2022,(21):151-153
本文论述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在美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聆听美的声音中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在联想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从韵味挖掘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表现、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欣赏中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实验修改版 )》的“教学目的”中就明确规定 :“在教学过程中 ,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名师于漪也以“人文”释语文 :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那么 ,该怎样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内涵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人文有关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本着“让美充溢语文课堂”这一理念,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一、通过诵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审美也必然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音韵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古代美术技法和文化内涵入手,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将美术的技艺教学与文化内涵融合,突出学生的心灵感悟。通过线条、色调、造型、色彩关系、构图、临摹、创作等教学实践与人文素养,生活品味建立关联,通过在教学中的美学应用来加强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色彩观察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提高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提升职高美术专业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2.
萧统《文选序》是研究《文选》选文标准的重要依据,但学界多集中于对“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理解,对其中“文之时义远矣哉”一句大多未加关注,而此句在整个序言中既上承,又下启,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文之时义”中“时义”一词的理解,对于确定《文选》的选文标准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文选序》全文,考索文、时义、清英,“时义”当指文章美好教化功能之意.再结合萧统本人的文学观及当时重华采,尚巧似,追求骈俪、声律和文采之美的文学风尚和审美追求,“文之时义”在内涵上可兼指形式上追求艺术之美、内容上注重教化之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也有了现代化的标志,在音乐方面,我国的音乐文化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融入了中国风的音乐在社会上更是掀起了视听狂潮。文章通过对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中专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加强中专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并对未来中专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中专教学的重视,加强学生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阚翠萍 《天津教育》2021,(3):134-135
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发展等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节奏作为音乐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寓于音乐中,还对学生学好音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节奏的训练,为学生后续音乐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中国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应从强化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注重融入传统审美要素、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激情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构建学生知识框架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打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探讨学生审美教育的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审美想象力是个体审美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决定了可以通过有效的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而,教师紧扣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通过感受、朗读、创作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审美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情况及原因调查,发现彝区农村学生辍学情况较为严重,辍学的原因有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复杂多样。只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彝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才能有效改善凉山彝族地区初中生辍学严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在儿童画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总是以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一味地注重绘画的结果,忽视了绘画过程的普遍现象,要改变现象一定要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一定的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