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2年试用)明确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让学生获得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系统知识的传授,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学了不少词汇和语言知识,却很少有语言实践的机会,即缺乏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高分低能”就是这一实际状况的具体表现。他们学了几年的英语,却不能有效地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不能用之于社会。因此,我认为:英语教学应以培…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在英语教学里要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用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用什么;怎样用就怎样教,怎样教也怎样用。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尽量利用教具,创造适当情景,进行以英语作为交际的真实的或逼真的演习。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学得有兴趣、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学到英语的用场,学了就会用。  相似文献   

3.
郭海泉 《现代教育》2003,(14):60-60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一词汇、语法、句型等奖的较多,也较重视听力、会话水平的提高,但却很少想到将语言当作一种实用技能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应涉及各类主要的活动以及各种情景下的英语用语规范,在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特色,突现英语语言特色,体现英语教学特点方面等等。  相似文献   

4.
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原则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英语教学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堂和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的效果,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因素,而且受制于学生的心理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好英语的基本条件,对英语总有恐惧症的学生,其结果可想而知。心理专家认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人的潜能大大高于其实际发挥出来的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建立语言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课堂教学交际化,改革考核内容和营造听说英语的氛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的“培养学生的初步交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之要求,我们应注重英语的交际教学。英语交际教学,即学生通过对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技巧的掌握,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用英语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说英语、听英语、写英语等多种英语应用能力,并为他们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实施英语交际教学,就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海姆斯的交际教学法认为,获得一种好语言是学生的内在变化,教师作为外力,只能起促进作用,决不能代替学生的内因变化.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交际去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9.
钟兮 《新疆教育》2012,(15):181-182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这种能力是否培养起来了,也是在使用当中检查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英语教师在工作里必须时刻注意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邓毅光 《广东教育》2007,(7):107-108
一、实施课堂教学交际化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广州市采用了以"结构--功能大纲"(Structural-Functional Syllabus)为依据,以"情景-结构-交际"为编写路子的广州初中英语教材,该教材既重视外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的作用,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培养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服务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12.
培养初高级学生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是中学乃至高年级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基本标准。对交际能力的含义,语言学家们有许多分析。概括起来,交际能力至少要包含3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能力,即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有语法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第二是运用语言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指在预先未知的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填补信息沟,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的能力;第三是社会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懂得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准该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要求得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翠兰  庞瑛 《山东教育科研》2010,(21):F0003-F0003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把基础教育从知识能力型教育转到素质型教育上来,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外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目标,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运用交际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是一门基础课.更是一门进行语青交际的工具课。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这显然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一、英语课堂英语交际化教学的内涵所谓英语课堂交际化教学,就是指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使用英语,连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英语信息,使学生置身于全英语化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形成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地说,英语课堂交际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或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进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材料,并能用口头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英语教学"在于应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英国语言学家威多森(H.G.widdowson)认为语言活动有两个层次:一是把听、说、读、写作为手段,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外语的规律,学会正确的用法;另一个是把听、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阵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使学生积极参与交往、乐于交往 ,形成善于应变的交际能力 ,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开辟英语交际阵地 ,营造语言环境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交往 ,培养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就必须给他们提供良好的交际环境。交往的范围越大 ,环境创设得越好 ,氛围越浓 ,学生使用英语交往的欲望越强 ,交往的内容越丰富 ,效果越显著。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英语教师应充分开辟交流阵地 ,激发学生用英语交往的兴趣 ,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里的交际原则,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力争做到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在英语教学里要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用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用什么;怎样用就怎样教,怎样教也怎样用.教师或学生不是单纯地教或学英语知识,而是通过操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尽量利用教具,创造适当情景,进行以英语作为交际的真实的或逼真的演习.这样使学生不仅能学得有兴趣、有成效,而且能真正学到英语的用场,学了就会用.要使学生从最基本阶段起就迈入实践掌握、尽早运用的正确之路.要设法使学生爱学、勤学、会学,把兴趣与意识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兴趣一直高涨:把成绩和能力都抓住不放,能力一直得到突出;把教与学密切结合,使学生经常可以在脱离教师情况下,沿着正确的轨道自主前进.  相似文献   

19.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虽然它不是人类交际的惟一形式,但毫无疑问,它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我们精心设计的整个社会结构都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的。假如我们没有口头语言和书面书语言,我们就不可能创设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交往系统。可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为了显示他们可以记住各种各样的语法或语音规则。综观日常会话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你所需要的是信息,是根据语意实现自己和他人的交际,而不需要语音、语调和语法的规则。会话时,最重要的是表意要清楚,说话人和听话人能相互沟通。很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交际教学法一经出现便很快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被推广开来。本文在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师范院校尤其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英语交际教学法没有被推广开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