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仕而优则学”鲜为人知;反之,提到“学而优则仕”家喻户晓。其实两句话皆出自《论语》。全句为“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句中的“仕”有“仕途”、“做官”之意;句中的“学”则有“学习”、“学者”、“学业”、“做学问”等多重意思;句中的“优”,或解释为“优秀”,或解释为“优裕”,都说得通。全句之意是:为官者,若政绩优秀或精力优裕,可为学做学问;而为学者,若学业优秀或者精力优裕,也可为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在文革中,曾被上纲上线为“读书做官论”,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2.
仕而优则学     
前不久,龚志聪同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学而优则仕》的文章(见人民前线报9月14日第四版),以鄙人几十年笔耕不辍为事例,阐发了学习与做事、学习与为官的关系。笔者感谢作者的教励,虽然内心觉得自己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足为道。但对于作者阐述的“仕而学,学而仕,进在其中,成在其中,益在其中,乐在其中”的道理,倒是深为赞同和推崇的。这里接着龚文的话题续上几句,凑个趣吧!  相似文献   

3.
止庵 《编辑之友》2008,(2):62-63
我不止一次讲过,自己的人生观得之于《庄子》与《论语》。我最早接触《论语》,还是一九七三年“批林批孔”时,报上连载“《(论语)批注》”,每天登段原文,再加一番批判。我对批判不大感兴趣,倒觉得“子日”的内容挺有意思。以后向朋友借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读了《论语》的全文。“文革”结束后,报上登出拨乱反正的文章,有一篇题目忘记了,引用很多孔子的话,令我颇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之懂得孔子,乃自此始。  相似文献   

4.
胡言从小到大,开起国语来(说起普通话来),一向把《论语》的论读成去声(lun),与论的其他读音一样。这既是因为从未有人告诉过胡言,《论语》的论要读阳平声(lun);也是因为在沪语方言里,所有的论都读平声,《论语》的论与其他的论声调并无不同,所以就依此类推到了普通话里。  相似文献   

5.
1、读书的态度○题记。一部《论语》,历来被视为儒家经典。以前曾阅过一回两回,总是似懂非懂,不甚了了。而每回都免不了为旧时孩童年纪小小便在私塾里读这些之乎者也,背不出讲不顺要挨教书先生板子而大生怜悯之心。近日无书好读,  相似文献   

6.
7.
李零 《出版参考》2007,(11):6-7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村,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课分三个班.我教其中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部讲义,就是根据我上课的记录整理而成。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所谓讲义,其实是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8.
国学。这两个字一出,便如横空出世。让我等顿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大师们在象牙塔里摆弄的玩艺儿,我们百姓那是"蛤蟆跳井——卜咚(不懂)"。可我们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也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也是古人的血液,对于我们老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也想知道一点,多知道一点。怎么办?这下好了!北京行政学院的教授、北京大学的博士张耀南先生,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将深奥的国学,传播于我等百姓之中,让古老的智慧的种子,在现代的土壤中生根开花,以助我中华腾飞于世界。干得好,张教授!——我们为你叫好!老祖先地下有知,也会伸出拇指夸奖!  相似文献   

9.
10.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三礼》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6例,涉及礼制的“泛论”和礼仪的“具论”;《曾子》有10例,体现了文篇与书本的密切关系,它们发挥了孔子的“礼教”功能.  相似文献   

11.
郑慧 《中国档案》2008,(5):67-68
对《论语》的定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把≤论语》喻为”心灵鸡汤一、有人认为《论语》是研究先秦饮食文化的典范、有人判断《论语》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档案学的角度对《论语≥进行定位,以见教于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12.
李建凤 《兰台世界》2007,(2X):43-44
在《论语》所承载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中,饮食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与先秦礼教文化氛围下的孝道、君子之道、祭祀享神等思想相互融合辉映,共同构成了孔子时代礼教化的饮食景象和饮食理念。  相似文献   

13.
阅读的“潜水作业”是实现经典深阅读的有效方略。曾子文章对《诗经》的读以致用,《论语》有19例,《曾子》有10例,它们发挥了孔子“诗教”的实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为文章的“诗文并茂”做出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28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文化新闻:《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目前该书销量已超过250万册。在《新闻联播》创办29年的历史上,以一本图书的销量作为新闻价值的新闻绝无仅有,这从一个侧面反证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创造了多么大的奇迹,而助推这一奇迹产生的正是时下波涛汹涌的阅读“复古”潮流。  相似文献   

15.
在《论语》所承载的各种形式的文化中,饮食文化占了很大的比重,并与先秦礼教文化氛围下的孝道、君子之道、祭祀享神等思想相互融合辉映,共同构成了孔子时代礼教化的饮食景象和饮食理念.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关于它的得名历来多以为是因根据“论”的“论纂”之意。但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借用“右文说”的观点来考察这一问题,即凡从“仑”得声的字多与“条理”、“规则”这一涵义有关;而《论语》之“论”之所以应该读为平声,则又是一种破读。故而,“论语”就是“伦语”,也就是一本阐发人生伦理规则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的流行,博文也受到读者的青睐,它短小精悍、时尚幽默等特点,非常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为了能使博文一路走俏,并且源远流长,本文试将"博文"与《论语》作一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分析《论语》的写作特点以及它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对现代"博文"的创作也许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8,(3):6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创办了三种幽默小品文刊物,依时间先后顺序为《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论语》创刊最早——1932年9月16日;停刊最晚——1949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的管理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寓管于教”的思想特色,其中“治”、“仁”、“有教无类”、“和”等理念对指导新时期图书馆管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