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大河之一,它奇伟壮丽,风光如画。千百年来,长江吸引着无数墨客骚人神往咏赞,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传唱千古的优秀诗文。但是,长江作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自然物,在旧时代的文人笔下所作出的审美判断,总不免烙上个人得意或苦闷的印记,因而,所表现出来的长江的美感形象,也摆脱不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情趣的束缚。《长江三日》的作者刘白羽同志,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革命作家,他的笔端总是饱蘸着爱国的热情,熔铸着革命的理想,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三月号,这是一篇用日记体写成的优美的游记。作品以多姿的彩笔,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壮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奔放的激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作了诗意的哲理概括,唤起我们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构成形象的重要因素”.“没有色彩就没有艺术”.刘白羽的散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非常注重色彩描写。《长江三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描绘了长江的无限风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4.
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名作家刘白羽8月24日走完了他89载的人生之路。1916年出生于北京通县的刘白羽,20岁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并走上创作之路。1938年他奔赴陕北,加入延安艺工作团,受到毛泽东亲切会见,并参加了延安艺座谈会。作为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名小说家和中国最富激情的散家之一,刘白羽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50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首届中国优秀传记学作品奖,《芳草集》获全国优秀散奖,散名篇《长江三日》《日出》被编入中学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刘白羽同志的《长江三日》,最初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一年三月号上,后由作者收入散文集《红玛瑙集》。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的游记。作者通过对从重庆到武汉三天的江上旅程的记述,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作者在长江壮丽风光中的联想、沉思和展望,又启迪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挚爱和对深沉的革命哲理的体察。这篇散文优美,象一幅织锦;动人,似一首诗篇。这种给人以美和诗意的感受,是和作品的艺术特色分不开的。《长江三日》充满着蕴藉隽永的意境。这是由于作者对生活中的美和诗意作了努力的发掘、对生活的哲理作了深沉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 《古诗词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自己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能借助注释,大致说出诗句的意思.绝句是他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诗歌形式,且《枫桥夜泊》中的意象较为简单,愁绪明显;而《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学生第一次接触,诗中"空山"不空,和尾联"随意春芳...  相似文献   

7.
去年,武汉四十一中学邀我为同学们讲解《长江三日》。我非专业教学人员,不敢班门弄斧;但给青年们宣传长江建设,义不容辞,乃欣然试讲,故曰“试讲小札”。谨就教于方家。《长江三日》是著名作家刘白羽同志在1960年写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家以伟大的长江、壮丽的三峡为主题,用神奇的彩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画卷;用高吭的歌喉,为我们唱出了一曲节奏昂扬的祖国颂歌。  相似文献   

8.
徐先斌、刘鹤云二同志对《长江三日》中的几个词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这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他们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进一步商榷,有的则是作品的白璧微瑕。我们将把他们的看法转给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刘白羽同志。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艺术歌曲中独有的一种体裁,也是现在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由美籍华人周易谱曲的《钗头凤》为例,对创作背景、旋律创作及演唱技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日》是刘白羽同志的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它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三月号的《人民文学》,现选作高中语文教材。其中,第三天(十一月十九日)的记述中,引用了“红色的罗莎”——卢森堡的《狱中书简》两段文字。卢森堡是何许人,这两段引文来自何处,湖北省编的《语文》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均未介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下面我想对该书的作者及引文作个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关雎》是由赵季平谱曲,歌词取自《诗经》中的同名诗词《关雎》,由宋祖英演唱的一首女声独唱声乐作品。曲调旋律优美,歌词典雅,风韵依存。《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诗。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本文拟通过对该首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为希望进一步了解该作品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引入境界,感知形象美;二是唤起生活经验,体验情感美;三是调动想象,欣赏意境美;四是引导领悟哲理,提高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13.
14.
杨菁 《现代语文》2008,(8):59-59
中学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互补性。我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等指的就是知识的相互渗透。语文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广泛性,它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学生平时所学的各学科之间并不都是互相排斥的,如果能注意学科的融合,那么就有可能从学习其它学科中,得到一些学习另一门功课的启示。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尤其是古诗词中隐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谓地理知识的宝库。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学习古诗词,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以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但是毕竟古诗词浩如烟海,其所处的时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如何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增加古诗词的积累,继承发扬这一文化瑰宝?本文旨在从实际操作的层面分析如何利用迁移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运用古诗词。  相似文献   

16.
吕冕 《学语文》2010,(1):56-56
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选自刘白羽同志《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刘白羽同志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优秀的现代作家。他从参加革命之日起,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岁月中,总是置身于斗争的最前列,采用小说、通讯、报告文学、写诗和散文等形式,勤奋创作。在我国散文园地里,他的散文,独树一帜,既不同于杨朔的精雕细镂,也不同于秦牧的清微淡远,具有雄健庄严、粗犷壮美的艺术风格。《长江三日》是一篇取材祖国山川,采用日记式体裁写成的优美散文。在《长江三峡》里,作者以炽烈的战斗豪情,高尚的审美情趣,粗犷豪爽的画笔,明丽鲜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刘白羽同志的《长江三日》,是一篇以山水为题材的优秀散文。它写长江两岸的风光,尽态极妍,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示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它记作者沿途的思想感受,情深意远,犹如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历来的纪游之作,有多种写法:或者重在写景,兼及抒情;或者以抒情为主,写景为辅;或者以空间地点为转移,依次记游览的全部过程;或者只记精彩的片断,如此等等。本文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为了写景和抒情的方便,按时间顺序,采用日记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一节中的电视教学王友良随着科技的发达,地理知识面的拓展,越来越多的电化教学工具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现在尤以电视教学最为突出,电视录像带(包括VCD)的发展,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我讲授《中国地理》(第三册)长江一节时,突出把电视教学加...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古诗词。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用大量机械枯燥背诵的方法学习古诗文,对关键字词的教学仅就字面义进行分析,忽略了汉字表意功能对诗词理解鉴赏所起的作用,使得古诗词及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无法更好地得到挖掘。这样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默写和使用时反复出现的错误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浅表化。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提出“通过观察、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