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多元化经费投资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经费处于“世界性危机”时,仍能保证巨大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高等教育水平独居世界榜首,这应归功于多元化的经费投资体制。美国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格局被西方国家称为典型的模式。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一经费筹措体制,比较中、美两国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发展与变化,发现两国经费来源结构的差异,对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经费筹措体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以财政拨款和学费为主,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进一步筹措江西省地方高等教育经费需要更新理念,省级政府应成为地方高等教育投入的主体。政府应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和高等教育融资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使江西地方高等学校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处于“世界性危机”时,仍能保证巨大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高等教育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这应归功于多元化的经费筹措体制。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采取的措施与中国有不少相似之处,中俄高等教育有很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过去,在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完全依赖于政府。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单一投资方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因而改革高教投资体制,建立起多渠道的高教投入体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建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资体系的理论根据  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单一的行政投资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的投资模式。单一的行政模式是指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全依赖政府,国家负责提供全部教育经费。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集权、封闭、单一,投入不足,缺乏竞争。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投入体制是指教育资源的运作系统和制度,包括教育投入主体的确定和行为、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及其合理使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投入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这种多元投入体制是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本文拟从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和北京市建立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体制的方针政策出发,对北京市高等教育投入体制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在…  相似文献   

6.
加快西部高校发展迫切需要在各级财政给予强有力的经费支持的同时,建立和营造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体制与环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西部高校发展经费投入不足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西省1995-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线性回归及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江西省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双向关联关系,但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期不长,且人员投入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经费投入.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省,现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进一步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滞后、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应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既要保证"投入规模"适度增长,又要注重提升"投入质量"。要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行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的转变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引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转变推动了高校办学经费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给高校筹措办学经费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应当实施积极的办学经费多元化战略,引入经营理念、市场理念、改革理念,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过程中,其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呈现一定的特征。本文选取20世纪50-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大扩张时期作为分析的时间跨度,分析美国两级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演变规律,以期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级政府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