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卢梭异化理论的逻辑前提是"自然状态",这个"自然状态"是人原初而又本真的生存状态。可是进入社会生活当中,人的本真生存状态就异化了,而异化的根源是人"自我完善化的能力",而且异化的具体历程经历了私有制、国家和专制制度三个阶段,这也是人类不平等的演进过程。那么不平等根源的消灭就是对人类的异化生存的扬弃,是向本真的"自然状态"的回归。但卢梭的回归不是复古,而是一种以超验的维度对现实的解构与建构,同时他也找到了超验维度与经验维度相结合的现实通道,那就是"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2.
运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道德生活?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诠释了"结果运气"对人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评价产生的影响。运气影响行为结果而产生的某种情感不规则性,使人们在功过判断中存在一定的偏见,也与抽象反思的"公正准则"之间产生了裂缝,而这种不规则性却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目的和效用。斯密对运气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加深了对人类道德本性的理解,也丰富了道德运气问题的当代论争。  相似文献   

3.
洛克的公民社会思想在公民社会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洛克认为,"自然状态"虽然是一种人人向往的生存状态,但同时又有很多缺陷,所以,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法的指引,走出自然状态,与政府订立契约,构建公民社会。洛克的公民社会理论是在"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观念的基础上构建的。当然,洛克对于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并没有像现代公民社会论者那样做出明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4.
自然角正激起幼儿探究科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常常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有许多学者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那么,自然角该如何创设?如何使小班的自然角不再成为单一的观赏角,走出大多数老师认为自然角对小班幼儿来说只是看一看,说一说的"小角落摆设品"的误区,而成为小班幼儿探索科学奥秘启蒙角?如何让小班幼儿同样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然角成为他们接触自然,探索科学知识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古典政治哲学将国家学说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自马基雅维里以来的近代政治哲学则是将国家学说建立在"国家理由"的基础上。如果说格劳秀斯还严格遵循着自然法传统,那么霍布斯对自然法的情感则非常复杂,他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社会契约论的逻辑前提遵循了自然法。但在他论述国家主权和国家功能时却遵循了"国家理由",这影响了斯宾诺莎。"国家理由"后来逐渐演化为主导国际关系原则,不仅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作用。为了人类发展需要,反思"国家理由"观念,应该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世界作为人类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浅谈老子“自然”概念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自然"概念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包括:"自然"是"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自然"是一种内在本性;"自然"是真实、质朴的品质;"自然"是指一种理想的状态或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其文何以如此淳粹自然,恬淡本色,直达艺术的"化境"?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本文试图从陶渊明仕隐沉浮的心灵历程、贴近自然的生存状态和诗意天然的艺术手法三个角度切入,回答上述问题,同时联系当今社会,揭示文学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思索真正符合人本性的生存状态,即:人在哪里可以诗意地生存。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西方边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边疆观。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对传统的边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利润永不满足的追求,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①资产阶级在争夺"势力范围",以及在追逐"势力范围"的延伸的过程中,各种五花八门的"边疆理论"应运而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又提出了以国家利益拓展线划界的"利益边疆"理论,公然鼓吹西方大国生存与发展利益要冲破本土疆域,这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警觉。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究西方边疆理论的演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虚,恒也;守中,笃也"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守中"思想。从宇宙观论视域来看,要达到一种道法自然、"复归于朴"、自然无为的状态;从认识论视域来看,要持守没有成见、偏见的虚静认知的状态;从主客体视域来看,要守住人心中淳厚和谐的心境,守住人作为人的本性和资格。  相似文献   

10.
所谓"苏联剧变",既指共产党丧失政权,也指由此导致的苏联解体。为什么这样一个几乎集中了全部权力的大党、老党及其国家在经历了74年的风风雨雨后,却在朝夕之间惨遭此命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在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中时常被忽视,那就是苏共执政中的非世界历史性特征。"世界历史性",是马克思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只  相似文献   

11.
霍布斯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其政治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论公民》和《利维坦》两部著作中,其中尤以后者最为清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性论、自然权利论、自然法学说、契约论、国家学说等核心的政治思想。从《利维坦》第二部分"论国家"的内容看来,霍布斯似乎是君主专制政体的衷心拥护者,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利维坦》第一部分"论人类"着手,重点考察他关于人类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权利与自然法的关系的思想,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以专制主义形象著称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霍布斯是怎样为他之后几百年的自由主义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的。  相似文献   

12.
陈献章曾经谈到过"实学"这一概念。但是,这并不表明陈氏很重视实学。在其心一元论或道一元论思想体系中,实学并不具有独立性和重要性。陈氏最终指向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不存在内外、体用、动静、物我之分。所谓的虚实之分除了方便论证和分析外,没有更多的意义。在陈氏看来,自然是至高、至善之存在,实学只有在自然状态中才有意义。因此,陈氏更重视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而不是其实用与否。  相似文献   

13.
超市,以其便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那么,作文教学中能否让学生像在超市里那样自由选择、自主作文呢?几年的"习作超市"的实践带着我们趟过了那段"山重水复"之地,跃上了"柳暗花明"的平台。一、在"库"中确定"买点"文章处处在,生活皆文章。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4.
王有鹏 《生活教育》2010,(12):42-43
《论语·学而》中有曾子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名言是曾子以学生的身份强调应该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忠"、"信"、"习"。学生自然需要"三省吾身",而作为肩负教书育人崇高使命的教师,也应该"三省吾身"。  相似文献   

15.
从古典政治哲学与现代政治哲学分野的角度看,霍布斯的国家概念是全新的。这一"全新"表现在霍布斯以"恐惧"这一"现代"激情为基点建立他的"利维坦":在自然状态下,身心平等的个人之间相互恐惧;由这一恐惧而推演出的最初两条自然律;进而订立契约及遵守契约的动机也必须依赖恐惧;国家的稳定也必须依赖个体对主权者的恐惧;以及两者之间战争的延续,也即恐惧的继续。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诗的本质和作用目的,中国古代向来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说法,通常认为"言志"是对政治理想的表达,而"缘情"则是自然情感的抒发。但在很多时候,"志"与"情"又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温柔敦厚"作为儒家文学观的核心思想,无论在思想还是方法上都对文学创作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那么它对"言志"与"缘情"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发愤著书"与"诗缘情而绮靡"是遵照"温柔敦厚"之旨还是对其的突破呢?本文从"言志"、"缘情"的含义入手,对它们与"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课前慎思] "近似数"这节课该教给学生什么?又该如何设计这节课?我思考:从生产到生活、从工作到学习随处可觅"近似数"的踪迹,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联系生活让学生感知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我们的计算教学是不是应该从"怎么做"向"为什么这样做"转变?"四舍五入"法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和数学研究中形成的求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怎样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经历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入数轴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丁然 《教师》2013,(6):65-65
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的内蕴产生一种顿悟性认识。感悟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感悟有哪些主要途径呢?现一陈管见。一、在阅读中感悟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具体可按"读、思、品、悟"四个阶段。"读"即解读文体;"思"就是理解文体的内涵;"品"要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和文  相似文献   

19.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恰如其分、自然流畅的课堂导入能够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怎样选择英语课堂导入?选择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有何重要意义?这是每位一线教师上课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在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技术层面探讨和分析心理环境方法(心理调节环境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状态描述的"个案?镜像?统计"方法、心理环境信息检测的"信息提取?反馈?判断"方法、心理分析的"平衡点?扰动点?特异点"方法、心理环境调节的"选择?实施?评价"方法、心理环境调节效果评价的"前测后测?对照测验?调节因素与效果相关测验"方法。然后从咨询师思维的角度,概括出这些方法各包含的三个要点,并讨论了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咨询师思维本身也具有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直觉思维"三个要点,最后总结出在运用心理环境方法时的"心理三角形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