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犹太人身份对卡夫卡身心深远而致命的影响自不待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心理上就完全认同犹太民族,是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最后一个破碎的犹太人",他自己的概括就告诉我们,在犹太人当中他不是自己人,而是一个以自己特有的情感、理性思考方式,言说包括犹太民族在内整个人类的存在危机、自己内心已破碎不堪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2.
秦莉 《天中学刊》2014,(3):129-131
犹太民族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尽管多年流离失所,历尽艰辛,但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的核心理念始终并未消失。犹太民族不怕失败,崇尚创新,顺应潮流,尊重知识和技能,“智慧的民族”培养出了无数出类拔萃的人才。勤奋、胆略、智慧是犹太民族的生存和富强之道,犹太人发愤图强,在半个多世纪中创造出全球罕见的教育和科技奇迹。  相似文献   

3.
在基督教刚刚兴起的最初几十年里,基督徒的主要来源是犹太人,这些犹太基督徒大体上能够遵行摩西律法,他们对犹太民族的批判遵循着古代以色列圣经中自我批评的传统精神;尽管个别基督徒领袖人物死于犹太人之手,但这不过是希伯来人历史上常见的"兄弟相残"的延续而已。进入2世纪以后,随着外邦人基督徒在数量上获得了压倒优势,基督徒对于犹太教的批判开始由自我反省变异成了肆意的攻击,他们充分利用犹太先知们敦促人民悔改的话语,演绎出一整套反犹的理论。不过,在4世纪基督教正式官方化之前,基督徒与犹太人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宗教性是犹太民族的显著特性。犹太民族的宗教性首先体现在犹太人的宗教性,即犹太教与犹太人相统一;其次是犹太人的国家、民族、伦理观念等的宗教性;第三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性;第四是其文化典籍、民族节日等犹太文化也具有宗教性。不仅如此,在犹太人身份、地域观念、宗教经典等方面,犹太民族的宗教性还具有等级性。犹太民族宗教性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犹太人与犹太教的统一性、同源性以及犹太民族的传统观念,也有外部原因一一外来民族的长期压迫。  相似文献   

5.
西墙 犹太人的西墙,某种意义上犹如中国人的万里长城、埃及人的金字塔。但恐怕还不能这样简单地加以比拟,西墙更是犹太民族信仰的象征,是犹太人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寄托。 许多世纪来,西墙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耶路撒冷的居民、旅游者和朝觐客。这面高耸的大墙,倾听了多少祈祷的声音,承受了多少忧伤的眼泪,它那窄窄的石缝中塞满了多少写着人们希冀和梦想的小纸条啊!  相似文献   

6.
“安息日”     
“安息日”是犹太教规之一。犹太“托拉”经说:每周6天给人们工作,第七天是安息日。犹太人这天要放下手里的营生,诚心去纪念敬拜上帝。当年摩西率犹太人出埃及,到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安全观,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安全观像犹太民族这样充满灾难和变数。古犹太国时国家权力是犹太民族安全的依托。失国之后,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安全观经历了有钱就有安全、同化、复国等等安全观的变迁。1948年犹太民族终于在失国1800多年之后在巴勒斯坦复国,此后犹太民族又经历了“武力”安全与“和谈”安全观的实践与斗争。尽管目前以沙龙为首的崇拜“武力”安全理念的势力控制着局势,但武力不能给犹太人带来长久的安全,“和谈”安全观将最终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犹太人屡遭迫害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太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却屡遭异族的奴役、迫害人乎未曾间断过。但犹太人的民族特性、宗教、语言、文学、历法、习俗和勤劳、智慧、坚韧的资质并未丧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如此杰出的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屡遭迫害呢?特别是在欧洲很多国家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早先是由于其居住所具的战略地位及其民族群体弱小所致;继而则是由于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所致,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上的因素。希特勒将这种迫害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犹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一些永不消逝的温情与魅力的伟大东西,就像玫瑰色的晨星,闪耀在寂寞的清晨,那是对于人类灵魂永恒秘密的充满激情的探索。”早在唐代就有犹太人从陆路经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但较多的犹太人是在北宋以后从印度转道进人中国的。当时,在中国的犹太人主要活动是经营商业。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12,(4):93
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3%。但是在世界政治、艺术、科学和思想等各领域,十个领导性的人物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或犹太后裔。仅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迄今为止,三百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人就有一百多位,2004年十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三名犹太人。犹太人每千人发表的科  相似文献   

11.
犹太民族之所以耀眼于世界各个领域,他们认为这是造物主对他们求知精神的回报。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深感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被偷走,但唯有知识智慧永远相伴。他们坚信,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不管流浪到哪里,只要有智慧,有知识,就不怕没有财富。他们所到之处,唯一的支撑就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通过知识创造财富来为自己争得一方生存发展的空间。这正是犹太人流浪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所以犹太民族将知识当做他们最稳妥的财富,有着宗教般虔诚的求知精神,由此便产生了对知识这种财富近乎贪婪的欲望…  相似文献   

12.
摩西十诫     
法律,能使最多的人感到幸福。——西方法律谚语摩西十诫的宗教意义在于它是犹太教义的基础,而今天它被我们关注,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并对后世的法律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圣经》中的《出埃及记》记载了摩西十诫的来历。传说在雅各时代,因为战乱和饥荒,犹太人被迫离开家乡,迁徙到富饶的埃及。没想到,埃及的法老却容不下这些外乡人,把他们全部贬为奴隶。经历了430年屈辱的奴隶生活后,他们在摩西的带领下,开始“胜利大逃亡”,回归他们的家乡。这条逃亡之路历尽艰辛,犹太人一面要和法老的追兵作战,一面又要面对流浪途中的各…  相似文献   

13.
犹太人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却屡遭异族的奴役、迫害、几乎未曾间断过,但犹太人的民族特性、宗教、语言、文学、历法、习俗和勤劳、智慧、坚韧的资质并未丧失,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犹太民族人才辈出,精英遍布世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如此杰出的民族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屡遭迫害呢?,特别是在欧洲很多国家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浪潮一浪高一良。究其原因早先是由于其居住所具的战略地位及其民族群体弱小所致;继而则是由由于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所致,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上的因素,希特勒将这种迫害推向了极致。  相似文献   

14.
浇灌荒原     
犹太人不堪忍受法老的奴役和折磨,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出埃及,历尽艰辛,风餐露宿,终于回到了故土迦南地.然而,迦南地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旱灾,早已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卡夫卡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透视他与众不同的民族情结。卡夫卡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甚至他对自己的犹太民族的情感也是复杂的。在小说中,他一方面极力回避“犹太人”的字样,另一方面又对犹太民族的生存境遇表现出深切的关注。犹太情结,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犹太人的卡夫卡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特殊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的民族一般都是聚居的,即使有的被国界所分割,也是分布在相邻的几个国家内,然而有3个民族却例外,那就足犹太人,吉卜赛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但没有全民族固定的聚居地,而且在历史上饱受欺凌。 犹太人 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他们不堪忍受埃及奴隶主的压迫,在族长摩西的带领下,经西奈半岛迁居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希伯莱王国,后来  相似文献   

17.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从“巴比伦之囚”到在巴勒斯坦重新建国,在两千多年的风雨飘摇的岁月中,犹太人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浩劫。但貌似弱小的犹太民族都能化险为夷,依然屹立在世界舞台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民族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生存下来呢?其原因大致有犹太教、犹太民族的复国信念和犹太民族的民族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犹太人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犹太民族始终把教育看作宝贵的遗产.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犹太民族尤其重视儿童教育.以色列在儿童教育方面研发的教具、教材、课程模式等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个国家越相信自己的未来,越会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9.
据说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  相似文献   

20.
犹太人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漂泊流散,但这个民族没有消失,没有被异族同化面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一旦有了重建的机会,50年间便在多荒山沙漠的弹丸之地建成了世界上“最小的大国”。在失去家园的一千八百多年间.犹太人备受歧视、欺凌.甚至惨遭屠杀。然而犹太民族却人才辈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