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媒体信任是影响用户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网络人际信任,构建了社交媒体信任影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501位社交媒体用户的媒体使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并无显著相关性;2.社交媒体信任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信任正向影响用户的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对于理解社交媒体信任影响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解释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19):36-42
理解不同类型个体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参与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网络公共事件的特点与发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群体中人格特质对媒体信任和网络公共事件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行为可二分为围观式参与和互动式参与。2.高外倾性群体在网络公共事件的互动式参与中居于主导地位。3.高宜人性和神经质群体更倾向于围观事件。4.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影响个体的媒体信任度,而媒体信任度与网络公共事件的互动式参与呈正相关。5.性别和学科背景对大学生网络公共事件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曾娅洁 《新闻知识》2020,(12):24-33
现代信任研究经历了从人际信任到制度性信任的社会学转向,信任由此被置于制度与规范的宏观视角下考察人类交往及互动行为。作为信任研究的核心,制度性信任的建立与强化需要传媒作为第三方,将信息的传播、关系的嵌入与价值的输出持续地作用于公众。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信任机制,深受媒体组织、信息本身、报道结构及受众惯习的影响。当前,传媒实践在信息传播的基本策略、危机叙事策略以及网络互动参与等方面已然做了有益尝试。鉴于新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发展特征,未来制度性信任研究还需在作用机制、人际关联、受信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有效交流的关键技术,对于开放的、动态的语义网来说尤为重要。在介绍信任的定义、分类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描述语义网中的三种信任机制,并由此构建语义网的信任模型和信任体系结构,以辅助信息消费者对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信任判定。  相似文献   

5.
网络口碑与传播信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网络迅速成长为主流媒体的"新部落时代",口碑传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大众传播媒体中盛行的"名人广告"不同,网络口碑中更看重"草根推荐",其重点在于"草根"真实、非功利的特点使其具备更好的信任度,这一定程度上是对老部落社会天然信任机制的一种回归。即在大众对漫天的商业信息逐渐丧失信任的今天,网络口碑的时兴,提供了一个重建传播信任机制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简称在线信任)研究的梳理,回顾在线信任的形成过程,即网络消费者经历的从缺乏信任到初始信任、再到高度信任的过程.阐述影响在线信任的5种前提要素,即了解为基础的信任、认知为基础的信任、算计为基础的信任、制度为基础的信任与个性为基础的信任.说明在线信任的2种类型,即在线最初信任与持续信任,并分析5种前提要素对最初信任与持续信任的影响.网络零售商如果要吸引消费者到网站购买、保留消费者重复购买,就要重视信任的建立,包括最初信任与持续信任,可以考虑通过5种前提要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社群逐渐兴起,图书社群营销越来越被出版业所重视,但由于缺乏信任连接,不少社群没能把用户变成真正的读者,最终沦为纯粹的信息发布和业务交流工具.本文借用信任理论,基于佐克尔的信任建立机制分析图书社群营销信任缺失的现状及问题所在,提出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图书社群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建构主要是指其价值导向和功能效用,是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逻辑基础和核心议题.本文以社会信任为视角,探讨新型主流媒体价值建构的特征、方式和实现路径.本文认为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建构具有时代性和结构性特征.新型主流媒体通过描摹社会信任对象、塑造社会信任环境、夯实社会信任土壤等方式助力提升和促进社会信任水平.推...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任的电子商务推荐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有的推荐系统研究大都千方百计地关注于如何提高推荐算法的准确性,考虑到用户兴趣的覆盖范围,这样做的缺陷是只考虑了推荐列表中单个项目的准确度,而忽略了整个推荐列表多样性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将信任机制融入到个性化推荐过程中对提高传统协同过滤技术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有积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社会网络信任的推荐多样性算法,该算法通过选择主题多样性好的信任邻居来平衡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推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由于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网络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容易产生人际信任危机,影响网络中的社会活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网络人际信任研究涉及的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成果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简称在线信任)研究的梳理,回顾在线信任的形成过程,即网络消费 者经历的从缺乏信任到初始信任、再到高度信任的过程。阐述影响在线信任的5 种前提要素,即了解为基础的信任、认 知为基础的信任、算计为基础的信任、制度为基础的信任与个性为基础的信任。说明在线信任的2 种类型,即在线最初 信任与持续信任,并分析5 种前提要素对最初信任与持续信任的影响。网络零售商如果要吸引消费者到网站购买、保留 消费者重复购买,就要重视信任的建立,包括最初信任与持续信任,可以考虑通过5 种前提要素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政治融媒体已成为中国青年获取政治信息、形塑政治态度的重要渠道。相较于过往研究,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理论视角切入,以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2所高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N=3011),探讨政治融媒体的使用对中国青年政治信任的影响,并通过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媒介可信度和国家认同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媒介可信度及国家认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媒介可信度与国家认同在融媒体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中,发挥着独立中介及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揭示了新兴融媒体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积极作用机制,对于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我国的政治传播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也在现实层面验证了融媒体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青年人政治信任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社会秩序建立的基础,其主要形态包括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和政治信任。大众传播媒介对信任的各种形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往关于媒介使用与政治信任、社会信任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多有涉及。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试图探究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使用和媒介依赖与信任评价内在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就信任评价而言,较之社会信任、政治信任,人际信任目前依然在中国社会信任中占据主要位置;就媒介使用与信任评价而言,无论是对人际信任、社会信任还是政治信任评价,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信任评价的影响远高于作为传统媒介的电视与报纸;但就媒介依赖而言,报纸、电视、网络、手机媒介依赖与人际信任、社会信任变量各指标无显著相关,但是与政治信任呈显著相关。此外,对于人际信任和社会信任评价,媒介使用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超过媒介依赖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而对于政治信任评价,媒介依赖各变量对信任评价的预测力远超于媒介使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人际交互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立足于对网络人际信任问题进行分析,辨识了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特点和形成基础,分析了网络人际信任建立的机制并构建动态模型,讨论了网络人际信任的现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信任模型。改进后的信任模型增加了事务因素,并通过一系列函数来描述信任,为协同与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将信任值区间扩大,增加实体表达自身认知的方法,使得信任度连续化,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信任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6):68-76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1年与2012年的数据,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探讨了媒介使用对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受众有着不同的人口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他们的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除了传统媒介电视使用会提高医患信任与广播使用会提高社会信任外,其它媒介的使用都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且传统媒介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力要高于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力,需要改变"受难式"医疗报道框架观,应用建设性的传播方式重建医患信任。新媒介相比传统媒介,降低信任的方向与显著性不同,互联网与手机定制信息"线性负向"显著性降低了医患信任与社会信任,而传统媒介在降低信任中基本表现为"U型",而且互联网比手机定制的影响力更大,互联网媒介需要从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逻辑转变,达成重叠共识以重建信任。  相似文献   

17.
档案信任经历了从传统档案制度信任到档案技术信任的变迁与发展。档案制度信任主要基于对规则体系和专家系统的信任,电子档案产生以后,基于“四性”检测技术等的技术信任应运而生,但这种技术信任仍然建立在中心化的基础上,脱离不了人为控制造成的弊端,进而提出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和基于算法的新型档案技术信任。档案技术信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信任要素,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档案新型技术信任是档案信任中更高级形态,是技术变迁中信任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产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网络人际交往中信任的产生机制角度,辨识了网络人际信任的内涵、特点。阐释了网络人际信任一方面来自“预设性信任”,另一方面源于网上交流的信息,同时伴随着交往者的主观判断。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9.
信任网络的生成与维系是虚拟社群生存发展的内在核心机制。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主要由成员对社群组织、成员对社群组织者、成员人际之间三个信任层面构成。通过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在重要性上的描述性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成员行为特征与三个信任层面各影响因素的单变量方差分析,以及三个层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交流环境、组织管理、专业指导、社会资本、忠诚度等因素是影响虚拟社群信任网络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维系虚拟社群的信任网络,在成员对社群组织层面,应改善交流环境和组织管理;在成员对社群组织者层面,应发挥专业能力和社会资本;在成员人际之间层面,应提高成员忠诚度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20.
许洁  夏心悦 《出版科学》2018,26(3):13-18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56篇关于科学交流信任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整合.首先从期刊发表状况、作者情况、研究主题和学科、研究方法4个方面分析研究现状,其次总结科学交流中的信任来源于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然后分析信任在科学交流中的决定作用、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最后提出由信任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和信任的作用机理构成的科学交流信任问题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