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验功能从属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论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该文分析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几个英文译本,通过功能语言学中经验功能的分析来揭示关于诗歌中意象翻译的一些规律,为古诗意象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通过对《天净沙·秋思》三个译文的对比分析,得出在文学翻译中对原文格式塔整体的再现比对各个语言成分之忠实更重要.无论在原文理解、译文表达还是翻译评论上,我们都不可忽视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3.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理论,近年来学者们在诗歌翻译中渐多使用,指称对译语文本中所保留的原作中新奇内容的表达、表征和接受。本文就《天净沙·秋思》的两种译本做出比较分析,并对陌生化翻译策略在诗歌翻译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翻译强调文化的差异。提倡展示目的语和源语的差别,鼓励译者走出原作者的原宥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本文主要从解构主义翻译视角解读《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以此来讨论中诗英译的标准和策略及文化意境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古诗源远流长。《天净沙·秋思》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古诗之一,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翻译过此诗,因此有不少英译本。本文通过对其中几个英译本的赏析,旨在从前辈学者的作品中吸取经验,进而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6.
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文学的载体,因此可以说,模糊亦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模糊的审美价值在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为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激活读者的审美想象,使其在解读与鉴赏中完成对原作的接受.文学模糊主要表现在语义模糊、意象模糊和句法模糊等方面.对文学翻译应把握原作的意义,适当保留模糊性,以让读者去创造,发现原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7.
觉;或许,下面的景致只是当年马致远的幻 或许只是今天人类的一时疏忽; 或许……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界定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的基础上,对《天净沙·秋思》英译中的三种隐性衔接处理方式——显性对隐性、以隐性对隐性以及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进行了译本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三种翻译方式可谓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9.
《天净沙·秋思》是广为传诵的元曲作品。比较分析这一作品的三种英译 ,有助于我们认识译诗如何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金秀 《甘肃教育》2008,(11):57-57
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只用寥寥数语就写尽了游子之思,凄清的情思幽幽地迂回于字里行间,这久久不绝的凄清成就了这首元曲独有的美学色彩——凄美。那么,这首小令因何能写绝了凄清呢?  相似文献   

1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撼人心魄、动人情肠的美文。其中具有意象美、意境美、音乐美和空灵美等美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臣 《英语广场》2020,(7):37-40
框架语义学对理解原语文本、构建译文和评价译文质量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框架对等的角度评价《天净沙·秋思》的五个版本的英文译文,通过分析译文中框架元素的增减、更换和框架视角的转换来判断是否存在漏译误译等问题,从而评价译文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3.
对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中情与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 ,认为这首词之所以充满艺术魅力 ,在于它将深秋的迟暮苍凉之景与游子的“秋思”情怀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理论为指导,对"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找出译文与原文在小句过程描述方面的异同,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各个译本的特点,指出用及物性系统来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篇幅短小,意蕴深远,结构精巧。作者匠心独运地对蒙太奇艺术手法加以运用:以秋景萧瑟的形象元素,将多画面组合排列于与之适应的情境中,营造出超越画面具体内容的整体意境。巧妙地糅合了抒情、重复、对比、心理等诸种蒙太奇手法,抒发了中国文人墨客传统的羁旅、悲秋的情感体验,激发起读者对人生的心灵感悟。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创造出画面组合的集约效应,将羁旅他乡的游子内心那种无限凄凉、悲苦、孤独、寂寞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层次结构上、修辞手法上、声律的运用上,将十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罗列在一起,让读者的想象将它们连接成一幅深秋夕照图。它们连成一体,共同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那份感伤之情,从而让读者领悟到这首小令的结构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人们往往从空间、场景、事物、人物等方面把握诗意,体会情感。其实,这一切都受时间的制约和支配,正是时间概念的一再出现和时间的不断运动,构成了叙述、描写与抒情的节奏,使作品犹如音乐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了激荡人心、动人心魄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立波 《考试周刊》2008,(53):125-127
埃兹拉·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意象诗歌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赏析,从诗句通过不同意象的叠加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与绘画的应用、动静景结合、音律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来理解意象诗歌的特点,体会意象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并提出了<天净沙·秋思>隽永的艺术魅力来自它奇特的构思美、深邃的意境美和严谨的声律美.  相似文献   

20.
《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正是由于这首曲所散发出的浓郁的思乡情绪。但是这首影响深远的散曲,其思想内涵除了大家熟知的思乡这个层面外,还包含了主人公在辛苦疲倦之后那种依然继续奋斗的雄心。以秋色衰景反衬,更加表明了人物奋斗之艰难。这才是马致远营造如此冷落苍凉意境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