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电解质溶液——“3”个守恒 1)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例如在NaHCO3溶液中c(Na^+)+f(H^+)=  相似文献   

2.
盐溶解于水后,若存在水解,则使得溶液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微粒,微粒的浓度也因此而变化。其大小关系,有如下情况。一、相等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各种阳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的积的总和,等于各种阴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的积的总和。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特定的元素或原子团因水解或电离存在多种形式,该元素或原子团的总数是不会  相似文献   

3.
一、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必须满足三种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溶液呈电中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所谓“守恒”就足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衡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阶段,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包括: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有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相似文献   

6.
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知识密切相关,是化学平衡原理的具体化,因此,本章又是化学平衡学习的继续与拓展.尤其溶液中三个守恒关系的应用更是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易错的地方.我将对此作出分析,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和更灵活的应用.一、基础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而与溶液的  相似文献   

7.
电荷平衡法是指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电荷数相等.在NaHCO3溶液中,阴离子有CO32-、HCO3-、OH-;阳离子有Na+、H+;但与一个CO32-歹相平衡的十1价离子的浓度是CO32-离于浓度的两倍,故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为:[Na+]+[H+]=2[CO32-]+[HCO-3]+[OH-]又如BaCl2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及平衡:BaCl2=Ba2++2Cl-H2OH++OH-BaCl2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电离出Cl-的浓度是Ba2+浓度的两倍,即:上式即为BaCl2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关系.物料平衡是指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形式存在的浓度之和…  相似文献   

8.
电解质溶液属于混合体系.因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电离、水解等反应,使得溶液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微粒,微粒的浓度也因此而变化.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探讨,供参考. 一、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电解质溶液,还是非电解质溶液,溶液是不显电性的,即溶液是呈电中性的.在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溶质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并且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因此,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各种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这样溶液的电中性就为溶液中离子的推断提供了一个隐含条件,而这个隐含条件往往又不被人注意,极易被人忽视,从而造成在离子推断中漏选或错选.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等.其中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11.
<正>1.原理:电荷守恒通常是指溶液中的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或理解为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溶液呈电中性;或指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或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电荷相等。2.适用范围:1知道溶液中几种离子的量,求另一种未知离子的量的计算题。2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相等。3离子推断中的电荷守恒原则或电中性原则。4化合物中化  相似文献   

12.
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如何快速准确比较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熟练把握“两平衡”和“两守恒”。“两平衡”即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的水解平衡;“两守恒”即溶液呈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电荷  相似文献   

13.
一、守恒法类型(一)电荷守恒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  相似文献   

14.
<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各种变化,甚至某些微粒会以多种形式存在,但它们总会存在一些守恒关系。水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的守恒关系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的重点内容,也是溶液中各种平衡的重点考查内容,下面具体分析三种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任何水溶液都是电中性的,也就是水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的总量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要准确写出电荷守恒式,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漏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恒法解题,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定的量保持不变(如:化学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然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这种题型,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决定离子浓度大小的因素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物质溶解度、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盐的水解、化学反应、温度等。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依据为:1.应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知识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2.应用守恒观点建立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②质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  相似文献   

17.
一、溶液中微粒浓度必然满足的等式关系1.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在Na_2CO_3溶液存在 Na~+、H~+、CO_3~(2+)、HCO_3~-、OH~-,各微粒浓度的等式关系为:[Na~+]+[H~+]=[OH~-]+[HCO_3~-]+2[CO_3~(2-)]2.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元素物质的量总量等于溶液中所含该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之和,亦即溶液中的溶质(除 H、O 元素外)的元素守恒。(由于存在水的电离,所以不存在 H、O 元素守恒)如在0.1mol/LNa_2CO_3溶液中,原 Na_2CO_3中所含Na~+以 Na~+存在,而 CO_3~(2-)以 CO_3~(2-)、HCO_3~-、H_2CO_3三种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解质溶液里由于电解质的电离,构成了电解质微粒份子和离子)与离子电荷之间一定的数量关系、以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方法分析推导出电解质溶液中微粒与电荷间的相互关联,不但能迅速地掌握此类习题的解题方法,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态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咧INa。CO。溶液里存在哪些平衡?微粒间存在哪些等式关系?除棉*。。*0。溶于水完全电离:*。t。*O3=ZNa"+CO扩.且存在着如下平衡:()C()3--+11、O。HCO三十()H-(2)HC0i干H、O=11、*O3十011-(3)HZ()7土H十十OH一在*。。c()3溶液里…  相似文献   

19.
“比例型”试题点多面广、迁移性较强。现以部分典型试题为例,浅谈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仅供参考。1 守恒法 例1 经实验测得某一中性溶液由Mg~(2 )、Al~(3 )、Cl~-、SO_4~(2-)四种离子构成,其中Mg~(2 )、Al~(3 )、SO_4~(2-)的离子个数比为3:3:1.则可推断该溶液中Al~(3 )、SO_4~(2-)、Cl~-离子的总电荷数之比是__。 解析:当SO_4~(2-)为n个时,Mg~(2 )、Al~(3 )的离子数目均应是3n个。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为:2×3n 3×3n=15n。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溶液中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亦应为15n。则其中Cl~-所带负电荷总数  相似文献   

20.
1原子的组成1.1掌握原子的组成及3种基本微粒间的关系①原子(AZX)原子核质子(Z个,带正电)中子(A-Z)个不带电核外电子(Z个,带负电)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种类,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微粒所带的电荷.③中性原子其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等于核电荷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阳离子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总数,阳离子的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差.阴离子其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总数,阴离子的负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与质子数之差.1.2描述同位素的3个特点①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