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明 《语文天地》2013,(7):58-59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让语文教学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一、创设朗读情境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中,沉浸在朗读的美妙境界里。1.模仿古人"摇头晃脑"朗读"摇头晃脑"是古人在诵读诗文时的一种方法。模仿古人,学生会觉得好玩有趣,而乐于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少读得不错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举手;有的学生在众人面前朗读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学生朗读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为了高考,急功近利,课堂出现"重讲解轻朗读"的情况,课堂沉闷乏味.为了恢复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命与活力,要抓好朗读教学.首先,教师要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爱听、想听,从而产生朗读的欲望.其次,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对学生的朗读产生巨大影响.再次,要让学生学会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进而让感情在朗读中自然流露.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环节,让朗读成为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现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  相似文献   

5.
朗读教学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据调查发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忽略了在语言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并错误的认为只要多做阅读题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并未得到重视,更谈不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将分析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提出高中语文课堂应重视对朗读教学的应用,发挥朗读的教学功能,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是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的观点,它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特质. 这节课,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首先体现在朗读的运用.朗读的重要性自不需说,但现实往往是或停留在口头,课堂上不投入时间;或缺乏明确目的,只是渲染气氛的点缀;或形式单调,缺乏变化,停留在次数叠加的肤浅表层.这节课却相反.从朗读的单位说,有全文朗读,段落朗读,句子朗读,还有词语的朗读.从朗读的目的说,有为了理解课文的朗读,朗读在理解之先;有内化理解的朗读,朗读在理解之后.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时间被讲解霸占,朗读时间不足;课堂上电光声齐放,但是学生捧书朗读的画面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语文教师教育理念没有跟进,对朗读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导致朗读教学环节被压缩,常常用齐读代替个性化的朗读;二是因为教师群体朗读基本功较弱,不能指导和驾驭课堂上的朗读活动。虽然读了很多遍,但是朗读的目标模糊,指导无力,导致朗读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需要转换思路,扩大视野,将朗读的示范、练习、评价合理地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借助视听新媒体,利用各种交互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实践中来,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把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可是,由于课堂上教师的"不当"行为,往往使朗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朗读水平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既不会读,而且在课堂上也不想读,不愿读.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而一年级是培养朗读能力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面对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好朗读,发挥朗读的最大作用,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下面谈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读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成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讨论"朗读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界定"朗读"的内涵。此处所说的朗读,指的是一种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而不是舞台艺术的"美声"朗读表演行为。朗读是一种语言能力,它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朗读又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典型形式,那么,朗读就是阅读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实,朗读不仅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让朗读真正走入课堂,能使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赏情,在读中启智。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明确目标,提高学生朗读的质量;体味情感,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正>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主要手段。朗读作为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重视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与指导。朗读教学的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低下。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重视朗读,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  相似文献   

16.
张芳 《考试周刊》2013,(38):40-41
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越来越浓。语文教学要真正回归本真,必须重视朗读的作用,避免课堂上的听读及默读现象,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胡育华 《考试周刊》2013,(11):36-37
朗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高中教师应进一步明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重视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地位,进一步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策略及方式,呼吁还朗朗书声于高中语文课堂,提高高中生的朗读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词汇和情感体验的途径.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语文教学课堂越来越重视朗读,小学高段语文朗读的教学策略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就针对当今小学高段语文朗读教学,寻找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很重要,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语文教学,以讲代读仍大有人在,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使得课堂空气沉闷,导致学生朗读能力差。语文老师应充分认识朗读的重要性,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每个学段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堂为学生学习言语搭建了平台,而朗读是学生感知言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2):157-158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而课堂朗读又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朗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开场,是小学语文关键教学任务之一。但是,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也是这些教学问题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此,语文教师不仅要解决朗读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还需要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