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惩罚学生,是为了帮其认识错误,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贬低他,损伤他的自尊心.切实、有效的惩罚,往往使学生由衷地感到高兴,并因此受益匪浅.而粗暴的惩罚,往往使学生自尊心受损,产生逆反心理.惩罚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花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社会呼声很高,但是,相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却屡有发生.显然,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十分错误的,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是不是适当的惩罚也要取消呢?中小学生年纪不大,阅历少,辨别是非能力也较差,正处在成长阶段,为此,犯一些错误在所难免,纠正这些认识和行为的不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怎么纠正?许多老师反映,对学生的教育,光靠赏识、引导往往是不够的,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就必须有足够大的外力.适当的惩罚就是这样一种外力.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家李镇西认为:"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笔者对此颇有同感.下面略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全纳教育理念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以期建立起一种特色、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满足我国特殊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特殊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如何实施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艺术问题.作者认为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目的,是而且只能是使受表扬(奖励)批评(惩罚)的学生得到教育.据此,作者指出,实施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时应该注意形式、时机、范围、频率等问题,使之成为一门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情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惩罚应遵循的原则1.对于可预见的错误要在警告之后再进行惩罚。惩罚不…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告诫过我们:"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和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很大,他们既需要教师的激励和关爱,更需要教师的"修枝去杈".在学生的错误面前,教师一味地宽容和姑息会助长他们的不良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教育的一大失败."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是赏识教育的补充,虽然不广泛提倡,但运用恰当,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科学而适度地运用"惩罚"手段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当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幼儿教师与家长们常常为怎么惩罚幼儿而苦恼.重了怕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轻了则担心没有效果,幼儿还会再犯错误.本文在此介绍一种名为"time-out"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抓住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方式是多样的,常用的教育方式如惩罚教育、赏识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都是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很少在教育上显示学生的"强势"的一面.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放下架子,适当地向学生"示弱"一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示弱"绝对不是包庇犯了错误的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如果是这样,那就是"软弱"或不负责任,学生会因此轻视你,甚至鄙视你.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特殊教育则是一门高超的艺术.特殊教育面对的是特殊学生,他们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或智力障碍,这使他们在学习上困难重重.特殊教育的教师应当尊重、关爱特殊学生,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实际,采取巧妙得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快乐、轻松、有效地学习.基于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三化"教学策略,使数学学习游戏...  相似文献   

12.
教育需要宽严相济,恩威并施.赏识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甜蜜的惩罚既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又维护他们的自尊,让道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  相似文献   

13.
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不良行为.惩罚是从一定的教育目的出发,利用学生犯错误这一良机,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虽然它有时要借助于一定的强制手段,但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让他们改进自己的行为,以便能理解规范,自觉地遵守规范,维护校园、班级的良好风气.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惩罚有一个严格的尺度标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惩罚呢?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在对残疾人进行称呼和描述时,"以人为本"用语(person-first language)倡导首先要对"人"进行称呼和描述,然后再谈其存在的特殊教育需要或某方面的障碍.这是特殊教育深入发展在语言形式上的体现,引导人们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残疾人,推动残疾人事业朝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这种用语形式所体现的理念和倡导的行动对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整个残疾人事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惩罚是家长和教师教育青少年的常用手段。虽然,绝大多数教育心理学理论都认为奖励比惩罚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教育中要完全放弃惩罚。在这里,我们关注的焦点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如何改进惩罚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惩罚经常出现,有的还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少人对于惩罚存在误解。因此,如何走出误区,改变陈旧的惩罚观念,避免有害的惩罚方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扩大惩罚的正面影响,是家长和教师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聋人中等教育如何与高等教育接轨的问题在现时期进行探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顺应了特殊教育要体现现代教育发展思想的需要,是特殊教育贯彻"三个面向"的需要.这个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关系到特殊教育如何深入发展,如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的问题,关系到如何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特殊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怎样在教育中有效地使用“罚”而杜绝“体罚”和“心罚”呢?笔者认为,至少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1.惩罚要及时果断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及时果断的惩罚,对“后进生”改正缺点很有好处。“后进生”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及时受到惩罚,受惩罚过程时间较短,对发生问题感知较清楚,对惩罚方法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而延时受惩罚并且受惩罚过程时间较长的学生,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立情绪。同时,接受不同时间惩罚的“后进生”,其矫正错误行为的程度也不同,及时受到惩罚的学生很少重犯类似错误,而延时受到惩罚的“后进生”则容易重犯。2.惩罚…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错误是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自然存在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数学教学中企图让学生完全避免错误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相反,在教学中通过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可以为学生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后的刺激;通过学生/尝试错误0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从中审视、体验和反思,从而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0,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善用教与学中的错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专家指出:学习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在练习、作业、试卷中的各种错误,甚至会在课堂内讲过多遍,结果他们还是错.教师应如何及时捕捉各种"错误"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效率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