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是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受教学组织不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场地与天气欠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运动损伤。所谓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按照运动损伤的组织和部位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关节损伤;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目前,国内众多学者针对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规律、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以国家专业运动员和体育院校的学生为对象,针对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运动损伤在中学生群体中发生率较高是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并突出健康为目标的一门课程.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的.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中职体育课程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以落实,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能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王合成 《教师》2008,(18):108-108
体育健康教学以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在运动、练习、锻炼身体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对运动损伤原因了解不够、缺乏运动经验与自我保护能力等原因,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及锻炼者的健康、学习、工作,甚至会造成身体终身残疾的严重后果。显然,了解运动损伤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达到体育健康的目的,对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才有倡导力和推动力。通过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分析,运动损伤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每位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一年当中都有发生运动损伤的经历,多数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年发生次数为3~5次;腰背部、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是赛艇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5个主要部位;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期为赛前集训时期;肌肉韧带拉伤、腰肌劳损、骨折、软组织挫伤、关节损伤是赛艇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5种主要类型;运动损伤以轻度损伤居多;运动损伤的原因多样化,身体疲劳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为预防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对教材的几点认识: 一、课程蕴含的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它把"体育"与"健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体育为手段,健康为目的,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学校体育学科教育、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作为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孙克诚著,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一书,从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依据,客观、详实地介绍了体质健康教疗基础理论以及体育教育健康基础概述、常见运动型病症及运动损伤,以及田径、排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多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运动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最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不忽视运动技能。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明确指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在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中,虽然大刀阔斧、删繁就简,把复杂的知识内容删减为以"人和生物圈"为主线,以生理活动为中心,形态结构服务于生理活动.综合考虑学生社会和生物课程方面的需要,科学选择了"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健康地生活"等十个主题.但一些基本的生物课程观点仍然蕴涵其中,要学好初中生物课程就必须树立以下几个基本观点,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初中生物课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杨瑾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145-146
随着武术课程的开展、普及,运动损伤时有发生,本文就武术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进行分析,为有效地预防大学生武术教学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皖西学院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为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合理健康的参加体育运动提供指导。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损伤半数以上发生在课余运动;踝部损伤和关节扭伤比例最高;篮球运动最易发生运动损伤;思想不重视、运动损伤知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合理、运动技术动作错误、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教师》2022,(1):75-77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实施现状,结合翻转课堂的意义,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健康领域教法课程中的运用策略,以落实"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习方法不正确,就容易出现运动损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沈阳体育学院田径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田径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特点及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提出预防措施,以保证教学、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质量,促进健康,延长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是大学生紧张学习后的良好的放松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事故时有发生,这与通过(教学)锻炼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宗旨相悖.因此,如何在运动中主动地预防损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体育锻炼的实践入手,通过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大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保证体育锻炼的正常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本培训的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师附小以"校本课程"为研究主线,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开展"煲汤式"教师培训.这些教师培训分为班主任培训、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所有的活动、培训都纳入了教师培训课程.同时,教师培训课程又分为理论课程、操作课程、健康课程、体验课程四大课程,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杭师附小这种"煲汤式"教师培训及制定的有力措施及配套管理方法,为我们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带来了一些启示及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因此,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阳光体育"、"校本体育课程"的内涵"阳光体育"以"健康、运动、阳光、未来"为宗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为要求。其内涵就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运动场,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参加体育锻炼,享受运动的快乐。是我国为改变"重脑轻体"的传统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校本体育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规定的总体框架内,根据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体育课程资源、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所开发形成的以学校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