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要以生活为源.在数学教育中,应该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接轨时,学生才能感觉到数学是鲜活而有生命的.实现"生活化"和"数学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和倡导的内容,但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片面理解,错误地将"生活数学"等同于"学校数学",出现了片面追求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倾向.对此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生活数学",认识"生活数学"的必要性和局限性,以及"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点.要克服"生活数学"的局限性,数学教学必须回归数学本质,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校数学",从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数学知识;从现实的生活问题中归纳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从普通的生活现象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与超越.新课程强调数学生活化,但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内容的置换.数学生活化不是用"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而应是借助现实、有趣的内容沟通生活数学与书本数学的联系,实现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可以说,数学课堂是"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这并不能说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表达时的“生活语言”能取代进行数学概念归纳时的“数学语言”。众所周知,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我们在数学教学时,既要明确地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同时又应该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既要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就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它强调数学教学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  相似文献   

6.
黄少荣 《陕西教育》2005,(12):24-24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永远无法剥离.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依存.作为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数学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从实践来看,对“数学生活化”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有必要对“数学生活化”作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只有如此,才能让凝固的数学变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数学教育波澜迭起,而其中的“生活数学“思想也早已深入人心.数学要与生活想联姻,要嫁接生活,要以生活为深厚的土壤滋养自身.确乎如此,但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却或多或少地将“生活数学“漂浮化、空洞化、虚脱化.在数学课堂中虽然能够清楚地看到“生活数学“的身影,但却不是“生活数学“的本身,“生活数学“离开了学生扎实的思维培养,就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数学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但目前对此认识不一。对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片面理解导致了数学教学的偏差。“数学化”与“生活化”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基点。数学教学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紧扣数学主题。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运用数学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以便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  相似文献   

13.
"生活味"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味"是本质,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教师应努力使"生活味"和"数学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当今社会,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的数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让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好的走入课堂,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的学习?一、创设情境感受数学成功的一节数学课,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必要的假设和猜想,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起他们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如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数学教师都积极投身数学教学改革之中,认真学习新理念摈弃传统课堂的种种弊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渐渐地数学课堂似乎变得:"生活味"越来越浓了,"数学味"越来越淡了.本文基于数学教学中"生活味"与"数学味"之间的关系谈一下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对新课改有所裨益. 一、创设"生活味"不能喧宾夺主,让"数学味"醇香浓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数学生活化”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推崇。然而,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从美国的“木匠教学法”中受到启发,重新认识我国的“数学生活化”,并对其做了界定,从而提出了走出“生活化”误区的对策:正确处理数学和生活的关系;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生活化”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紧紧联系学生实际而不是教师自己,真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中努力创设绝大多数学生经历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应用意识很淡薄,许多学生只是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离开课堂,走出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