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程已走进学校好几年了,并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相似文献   

2.
主题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特点,并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在新教材中,像这样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的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的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但是主题图中蕴含着更多的丰富内涵,常常会使许多教师拿捏不住。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有效用好"主题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画面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4.
《小蝌蚪找妈妈》是由色彩鲜艳的图画和内容生动有趣的课文组成,讲述了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完全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这一自然现象,根据看图学文的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的特征,教师教学时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借助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一、看一看,培养观察能力本文是篇“看图学文”,教材的性质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要有“看”,“看”就是观察图画,观察图画是为了了解图意,图意的了解又为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课文共有四幅图,形象地再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  相似文献   

5.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教师应该精心加工,让主题图动起来、亮起来,这样  相似文献   

7.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成为了数学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人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但数学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可欣赏的状态,它只是一幅图,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直接呈现这幅图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主题图指借以一定的主题场景为背景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画面,体现在新教材中就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受欢迎的卡通。它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让数学变得可爱,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文拟对如何合理使用主题图,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新教材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新教材通过其题材选择、结构编排等充分体现了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又提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教材每一节课都会安排一个主题情境图,尤其是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注意到其综合性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对每一幅情境图的处理,我采取了“观察欣赏→说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在欣赏图画、享受美的同时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以来,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主题图无时不吸引着师生的眼球。教师们摒弃了以往例题加分析的单一教学模式,将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主题图融人了课堂教学,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新意。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没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机械照搬、生硬处理,就会使主题图失去应有的作用,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现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有效地利用主题图。  相似文献   

14.
“主题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教材中这些五颜六色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憨态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交给我吧!     
第六册积累·运用(5)作文要求请你仔细观察1、3两幅图画,说说画面表达了什么内容,想想这两幅图画的内容有什么联系,根据这两幅图画的内容和联系,想象一下,第二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把三幅图画的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编一个故事。可以根据图意大胆进行想象,把故事的内容编得更加丰富。想好了,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注意把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这天下午,妈妈拎着废品向收购站走去。望着妈妈手中的废品,小民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学校不是要开展“小制作”比赛吗?这废品……对,废物利用!说…  相似文献   

16.
图文并茂,是新教材的突出优点。仅以初中一年级的新教材为例,第一册有图画300多幅,第二册有340多幅,两册都还有彩图30多幅,平均每课有图画6幅以上。这些丰富的图画,以无言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的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图画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人教版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然而,当他们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又跳不出旧的框框,感到很茫然、很苦恼;还有的教师认为,现在都课改了,以前的方法都得换掉。面…  相似文献   

18.
顾海虹 《考试周刊》2009,(25):102-102
一、以实例激发兴趣 新教材中已有许多示例正是如此构思的,也有许多教师联系本地、本校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发了不少生动有趣、切合学习内容的课例,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仅仅为着“有趣”,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学生的经验和认识能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主题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能给枯燥的数学赋予生命,融人生活气息。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主题图有深刻的理解,能创造的运用主题图,使主题图“活”起来。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用好主题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九义”教材第四册基础训练7的“说话·写话”部分,编有五幅排列错乱的图画,五幅图连起来形象地反映了两个少先队员为军属老奶奶擦玻璃的优秀事迹。该题的训练项目有三个:一是“想想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培养学生观察图画的能力;二是“把五幅图的次序排列好,再连起来说说图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三是说后写一段话,实现由说到写的过渡。要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