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直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可上溯到英法近代哲学以至更远。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争自由的历史。从苏格拉底到费希特和黑格尔;还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这些人的对于自由的不同认知成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热烈地追求自由,激烈地反对专削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但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深刻的历史规律,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高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2.
谭佳 《考试周刊》2012,(56):20-21
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继承前人的思想精华。19世纪初期先进思潮中的合理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它们所提出而未解决的问题,又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世界观以启迪,它们的失足之处也给马克思、恩格斯以鉴戒。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举辩证批判的利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不彻底性,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本质特点加以革命的改造,坚定了革命辩证法的信念马克思坚持理论原则、重视历史遗产的价值、注重于挖掘前人精神财富的独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而不是"全部哲学的终结"。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全部哲学都终结了是不符合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正确的。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不仅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产生了很多流派的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和谐作为哲学概念,是一个关系范畴。和谐社会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关系和谐的社会状态。从人类本性上说,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提高到与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理论高度,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提出了“和谐社会”。总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其深层意蕴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人,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逻辑起点,但唯物史观的形成却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研究人出发,科学地考察了人的问题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费尔巴哈论》中作了深刻阐明。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究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既是对他们以前的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完善,也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光辉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曾被列宁称为“十分明确而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在这本书中,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哲学,特别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科学地总结了以往哲学发展的积  相似文献   

9.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东西方都是以和谐自由为主。西方经历了古希腊的美是数的和谐、理念的和谐、形式的和谐到德国古典美学的自由说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中国古代的思想主要以中和思想为主,中和的内涵也就是和谐自由,可以说和谐为美的思想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篇经典著作,不仅在哲学史上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这篇光辉著作,可以较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同时还可以理解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它们是怎样在社会领域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钥匙。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既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观察和分析人与社会的方法。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入手,概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含义,即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并初步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政治文明、市场经济、物质文明、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建设、建立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恩格斯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俞吾金《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也是谈论这一问题的。他的文章的观点是建立在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等概念的不断偷换概念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建立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混乱理解的基础上的;他的观点的实质是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归类为康德式的不可知论哲学,而这是没有文本根据的;因而他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启示”,马克思与恩格斯存在“差异”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把二百多年的意识形态论发展史划分为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和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他认为,马克思总体上倾向于属于德国传统,而“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传统则是对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的一种兼容并蓄式的发展结果。因此,从德国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形成;从马克思主义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经由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演化历程。这是一种典型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梳理。  相似文献   

14.
孙朵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5-17,30
自从哲学产生以来,人的问题始终是哲学家思考和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而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归宿。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彻底解放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需要一定条件作为前进和发展的支撑。因此,人的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终归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必将指导我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与奋斗。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从康德到黑格尔,西方理性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德国古典哲学的生存陷入困境。从《费尔巴哈论》一文来看,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其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之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与新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协调发展观进行了初步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与人的协调交往、人自身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阐释。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握其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人们深刻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视野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是马克思对近代知性思维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双重超越,彰显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特有品格。马克思诉诸“历史”本身的实现来消灭现存事物的态度及其所孕育的釜底抽薪式批判方式。是我们特别应该习得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非历史地对待马克思哲学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贻害无穷。其学理原因在于对马克思“历史”视野的误读和遗忘。这要求我们吃透马克思“历史”视野的真精神.重新认识马克恩哲学革命的珍贵遗产,立足“历史”本身,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继者发展和完善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其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不断丰富发展的与时俱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论,马克思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历史的发展中,道家思想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独特的领悟,在哲学史上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把道家思想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有效地结合,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