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哲学采用对话学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对话是在教学中发展思维的最佳工具。儿童以哲学为内容展开对话,遵守对话规则,教师采用各种言语技巧组织对话学习法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哲学解释学与教育对话有着内在的契合,哲学解释学关于理解与对话问题的诠释和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于回答“教育对话是什么”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向度。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的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即主体性对话、理解型对话和反思性对话。从本体论角度考察教育对话,以解释学的思维观照教育对话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对话中学习--儿童哲学对话学习法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哲学采用对话学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对话是在教学中发展思维的最佳工具。儿童以哲学为内容展开对话,遵守对话规则,教师采用各种言语技巧组织对话学习法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哲学”从本源上说,是围绕着哲学问题而进行的对话。哲学对话的伟大传统向我们启示了哲学教学的最佳方法就是对话教学。如何把对话教学应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过程之中,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实施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其理解观、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等思想为我们解读对话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对话教学,具有民主性、创生性、共享性等特征,对促进教学主体双方的共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其理解观、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等思想为我们解读对话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对话教学,具有民主性、创生性、共享性等特征,对促进教学主体双方的共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话中所面临的具体困境的分析,以推动哲学比较对话的自觉反思和深入发展,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去创立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犹太神哲学家马丁·布伯以诗意的语言呈现了他的“对话哲学”或曰“关系哲学”(philosophy of relation)。他认为关系才是本体,他强调“我一你”关系的直接性、相互性、相遇性,并通过这种真正的关系,重新界定语言、时间、自由等概念。然而,究其实质,“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事件。以“对话哲学”这一理论来观照阅读教学,对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有着重大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话与教学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与人文关怀是对话教学与文化哲学实现共契的逻辑起点.从文化哲学视角看,幼儿园对话教学涵盖了教学文化、对话文化和生活文化等基本文化内涵.幼儿园对话教学的现实境遇呼唤走向真正对话之旅,为此要求教师重塑新的身份,并努力践行文化回应性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一方面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批判近代科学理性的同时恢复实践理性的本来面目,因而他的诠释学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或者诠释学的实践哲学。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作为实践哲学,在《真理与方法》中表现为对理解的应用性问题的强调;而在其后期思想中,伽氏试图以诠释学的实践哲学来维护或确立人文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合法地位,把实践哲学看作具有基础意义的哲学。诠释学的理解本体论离不开语言的对话,对话也是实践哲学的基本条件,因而对话精神是伽达默尔实现诠释学实践哲学理想的有力工具。伽达默尔认为人类未来社会的最终理想就是交谈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对话"是幼儿园师幼互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幼儿园中的"对话"多停留于单纯的言语应答,存在诸多诟病。本文例举幼儿园中常见的师幼对话案例,用教育哲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解读,期望有利于幼儿教师对其与幼儿的"对话"进行哲学反思,从而使师幼实现真正的"视界融合",彼此理解,敞开和接纳,回归幼儿和教育本该有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我们根据对于中西哲学各自的特质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和对于中国哲学之适应现代生活是否有自信心而将中西哲学的对话划分为四种范式 :无清楚认识而自信、无清楚认识而不自信、有清楚认识而自信和有清楚认识而不自信。在中西哲学的对话历史上 ,第二种对话范式曾长期居于支配地位 ,而近年来第三种范式的兴起则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它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有可能以某种方式获得重建 ,并与第四种对话范式构成有利于真正形成一种适应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现代中国哲学的张力关系。而这两种具有张力的对话范式之间的互动关系 ,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同源性、同问题性和互补性;真正实现和加强两者对话,必须走出对西方哲学一知半解、简单比附、望文生义等五个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伽达默尔的对话哲学做了述评,认为其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是理解,归宿是语言,模式为对话,具有明显的伦理学倾向.高校课堂教学应该借鉴伽达默尔对话哲学的理论精髓,尊重并开发学生的"个人受教育史",追求理解的高级状态--反思,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同时重构新的师生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揭示了当今社会对话的本质与特征,其独特深遂的思想使我们对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文章在马丁·布伯对话哲学视野下,简单阐述了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对高校教育中现存的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启示,从而拓展了高校教育观念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展画  吴岩 《教育研究》2005,26(5):70-76
儿童哲学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课程,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中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儿童哲学以其“对话”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儿童哲学的提出者李普曼建构了极为庞大的儿童哲学理论体系,内容涉及对话的目的——意义发现;对话得以形成的平台——探究群体;对话的过程——群体探究;对话环境的激发——儿童哲学教材等诸多方面。儿童哲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儿童生活意义发现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主体间性领域的提出更接近对话的教育本质,体现了教育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在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上,儿童哲学作为可操作性的课程,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直接性"、"相互性"、"之间"、"相遇"等概念,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本源性的"对话"关系世界,其深邃的精神内核使我们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等有了全新的理解.在马丁·布伯对话哲学视野下,我们构建起新的教育关系世界,即教育的对话世界.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本体论关系”、“之间”、“相遇”等对话哲学话语基础上的教育管理观,倡导主体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它认为对话是在教育管理权力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管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理解与互惠,实现双方共同成长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20.
禅宗公案是禅宗与中国佛教其他派系差异性的最突出体现,其采用的对话言说方式更是其独特性最佳外显。禅宗公案的对话是中国对话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西方的对话相较却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文章重点分析了禅宗公案对话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与戴维.伯姆所倡导的对话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