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西游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语言、人物、情节等多个角度欣赏这部巨著.每个角度都能体会出小说的经典.小说中,文学大师吴承恩拉开人物感知、动机和行为的距离,制造冲突,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从这个角度引领孩子们走进<西游记>,感受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一直是教学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兼有人性、神性、动物性的人物塑造方法成为西游记的一大特色.<西游记>是一部塑造人物形象很成功的名著,更是学生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范本.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长期有效的探索,使学生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悟空传>是网络写手今何在的代表作.它以<西游记>为底层文本,对它进行戏仿,颠覆了我们对<西游记>原有人物形象的理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突破了<西游记>的类型化原则,使我们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悟空传>对<西游记>不证自明的中心性、等级制的价值系统的合法性进行了质疑和祛魅,凸显了其解构神圣价值、建构世俗价值系统的追求和努力.  相似文献   

4.
<唐王书>、<唐僧取经>是彝文文献长诗中最有影响的、劝善行善的、带有佛道文化色彩的"彝族化"民间文学作品,长期以手抄本形式收藏于彝族毕摩手中,是毕摩在婚娶、节庆及火塘边"公开故事"的经籍.作品以宣扬孝道文化和善行善治为主要内容,但与古典小说<西游记>相比较,文学形式、内容情节、故事背景、人物形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价值取向亦不同.  相似文献   

5.
张振会 《考试周刊》2008,(15):186-187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和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可谓饮誉世界文坛的东方文学的双璧.两部巨著无论在思想艺术还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分别塑造了理想化的男主人公形象--源氏和贾宝玉.本文就这两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源氏与贾宝玉进行比较的同时,去探讨他们在各异的社会背景下的爱情命运.  相似文献   

6.
读《西游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语言、人物、情节等多个角度欣赏这部巨著,每个角度都能体会出小说的经典。小说中,文学大师吴承恩拉开人物感知、动机和行为的距离,制造冲突,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从这个角度引领孩子们走进《西游记》,感受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林冲棒打洪教头》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过招并打败了他。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人物描写精妙凝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孩子们喜爱四大古典小说,但并不知道为何会成为经典,成为名著,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我们有必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通过简洁准确的人物形象描写,感悟古典小说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进行了分析,可以使人们了解到:《西游记》打破了塑造人物类型化的模式,使人物性格趋于复杂化、人性化。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教学《水墨西游之美猴王》的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尝试,让学生接触水墨这种中国传统艺术,通过水墨表现自己喜欢的美猴王形象,能激发学生用水墨创作的兴趣。接着尝试用水墨画的语言对美猴王进行造型练习,让学生感受国画的造型手法。课始,先进行欣赏与感知,通过欣赏《西游记》动画来感受人物形象。在欣赏《西游记》动画时,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孙悟空的服饰外貌特征和生动有趣的动作神态。再通过表演《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国画名家的《西游记》作品,让学生感知水墨的情趣,由此导入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小说<西游记>多次采用了以假乱真的创作模式.所谓以假乱真模式是指作品中原有一个人物形象,后在小说故事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一个与原有的人物形象外形相类似的形象,并与原有的人物形象产生矛盾,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大故事的容量.<西游记>中的以假乱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并不出现真假难分的场面,假象与真象之间矛盾并不激烈,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由假象来推动.如孙悟空变成的假牛魔王、假有来有去,观音变成的假凌虚子,红孩儿变成的假观音,牛魔王变成的假八戒等.另一类是出现真假难分的场面,假象与真象之间有激烈的矛盾斗争,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假象与真象共同推动.如第五十七回里的真假孙悟空,连观音也不能分辨清楚,于是真假孙悟空上天入地,一直争论打斗到如来佛祖那里.众多的以假乱真使<西游记>这部小说异彩纷呈,给人以妙趣横生,目不暇接之感.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左传>记录的历史人物大约有一千四百多人.由于受编年体结构、分年记事的局限,<左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分散在各年的记事融合而成的.其中,一种是由分年记事逐渐展示某一人物的性格,从而构成完整的形象,属于"累积型"人物形象;另一种是仅记写一件事即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或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可称为"闪现型"人物形象.而且<左传>的写人,开始使用细节描写的手法,以表现人物性格的要素或其特征性行动.<左传>在写人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性,是后代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小说人物描写的源起.  相似文献   

13.
胡适、鲁迅和郑振铎三位先生是现代<西游记>研究开创者.胡适、鲁迅对古版<西游记>评点的批判和否定,以及稍后郑振铎所勾画的古版<西游记>演变关系,都曾为<西游记>论界所赞赏和反复引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他们关于<西游记>评点和版本关系的论述,多有失误,不足为法.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之一。长期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其中关于孙悟空人物形象的争论最多。这里面涉及到形象来源问题,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对形象典型意义及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从二十年代初始,关于孙悟空形象的艺术渊源问题的争论,延续至今,一直聚讼纷纭。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着重塑造了塞丝和宠儿两个人物形象.作品的情节和涉及的其他人物形象大都是围绕这两个人物间的关系展开的.塞丝和宠儿互为主体,共同建构并结构着对方的主体性.因此,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穿小说<宠儿>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6.
"三教合一"是明人阐释<西游记>的共同视角,"三教"在清人对<西游记>的文本阐释中则有着从"合"到"分"趋势.其中,以内丹道派的观念阐释<西游记>有着从粗疏到精致,从支离到系统的历史进程,是清代<西游记>文本阐释中的主流,影响相当深远.本文以<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为个案,参照<西游证道书>、<新说西游记>、<通易西游正旨分章注释>,切入内丹道派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内丹道派与<西游记>阐释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反讽在西方小说中源远流长,但在中国传统小说中较缺乏.直到明清,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作家才开始较自觉地运用反讽艺术,并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在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红楼梦>中,作家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反讽手法,对中国小说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在人物刻画方面,反讽特色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凌志  王士俊 《新作文》2021,(5):61-62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瑰宝,其丰富的内涵,精微的表达,深刻的主旨,凝练的语言,诙谐的形象,无疑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也是读写结合值得开发的好资源. 一、自读课的群文选读 自读课是整本书读写的第一环节.学生大多初略读过《西游记》,在此基础上我精选并印发相关群文,让学生带着任务精读,给足学生阅读时间,加深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在明清小说批评史上,张竹坡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通过对八股文理论的借鉴与引用,对<金瓶梅>思想与艺术进行了评点.对<金瓶梅>的评点,使其成为明清小说批评艺术的集大成者,为<金瓶梅>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古典小说批评与鉴赏理论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顾长卫在电影<立春>中以王彩铃为主线,塑造了一群追求梦想的小城艺术青年形象.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在王彩铃与其他人物形象心路历程的对照中,挖掘王彩铃形象独特的美学价值.并通过对王彩铃形象的解读,旨在探讨女性意识在人生悲剧中的救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