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包房子     
黑熊开了一家面包店。为了吸引大家来买他的面包, 他在面包店旁边又盖了一座面包房。这面包房全是用面包做成的。砌墙的砖,房上的瓦、门、窗,屋里的沙发、床、枕头……都是面包。黑熊还贴了一条告示:“我们来打一个赌,谁能在我的面包房里住上整整一天,而又不吃掉三件以上家具,我就把这整座房子送给他。”大个子老鼠心动了。他想要这个面包做的房子。  相似文献   

2.
我在瑞士上小学一年级,我很喜欢我的学校。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除了上文化课外,还有各种活动。老师常常带我们去滑冰、滑雪、爬山、买东西,教我们做手工,给我们讲故事。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做面包,面包的名字叫Cridibanz。我觉得这面包很好吃,吃完后还想再吃,我就让老师把做法写下来。老师写下来了,我回家就按老师写下来的又做了一次。  相似文献   

3.
老师常常批评我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可我不想做“小皇帝”,我决定下厨,学着做一点家务活。就从做一顿早餐开始吧。我按照爸爸平时的样子,把鸡蛋打在碗里,用牙签在蛋黄上戳几个小孔,放在微波炉里转上一分钟,取出来一看,还不错哦!我接着又做了两个,然后加上牛奶,和面包一起摆在餐桌上。爸爸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3)
(一)天平的砝码有一个面包师,他做的面包味道特别鲜美,十分受欢迎。这不得不提到他经常光顾的那家黄油店。黄油店的主人是个农民,为人也很朴实,也很喜欢吃面包师做的面包,于是他们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豆蔻镇附近,有一个叫托莱摩斯的小镇,镇上开了大小百余家面包房。每年,小镇都会举办面包王大赛。比赛当天,所有面包师聚在一起,大显身手。大赛第一名的面包师,将会获得"面包王"的头衔。有一个叫博鲁特的面包师,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托莱摩斯镇的面包王。因此,博鲁特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每天面包房一开张,客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挤进来买面包。一天,在博鲁特面包房的对面,新开了一家面包房,面包师名叫赤  相似文献   

6.
面包商告状     
<正>有一个黄油商,经常去面包商那里买面包,面包商也常到黄油商店里买黄油。面包商发现,他每次买一斤黄油,那个黄油商都要少称一两黄油,于是他就告了黄油商的状。  相似文献   

7.
飞鸽传书     
阿才叔叔:您好!我非常喜欢《小学生时代》,每当有新的《小学生时代》"住"进我们班的图书角,我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抢。记得那一次,我们没下去做早操,也没向老师请假,被老师发现后,把我们留在班里狠狠地批了一顿。就在这"水深火热"之  相似文献   

8.
Sandwich DIY     
我们都知道sandwich是一种方便食品,就是在两片面包中加上一些肉和蔬菜。Sandwich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的一位桑威治伯爵(Earl of Sandwich)。据说这位伯爵嗜赌如命,就是到吃饭的时候也不愿停下来。于是他就叫侍者把肉、蛋、菜夹在面包片中,让他拿在手上边赌边吃。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夹馅面包叫做sandwich。现在sandwich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快餐食品(snack)了。Sandwich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两片面包,你几乎可以在这两片面包之间夹上任何食物来给自己做一个三明治。下面就让我们试一试,做一个三明治来吃。第一步:在一片面包上抹上黄油(butter)或植物黄油,在另一片面包上抹上蛋黄酱(mayonnaise)和芥末酱(mustard)。喜欢吃番茄酱(catsup)也可以放番茄酱!第二步:把花生酱(peanut butter)或者乳酪片(cream)、熟肉片放在涂了黄油的面包片上。想吃什么肉就放什么肉,香肠也可以!第三步:在乳酪上面放酸黄瓜片、番茄片和生菜。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再放些乳酪、芥末酱和(或)番茄酱、洋葱、辣椒、盐、黑胡椒和醋。第四步:将第二片面包盖在上面,就做成了一个sand...  相似文献   

9.
先讲一个故事,出处忘了,细节不一定准确,但确是真实事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东京人特别喜欢吃面包,他试过好多面包房,发现有一家的生意特别好,据说店中的师傅是全东京最好的面包师,能够做出其他面包师无法做到的特殊品味。于是,他想我能不能把这个手艺学到,在家里随时能吃到这么香的面包呢?他决定以学徒身份进入到那家面包房,跟着那位师傅学习如何做面包。为了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掌握做面包的技艺,他回到家中,就仔细揣摩师傅的制作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在那个时代的日本,人们对机械化有着特有的痴迷,于是他进一步想,我能不能制作一台机器来自动完成面包制作并达到师傅的水准呢?经过不断的尝试,他终于成功了。试吃过的人都无法分辨机器与人制作的面包。  相似文献   

10.
面包心     
茉莉小镇上的罗丝太太经营着一家面包房。每天,她都要烤一大堆面包,卖给小镇上的人们。罗丝太太的面包软乎乎、香喷喷的,人们都爱吃。为了让大家更喜欢,罗丝太太还发明了很多形状可爱的面包,有苹果形的、香蕉(jiao)形的,还有五角星形的。这样一来,人们就更爱吃她的面包了,就连面包房里的大猫和小耗(hao)子也很喜欢。一天,罗丝太太又有了新创意。她忙活了~阵,烤了一炉心形的面包。心形面包一出炉,立刻香气四溢(yi)。大猫闻到了,"喵喵"地跟罗丝太太要,罗丝太太只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07,(5)
我对意大利美食了解不多,不过爱吃Carpaccio、Mozzarella、 Tagliatelle、 Tiramisu而已。近日,吃了一个MILANO产的果馅大面包,立刻从这种平凡的食品中感受到了意大利美食的力量。本来我是个味蕾愚钝之人,但是天天早点吃面包,自然对面包的高下有了大概的区分。当然,好吃的面包是要去面包房里买新鲜现烤的。实话说,法国面包房出产的唯一好吃的面包就是棍面包,月牙面包也还香脆可口。但因如今CROISSANT的和面过程全部由机器来承担,所以也吃不出什么特别的不同。发面面包BIOCHE从来乏善可陈。所以,当我遇到MILANO的大面包时,就被深深打动了!其实,这就是一个不超过15欧元的大面包,但葡萄干和金橘的馅料搭配,却让整个面包散发着沁人肺腑的果香,每吃一口都是享受。意大利菜似乎不像法国菜那样瞎讲究,仅用老百姓的面条、米饭、泡菜就能做出十分美味的佳肴,所以  相似文献   

12.
<正>小时候,我作文很好,主要是我爱写得与众不同。比如老师出了个作文题,叫"一次谈话"。一般的同学写的都是自己做了一件错事,被爸爸妈妈或是其他长辈批评了一顿,于是铭记在心;也有写同学之间闹了点小误会,一谈心就和解了的。这两种写法我都想到了,可我想写一次更奇妙的谈话。想啊想啊,我就设想通过电话同一位非洲的黑人小朋友谈话,谈他们的苦日子和我们的幸福生活。其实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13.
细小的米兰     
三年前,我8岁. 爸爸和妈妈都外出打工去了,我寄居在任老师家.任老师有个儿子齐小卡,比我小一岁.每天早上,我跟小卡还在梦乡时任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起来为我们准备牛奶、面包.第一次,我碟里的面包比小卡的多.小卡不高兴了,嘴噘得老高,赌气不吃早餐.任老师耐心地跟小卡讲道理,要小卡也和她一样,和我分享他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一大早,面包房的麦太太就忙着揉面团、做面包。“啁啾!啁啾!啁啾!”两只小鸟落在窗前的大树上,快乐地叫个不停。“我真想知道,这两个小家伙在说些什么。”麦太太一边揉着面团,一边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地,麦太太把小鸟的叫声也揉进了面团里。  相似文献   

15.
炖牛肉     
正"姑娘们,徐老师以前带垒球队比赛的时候,队员们训练完后就一起上我家高高兴兴吃饭,大家都吃得可香啦!"这是我们的健美操徐淑斐老师在快下课的时候又在逗我们,这时正好是饭点,老师这么一说,更是害得同学们直咽口水。好吧,我咽完口水后总得有点什么"收获"吧,于是我以学做一道菜为名也去徐老师家撮了一顿。徐老师50多岁了,老家浙江。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健美操运动员了。来到徐老师家,家中的格调完全不  相似文献   

16.
等待结束     
今天下午,发完面包,高老师准备布置家庭作业,然后就放学.可教室里闹哄哄的,同学们有的拿着面包在吃,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收拾书包,有的已经站起来做好了走的姿势……真像一锅煮沸的粥.高老师说了几声"安静",可同学们充耳不闻.这下高老师发怒了,给了我们一个严厉的惩罚——静坐三十分钟.  相似文献   

17.
Sandwich DIY     
我们都知道sandwich是一种方便食品,就是在两片面包中加上一些肉和蔬菜。Sandwich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的一位桑威治伯爵(Earl of Sandwich)。据说这位伯爵嗜赌如命,就是到吃饭的时候也不愿停下来。于是他就叫侍者把肉、蛋、菜夹在面包片中,让他拿在手上边赌边吃。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夹馅面包叫做sandwich。现在sandwich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快餐食品(snack)了。Sandwich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两片面包,你几乎可以在这两片面包之间夹上任何食物来给自己做一个三明治。下面就让我们试一试,做一个三明治来吃。第一步:在一片面包上抹上黄油(butt…  相似文献   

18.
一个面包师长时间从他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三英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分量都不足。他特别生气,就闹到了法官面前。“你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道。“有很准的砝码吗?”“我不需要砝码,法官先生。”“那你怎么称黄油呢?”“这好办,”农民回答说,“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同样磅重的面包。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于是,法官判…  相似文献   

19.
揉面     
寒假的一天,妈妈要请朋友到我们家来作客,计划吃一顿饺子。妈妈忙着买菜买肉,做饺子馅和其他准备工作。我对妈妈说:我帮你揉面。妈妈说:五斤面呦,你揉得了吗?没问题!我信心十足地说。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我这个习惯是被逼出来的,学生逼的。一天中午,我刚到学校,班长和几个学生跑来告诉我,经常不做作业的贾朋在教室里说他就不写日记。贾朋说“:老师都不写日记,凭什么要我们写?”还有几个男生也跟着起哄,说老师写日记他们就写。我一听,火冒三丈:竟敢和我叫板?凭什么让你们写日记?就凭你们是学生!还不是为了你们好!我刚想把那些学生叫来训斥一顿,又一想,他们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老师没有做的事,凭什么要求学生做?想到这儿,我对那几个学生说“:你们先回去,待会儿老师来处理。”放学时,我对学生说“:有同学给老师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