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五当召坐落在固阳县吉忽伦图苏木大青山内,是我国喇嘛教中的四大名寺之一。五当召的建筑布局以及建筑风格等充分显示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西藏建筑特色和手法,体现出了蒙、藏文化交融的民族和宗教的内涵。因此,对于五当召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康乾年间,清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密切与蒙藏等众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往来,在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山麓陆续修建了十二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寺庙。这些皇家寺庙,集中融合了我国汉、藏、蒙、维等各民族宗教建筑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充分体现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风貌的皇家寺院建筑群体,在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承德外八庙通过模仿祖国边疆地区的著名寺庙的建筑形式,把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喇嘛寺庙,呈半月形环列在避暑山庄的外围,从而塑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藏传佛教庙宇建筑群形象,形成一种体现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建筑形象的崭新格调。外八庙建筑不仅具有明显的政治蕴意、宗教内涵,还寄寓了深远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北京的雍和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是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的王府。雍正即位的第三年,作为行宫改名为雍和宫。乾隆九年,又改建为喇嘛庙。整个建筑布局自成体系,各具汉、满、蒙、藏民族建筑布局艺术的特色。雍和门的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法轮殿十字形建筑,殿顶立五座铺金宝塔,是蒙藏建筑形制;万福、永康,延绥三阁并列复道相通,又是辽金建筑遗风。为了体现民族团结,宫门匾额都用满文藏文并写。有名的四体碑《喇嘛记》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成,而且是乾隆七十八岁时的御笔。碑文对喇嘛二字的考释,是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资料,文云:  相似文献   

4.
本文节译自日本《蒙古学向导》(全国书房 ,1 947年 )第 2章 ,著者考察了归绥的 (今呼浩特市 )大召、小召、席力图召和包头的福征寺等 ,对喇嘛教众神像及在喇嘛教寺庙中的布局特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康熙在承德营建避暑山庄直接原因是与健身祛病,而深层次原因是加强满、蒙、汉、藏、维各民族的文化情感交流,促进国家统一。乾隆继承康熙遗志,爷孙俩在承德活动达66年之久,创康乾盛世。由于承德优越的地理位置,伴随盛世成为京城以外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6.
摘要: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清代帝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实现中华统一宏伟思想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它在造园和建筑上,荟萃了全国各地名园胜景,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之典范。它的建成原因及作用充分体现了清朝政府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7.
承德普宁寺十八罗汉壁画运用了晕染的表现手法,并有自己的特色,对塑造艺术形象、加强色彩对比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宗教壁画的发展,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中国内部汉、满、藏文化融合,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赤峰市萨力巴乡乌兰召村"呼图克沁"是由傩文化、萨满文化、查玛文化、汉文化、蒙古族民间文化等融合的产物。从艺术特色来看,"呼图克沁"继承了蒙古族萨满教傩舞、佛教查玛、汉族秧歌的有益成分,堪称是蒙、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尽管"呼图克沁"受上述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它却始终保持有蒙古族民间文化特色。它为蒙古族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演员全是蒙古族人,它的表演全用蒙古语,由此可见,"呼图克沁"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尽管受多种文化影响,却改变不了它的这一本质。  相似文献   

9.
罗布桑却丹是我国近代蒙古族的一位精通蒙、汉、藏、满、日多种语言文字的学者,勇于探索真理并致力于社会改革的仁人志士,也是我国近代蒙古族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他的进步思想以及探索真理勇于社会改革的活动,都受其哲学世界观的支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五族共和"是指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所确定的国旗——五色旗所象征的含义: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分别代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笔者所在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现今壮族的最主要聚居  相似文献   

11.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顺治皇帝召五世达赖喇嘛入京一事引发满汉之间的激烈论争,顺治八年洪承畴所上奏疏是汉臣意见的集中代表。论争是满汉文化的交锋,清朝入关之初,正处于满汉民族文化冲突的凸显时期,入仕清朝的晚明汉官群体不仅希望跻身外族政治集团,更希望能用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顺治皇帝,建构新王朝的治国理念。论争又是国家民族政策的辩论与选择,五世达赖喇嘛最终入京觐见并受封,对满、蒙、藏上层的联合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自从明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首次传入五台山,由于明清两代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明朝五台山格鲁派已经初具规模,至清代发展达到鼎盛。五台山真正成为沟通汉、藏、蒙、满等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五台山格鲁派的兴盛为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建筑装饰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艺术意志的体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是藏式建筑的精华,其装饰艺术是藏区宗教、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装饰文化展示了藏民族宗教热情和审美情趣,反映了藏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是藏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满文蒙古文和汉文《清太祖实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本《太祖实录》的满、蒙,汉三种字的本齐全,对其进行 条件已经具备。采用本对照加注释讨论的方法观察《旧满洲档》记载与乾隆本《太祖实录》满,蒙,汉字本记录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清朝乾隆本《太祖实录》的编纂过程是先将满蒙原件根据实录编写的需要撰写为满实录体字,在此基础上译成汉,最后从汉译成蒙古。  相似文献   

17.
台治清  杨必强 《甘肃教育》2005,(3):F002-F002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西秦岭余脉徽成盆地、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13镇9乡、13个居委会、245个行政村,有汉、回、满、蒙、藏等13个民族共26.1万人。境内山青水秀,风光秀丽,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沿江佛教文化是道、儒、禅多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地区佛教寺庙建筑是皖北的道家文化和皖南的儒家文化发展的实物见证,宗教寺庙建筑是古建筑遗产中的精华,寺庙建筑集结了宰相王俯、皇室宫殿、封建祭坛等建筑的最高水平。分析沿江地区佛教寺庙建筑内部的陈列设施和空间布局的文化意境,并与现代园林布局比较将对佛寺建筑的格局研究以及佛教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借鉴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据现有资料,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较之汉字报刊的出现,大约晚了1100多年。1905年贡桑诺尔布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右旗王府创办的《婴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报纸。1907年由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在拉萨举办《西藏白话报》,该报以汉、藏两种文字印刷出版,深受广大藏族同胞的欢迎。辛亥革命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有了新的发展。《伊犁白话报》不仅用汉字铅印出版,而且以满、蒙、维文油印发行。  相似文献   

20.
<正> 张掖古称甘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东邻古凉州武威,西望古肃州酒泉。兰新铁路从这里经过。全市土地面积四千二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一万,有汉、回、满、蒙、藏、裕固等民族。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七。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牧业发达,素有“金张掖”和“塞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