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催化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经济,反应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实验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的用量0.2 nol,催化剂的用量1.25g,反应物摩尔比11.2,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213-215
使用氢气发生器取代氢气瓶、氮气瓶作为载气源,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等酯系物取代苯系物作为分离物,对传统气相色谱本科教学实验进行改进、优化,找到最佳色谱柱温、进样口温度、检测器温度、桥电流量程和进样量,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准确度,为改进本科实验教学,建立绿色化学、节能环保的实验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高中化学教材上乙醇氧化反应实验进行了拓展研究,发现红热铜丝不仅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醛,还能将乙醇一次性氧化成乙酸,甚至氧化成CO2.介绍了乙醇、乙醛、乙酸混合体系中乙醛、乙酸以及反应中生成的微量水的检测方法,巧妙地利用胶头滴管检验反应中生成的C02.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采用硫酸铁作催化剂来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乙酸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铁对合成乙酸异戊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3(乙酸用量为0.1mol),催化剂用量为0.9 g,回流反应1 h,酯化率可达96.69%.  相似文献   

5.
1乙酸乙酯制备实验 "乙酸"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由于蒸出物含有大量的乙酸和乙醇,仔细观察也能够看到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分层现象,但是这种分层并不像苯、四氯化碳等纯有机溶剂与水溶液的分层那样有明显的界面,不便于学生观察,是一个教学遗憾。  相似文献   

6.
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实验海南省琼山海南师院(571100)李雄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乙酸异成酯的合成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具有如下优点:酯化装置和操作简单、需时少、成功率高;反应物之一异成酸气味奇奥,而产物乙酸异成酯则具有比乙酸乙酯更加浓郁的水果香味,反应前后...  相似文献   

7.
"偶极矩测定"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法测定乙醇在环己烷中的介电常数、折射率和密度,根据Clausius-MosottiDebe方程,求出乙醇的偶极矩为1.66 D,与文献值(1.69 D)非常接近.此法具有操作简便、耗样量少、低毒性、速度快、实验数据线性好和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H3 PW12 O40/ZrO2-WO3为催化剂,以正戊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乙酸正戊酯.探讨H3 PW12 O40/ZrO2-WO3对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环己烷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1.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75 min的优化条件下,乙酸正戊酯的收率达95.4%.  相似文献   

9.
1误直接蒸馏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 乙醇和乙酸都易挥发,且能形成恒沸点混合物,直接蒸馏达不到除杂目的.可先加生石灰,使乙酸转化成乙酸钙和氢氧化钙,再蒸馏分离出乙醇.  相似文献   

10.
乙酸异戊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对乙酸异戊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作了研究,为乙酸异戊酯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ADAMS的微型管道机器人三维实体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小口径六轮机器人运动模型,创建了相应的仿真环境,并进行了三维实体运动仿真。通过对质心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以及对弹簧的力和驱动力矩曲线的分析,证明该六轮机器人在直管道内的移动具有基本的运动稳定性和可行性。为了解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形态和大小提供了一种实验手段。以管道内受限微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为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行走机构具有结构紧凑、驱动效率高、安装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工具痕迹是一种出现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是串并同类案件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案件现场的工具痕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小波变换原理,从纹理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工具痕迹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变换,提取灰度共生矩阵的相关特征参数构造BP神经网络对痕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能细致的描述工具痕迹图像的纹理特征,可以辅助刑事技术人员进行工具痕迹图像特征的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为提取剂,用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的黄酮,用Fenton法初步探究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并与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溶液和芦丁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乙醇浸提法提取滇大蓟中黄酮的最佳条件为:6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得率为0.163%;同浓度同体积的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和BHT溶液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为:滇大蓟提取液〉芦丁溶液〉BHT溶液。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寻找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产生最大的效益。基于效率公平观,配置产生的效益应按资源在配置中的贡献来分配,并通过市场对该种资源的需求程度来实现资源的价值量化。资源按其所属范围可分为私有资源和共享资源,私有资源的差异性、多样性决定了分配的差异性、多样性。法律和市场经济规则应保障个体对共享资源占有或支配的机会均等。从按资源分配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社会分配不公平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提出利用“时间差”对学生进行跨栏跑技术评定的方法,并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制订出体育系普修课跨栏跑技评评分公式.  相似文献   

16.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禁用偶氮染料中代谢物苯胺类物质的检测。采用自制的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小柱可以同时吸附水体中的苯胺类物质和其他常用染料。HPD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苯胺类物质的吸附量大于对染料的吸附量,解脱性良好,适宜于做本方法的固定相。利用丙酮和乙醇2种溶剂的不同极性,将染料与苯胺类物质进行洗脱分离,解脱率较高,适宜做本方法的洗脱剂。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初步建立起一套快速、简单、实用的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十二酯以外的其它丙烯酸高级酯的均聚物及与第二单体 A(丙烯腈)的共聚物对标准基础油基本无降凝效果,但应对润滑油有较好的增粘作用。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丙烯酸十二酯以外的其它丙烯酸高级酯与第二单体A进行聚合试验,将聚合物以质量分数为1%的添加量加入到润滑油基础油中,对调合油的粘度进行测定,以增比粘度ηsp 、粘温指数 Q和粘度指数VI为考察目标,探讨丙烯酸十二酯以外的其它丙烯酸高级酯的均聚物及与第二单体 A的共聚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增粘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公务员招聘、录用问题,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招聘人员时,要体现择优录用的原则,就应该将定性的标准定量化,即将专家对应聘人员的等级评分和用人部门对应聘人员的期望要求分别赋予相应的分值,并设为两个矩阵,将这两个矩阵相乘得到应聘人员相对于用人部门的综合素质得分,按得分的高低进行录用.同时考虑了应聘人员的意愿,把志愿用一个权重矩阵来表示,把权重矩阵加入到上述运算中,得到了考虑应聘人员意愿的人员录用结果.  相似文献   

19.
菠菜中含有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黄色)和胡萝b素(橙黄色)等多种天然色素.本文首先分别用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处理菠菜,其次用石油醚(正己烷)分别和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提取色素,最后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根据层析效果选择合适的色素去滴定不同厚度的薄层板,以比较展开效果,结果表明用甲醇和石油醚(正己烷)提取的色素在石油醚:乙酸乙酯3:2的展开系统中展开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during a dictogloss task o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passive form is investigated. Subjects were 34 Dutch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fifth year of Englis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wo dictogloss tasks, which consist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in small groups of two texts read by the teacher (+interactio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bmitted to the same tasks, but this time the students had to reconstruct the texts individually (−interaction). Knowledge of the passive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 pre-test. After the treatment a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were administered. By means of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t c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that recognition and frequency of use of the passive differ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in which learners are encouraged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 qualitative analysis makes clear that numerous instances of interaction lead to the noticing of passive 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